张桂光教授简介
张桂光,广东南海人,1948年生于广州,1981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古文字学专业,师从容庚、商承祚,获硕士学位。
现为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理事,中国文字学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广东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政协常委。
主要从事古文字学研究,亦涉足古代汉语和书法教学。
张桂光教授在古文字研究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前期的研究领域主要侧重在甲骨、金文方面,近十年来,亦涉足战国文字的研究。
张桂光教授对古文字形体讹变的研究,深获容庚、商承祚、张政烺、胡厚宣等专家的好评,被誉为“古文字研究中的一项新成就”(张政烺先生评语),陈炜湛、唐钰明的《古文字学纲要》及董琨、陈初生的《商周古文字读本》等论著亦吸收了有关成果而新立了“讹变”一节;他对“”、“”、“”、“”、“”等甲骨文字的考释和对“、
、”、“、”、“、”、“、”等甲骨文字的辩证,已为于省吾先生
主编的《甲骨文字诂林》及日本东京大学松丸道雄、高岛谦一所编《甲骨文字字
释综览》等大型工具书所征引。
包括对“”、“”、“”、“”、“”、“”、
“”、“”、“”、“”、“”、“”、“”、“”等甲骨文字考释的五篇论文被《甲骨文献集成》所收录。
对金文“”、“”两字的释定,亦为容庚《金文编》及陈初生《金文常用字典》所采用。
此外,对楚简“、”的辩证已为越
来越多的学者接受,对“”、“”、“”、“”、“”、“”、“”等字的考
释,以及《采葛》、《葛覃》、《芣苢》等《诗经》篇名的释定,亦与同时发表的通人之说不谋而和,且多被《孔子诗论述学》及《郭店竹书别释》等书所征引。
近年出版的《汉字学简论》及《古文字论集》亦颇受同行的好评。
张桂光教授现正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商周铜器铭文通论》,为完成容庚先生当年的托付而努力,并应中华书局约请,指导研究生进行《商周金文摹释总集》和《商周金文辞类纂》两部大型工具书的编写。
电子邮箱:zhangg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