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周围的空气
【相同部分】
一、选择题
(xx,上册,例3)(xx,上册,例2)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环境空气量标准》基本监控项目的是【】
A. SO2浓度
B. O2浓度
C. N2浓度
D. H2O浓度
答案:A
解析:本题属于容易题,主要考查空气的成分及典型的大气污染物。
氮气、氧气及水蒸气都属于空气的正常成分,不需要监控;而人类活动排放的有害气体和粉尘会对空气造成污染,需要监控。
目前属于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基本监控项目的主要有SO2浓度、CO浓度、NO2浓度、PM2.5浓度等。
要认识到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化学在环境监测以及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xx,上册,62)(xx,上册,62)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
...的是【】
A.图①中铝片上有划痕
B.图②中的细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
C.图③中的蜡烛逐渐熄灭
D.图④中冷却后的粗铜丝b端略上升
答案:B
(xx,上册,65)(xx,上册,65)下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足量
B.实验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该实验可证明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D.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雾,火焰熄灭后应立刻打开弹簧夹
答案:D
(xx,下册,例7)(xx,下册,例7)观察和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式,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硫酸铜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D.将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常见的实验现象。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A错误。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会产生蓝色沉淀,故选项B错误。
木炭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得更旺,发出白光,故选项C正确。
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溶液温度会降低,故选项D 错误。
二、填空题
(xx,上册,1)(xx,上册,1)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78%的气体是____;地壳中含量居前两位的元素所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
答案:氮气(或N2) SiO2
(xx,上册,38)(xx,上册,38)物质的某些性质可能有利于人类,也可能不利于人类,请仿照示例填写下表。
答案:
三、简答题
(xx,上册,例1)(xx,上册,例2)氧气性质比较活泼,能支持燃烧。
(1)如何验证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
(2)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中预先加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的目的是什么?
(3)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浓度或接触面积等因素有关,任举一例加以说明。
答案:(1)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中,木条复燃即可验证。
(2)防止溅落的熔融物炸裂瓶底。
(3)与氧气浓度有关,如硫在氧气里燃烧比在空气里燃烧要剧烈(或与接触面积有关,如煤粉比煤块燃烧得更加剧烈)。
分析:本题属于容易题,主要考查氧气的检验、铁燃烧的实验及影响可燃物燃烧的因素等。
根据氧气能助燃的性质,用带火星的木条来验证氧气。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溅落的熔融物易炸裂瓶底,故应该预先在集气瓶中加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
影响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的因素题中已经明确,只要找出具体的例子加以说明即可。
(xx,上册,8)(xx,上册,8)实验室可采用加热KClO3和MnO2两种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取O2,某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1)写出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
(2)该装置图有哪些错误?请指出并加以改正。
答案:(1) 2KClO32KCl+3O2↑
(2)气体发生装置的试管口不应向上倾斜,应改为略向下倾斜;伸入受热试管的导管不应太长,应以刚露出橡皮塞为宜;收集气体的试管口不应向下,应改为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
(xx,上册,28)(xx,上册,28)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图,请根据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1)先用弹簧夹夹住胶皮管,将燃着的红磷(红磷过量)立即伸入盛有少量水的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什么?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又可观察到什么现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燃烧结束后,集气瓶内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
由本实验可推知氮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有哪些?
(3)实验结束后,发现集气瓶内的水上升到其水面以上容积不足1/5处,请推测造成该误差的可能原因。
答案:(1)红磷继续燃烧一段时间并产生大量白烟;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集气瓶内水面
上升,约占瓶内空气体积的1/5;4P+5O2 2P2O5
(2)物理性质:无色、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氮气与红磷不反应(或氮气不支持燃烧)。
(3)装置漏气等。
(xx,上册,48)(xx,上册,48)已知氧化铜也能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请根据下面的图示回答问题。
(1)写出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2)步骤④需用到的实验仪器中,属于玻璃仪器的有哪些?
(3)步骤⑥的结果是多少?
(4)步骤⑦的现象是什么?
答案:(1) 2H2O22H2O+ O2↑
(2) 漏斗、烧杯、玻璃棒。
(3) 质量为0.2 g。
(4)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xx,上册,49)(xx,上册,49)潜水艇里要装备氧气再生装置。
现提供以下几种制取氧气的方法:①加热高锰酸钾;②电解水;③Na2O2与CO2反应生成 Na2CO3和O2(常温下)。
(1)请分别写出以上方法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请判断:哪种方法最适合?简要说明。
答案:(1) 2KMnO4K2MnO4 + MnO2 + O2↑
2H2O2H2↑ +O2↑
2Na2O2 +2CO2 = 2Na2CO3 + O2
(2)方法③最适合。
在潜水艇中用方法③制O2,因为不需要加热,也不需要通电,常温下即可发生反应,同时吸收CO2。
【不同部分】
xx
一、选择题
(xx,上册,1)通过实验测定了空气组成的科学家是【】
A.牛顿
B.达尔文
C.门捷列夫
D.拉瓦锡
答案:D
二、填空题
(xx,上册,例1)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21%的气体是____;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所形成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
答案:氧气(或O2) Al2O3
解析:本题属于容易题,主要考查空气的主要成分、地壳中含量较高的几种元素及其存在以及氧化物的概念等。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占0.03%。
地壳中含量居前四位的元素依次是O、Si、Al、Fe,故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在化合物里Al通常为+3价,O通常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的原则,即可写出氧化铝的化学式为Al2O3。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