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疱疹性口腔炎的诊治与预防

疱疹性口腔炎的诊治与预防

疱疹性口腔炎的诊治与预防
近一段时间,儿科患者较多,病房人满为患,其中以疱疹性口腔炎病人为主,现就本病的一些诊治经验,与大家一起分享。

疱疹性口炎由疱疹病毒引起,多在齿龈、颊黏膜、舌及上腭、咽部出现小疱疹,疱疹溃破后成为溃疡,上有淡黄色的分泌物覆盖,旁边有一圈红晕。

因口腔溃疡引起剧烈疼痛,小儿常常会拒食。

口腔黏膜受到炎症刺激,唾液分泌增加,加重小儿流口水现象。

疱疹性口腔炎为单纯疱疹病毒所致,多见于1-3岁小儿,发病无明显季节差异。

疱疹性口腔炎起病时发热可达38-40℃,1-2天后,齿龈、唇内、舌、颊粘膜等各部位口腔粘膜出现单个或成簇的小疱疹,直径约1-2mm,周围有红晕,迅速破溃后形成溃疡,有黄白色纤维素性分泌物覆盖,多个溃疡可融合成不规则的大溃疡,有时累及软腭、舌和咽部。

由于疼痛剧烈,患儿可表现拒食、流涎、烦躁,所属淋巴结肿大可持续2—3周。

本病应与疱疹性咽峡炎鉴别,后者大都为柯萨起奇病毒所引起,多发生于夏秋季。

常骤起发热及咽痛,疱疹主要发生在咽部和软腭,有时见于舌,但不累及齿龈和颊粘膜,此点与疱疹性口腔炎迥异。

治疗方面有一下几点:
1、经常保持患儿口腔卫生,多饮水、食物以微温或凉的流质为宜,禁用刺激性药物。

为修复创面,可先用0.9%NS或2%SB清洁口腔,特别是溃疡部位,局部可涂疱疹净抑制病毒,亦可喷撒西瓜霜,锡类散等;为缓解患儿进食时疼痛,可于进食前10-15分钟用2%利多卡因涂口腔。

2、为预防继发感染可涂2.5%-5%金霉素鱼肝油。

发热时可用退热剂,有继发感染时可用抗生素。

3、治疗疱疹性口腔炎,主要是控制感染,可用三氮唑核苷或板蓝根冲剂等抗病毒中成药,此外应适当补充B族维生素。

此外,还应注意以下预防措施:
1.注意个人卫生,家长少带宝宝到卫生差的公共场所。

2.保持口腔清洁。

吃完东西要漱口,及早开始刷牙以维持口腔卫生。

如果宝宝较小,家长也可以用盐水或凉白开水棉签轻轻擦拭口腔。

3.增强宝宝抵抗力。

4.忌食刺激性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

小儿疱疹性口腔炎亦可继发于维生素B、C的缺乏。

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补充一些维生素B和维生素C。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