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简析马克思主义工资决定理论

简析马克思主义工资决定理论

简析马克思主义工资决定理论
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薪酬管理是一项重要内容。

一套合理的薪酬制度,使其既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又能使员工从薪酬中获得物质上与心理上的满足感,就成为企业自身必须重视并加以解决的问题。

工资作为薪酬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直接影响着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从而影响组织目标的实现。

马克思工资决定理论,以它的前瞻性、整体性、科学性,一直影响着现代薪酬的设计。

一、马克思主义工资决定理论的基本观点
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工资的理论,是剩余价值理论的重要部分。

马克思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

其基本观点在于:
(1)工资是雇佣劳动关系的产物,是劳动力价值或者价格的转化形态,是在
劳动力市场中根据劳动力生产费用和劳动供求关系而形成的。

(2)资本主义工资的运动受价格规律和劳动力市场供求、竞争规律的调节支
配,并受资本家与工人两大阶级力量对比和斗争的影响。

(3)资本主义工资是以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为尺度的,工资水平上升不会改
变工人阶级被压迫被剥削的地位。

二、马克思主义工资决定理论的精华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坚持辩证法原则,与西方主流经济学中的工资决定理论相比,具有以下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洞察。

第一、工资在表象上体现为劳动买卖过程中的交易价格,即劳动价格;与此同时,这种市场交换行为更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可变资本与劳动力使用权之间的等价交换,使得工资不再成为劳动的报酬,而转变成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歪曲的表现形式。

因此,工资的本质,只有在资本主义特定生产方式及相应生产关系的框架中,才能得到理解。

第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不是单纯的利益辩护学说,工资的绝对运动——无论是以名义工资还是实际工资衡量,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工资与利润间的相对运动不仅构成了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基本矛盾运动,而且也为社会总生产过程中一般规律内在矛盾的展开奠定了基础。

因此,只有在工资与利润的矛盾关系中,才能理解工资运动的本质规律。

第三、工资变动与就业量变动间的关系并非简单的价格调整模式,失业的
出现并非源自工资的过渡增长;相反,技术进步引发的资本技术构成的提高,造成了劳动市场上内生性的劳动供给过剩,并因此有助于压低工资的增长。

第四、工资水平的变动,不仅仅是关涉到劳动市场均衡如何实现的微观问题,它更与资本主义宏观经济波动存在着紧密的内在关联;以何种尺度从新价值中分割出一部分作为劳动力价值,会对资本主义经济中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产生重要影响,并进而为资本主义宏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路径提供基本规定性。

因此,工资运动不仅是一个微观的、局部的经济现象,更是一个宏观的、整体性经济现象。

第五、关于工资水平的长期运动趋势,无论是从劳动者供给偏好的变化出发,还是从资本对劳动需求偏好的变化——源于生产函数因技术进步而发生的改变——出发,都无法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

只有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动态历史过程中,在生产力进步和生产组织方式变革的背景下,才能真正洞悉工资运动的长期历史趋势。

三、马克思主义工资决定理论的局限
马克思主义工资决定理论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工资理论中,我们无法得出均衡工资的合适位置。

劳动者的劳动供给曲线和企业的劳动需求曲线,确定了相应的均衡工资水平,并规定了现实工资运动的趋向。

换言之,仅仅考察劳动市场上的交换行为,仅仅考察交换双方的行为模式,就可以充分说明现实工资运动的过程及其趋向,工资的决定仅仅是劳动市场交换过程中的经济现象。

而马克思关注的重点不是劳动力市场本身的市场结构与交易条件,而是与技术变革紧密关联的社会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

在资本主义社会,社会生产组织形式——物质资本与活劳动结合的具体形式——的不断的变革,为资本与雇佣劳动的矛盾运动提供了基本依据,并因此在根本上规定了工资运动趋势的历史性特征。

,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辩证法方法论原则,工资绝对量的运动——即实际工资增长率的变动,仅仅具有次要的、补充性的意义,所以我们就无法得出均衡工资的位置。

四、马克思主义工资决定理论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工资决定理论对我国劳动力市场具有指导意义
我国是市场经济国家,因此商品市场价格必须由市场的供求机制来决定,作为劳动者价格的工资同样必须遵循这个规律。

也就是说,在我国,劳动者工资水平的确定既要以劳动者在产品中的贡献——边际生产力为依据,同时必须满足劳
动者为维持自身及其家属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需求。

这是我国劳动力市场工资确立所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

然而,尽管劳动者工资水平的高低最终是由劳动力市场供需双方的共同作用决定的,但现实中影响工资的因素很多,即有经济因素又有非经济因素,影响工资水平的因素包括了所有影响供需变化的制度性和非制度性因素,这些非经济因素对工资水平的影响弱化了市场机制对劳动力工资水平的制定,扭曲了劳动力市场的价格,使得劳动力市场的公平原则受到破坏。

因此,要健全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工资机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消除扭曲劳动力市场价格的因素,充分发挥市场对工资的调节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