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街道办事处民政干事拥军优属工作先进事迹材料篇一:民政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抓民政工作促和谐稳定——记会宁县新添堡回族乡乡民政干事马云波马云波、男、回族、中共党员,201X年毕业于北方民族大学,201X年12月任新添堡回族乡民政干事。
自从事民政工作以来,他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和民政部门的决策部署,全面履行“以民为本,为民服务,为民解困”的民政工作宗旨,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狠抓民政工作,“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愁”,力求为民解困、全力拥军优属、尽心尊老爱老,恪尽职守,埋头苦干,有力地促进了民族乡社会的和谐稳定,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和汗水谱写新添堡回族乡乡民政工作的新篇章。
一、为民解困,力做困难群众的贴心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是解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有效途径,也是广大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
为了提高保障水平,他严格按照《会宁县201X年提高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新添堡回族乡实际,严格程序,认真落实“三榜公示”制度,通过全面调查,逐户登记,分析生活状况,组织群众评议,切实做到了“应保尽保、分类施保、规范管理”。
在资金的发放过程中,实行一折通,做到及时足额发放,确实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目前,纳入低保1449户4303人(其中:农村低保1433户4283人,城市低保16户20人),五保户97户128人,孤儿34人,全乡无漏保、错保现象发生,群众非常满意。
救灾工作是基层民政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为了进一步规范完善乡村两级救灾工作,他指导制定了乡村灾害应急预案。
为把人民群众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灾难发生时,他总在第一时间赶赴灾难现场,为群众排危解难,进行核灾报灾,尽快争取政府对灾区群众进行救助,把救灾款、物等及时地发放到灾民手中,确保灾民有吃、有穿、有住。
201X年5月18日,夜间突降暴雨,引发山体滑坡,河屲村上李组村民李占桃等农户出现房子倒塌的灾情。
当时,他和乡上领导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查看灾情,帮助受灾农户迅速转移物品,及时上报县局争取灾后重建。
同月,炭山村马金福家的房屋在暴雨的冲刷下后背出现了裂缝,随时都有倒塌,造成人员伤亡的可能。
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积极动员马金富搬出土房,但其家人意识不到危险的到来,不愿意搬,经过苦口婆心的劝说,马金富才勉强将屋内东西转移到邻居家,安置了暂时住所。
当天夜里,马金福家的3间房屋后背轰然倒塌,幸运的是没有造成人员伤亡,马金福一家人甚是感激。
马云波同志是确实是当地困难群众的贴心人。
他把自己的手机号码贴在了乡民政办门口最醒目的位置,晚上睡觉从不关机。
多少个夜晚,每当他从睡梦中被电话惊醒,他和领导、同事们的身影都会第一时间出现在受灾现场,妥善解决每一位灾民面临的困境,尽快帮助受灾农户恢复农业生产,及时安排好生活中的困难,确保了民族乡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拥军优属,力做优抚对象的知心人优抚对象曾为了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过巨大贡献,被誉为当代“最可爱的人”。
但是,由于他们对现行政策的理解有偏差,上访事件时有发生。
“用爱作为动力,满腔热忱地做好他们的思想疏导工作,为党委、政府分忧”是民政工作者面临的又一项重要任务。
未满60周岁的农村退役士兵经常聚集上访询问,为了解决这一事件,他经过认真分析,抓住重点,耐心地讲解文件精神,深入细致地宣传国家政策,使他们很快明白事理,思想稳定下来,妥善地预防了数次上访事件的发生。
同时,他积极配合县级部门按照评残规定程序,为退伍军人摆玉国同志办理了评残手续,使其拿到了定期补助。
为了做好“双拥”工作,他按时在每年春节前配合相关部门为现役军人家属发放春节补助资金、医疗补助资金、开展走访慰问优抚对象活动等。
道口村下坝组75岁的老复员军人兰生林,因其子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兰老又常年行动不便,家庭生活十分困难,马云波多次曾和分管领导上门看望,送去慰问金。
回河村退役士兵陈耀礼,因事未能及时统计建档,他得知后,积极联系上级部门为老人争取补办名额,为老人办理了所有手续,老人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见人就夸小马是咱老百姓的知心人。
三、尊老爱老,力做老年人的暖心人“上管天文地理,下管鸡毛蒜皮”是基层民政工作的真实写照,服务对象涉及退伍军人、孤寡残疾、老年人、特困户等。
老年人是社会的宝贵财富,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为切实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他在全乡认真摸底,对60岁以上老年人做了详细统计,并配合民政部门为33位70岁以上的重残老人发放救助款物。
同时配合县老龄办在新添堡回族乡成立了4个居家养老试点村,现拥有40位空巢老人,20位服务对象。
由于条件因素,全乡散居老人还有很多生活存在困难,他同村干部磋商,拿出了救助计划,由村干部专人负责定期料理老人,使老人生活有了着落,不再流离失所。
马云波同志在工作中始终任劳任怨、默默付出,从来不计较个人得失。
“作为民政工作者,我们理应作出牺牲,谁要我干这一行呢!”这是他经常吊在口头的话。
都说“养儿为防老”,无数个节假日、双休日,他都难得回家,面对患病的母亲和亲人的期待,他只能在内心告诫自己,有时间一定回家看看。
尽管如此,他为自己是一名民政工作者而自豪,他为自己的职业无怨无悔。
他的工作得到了党委、政府及主管部门的肯定,201X年被评为市级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和县级民政先进工作者,人生的价值在这平凡的岗位上得到体现,得到升华。
目前,新添堡回族乡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防灾减灾和抗灾救灾工作扎实开展,双拥暨优抚安置工作健康发展,社会管理服务规范有序,社会福利和老龄事业稳步推进,为民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篇二:民政局长先进事迹材料民政局长先进事迹材料xxxx自xxxx年8月至今任xxxx区民政局长、党组书记,六年来,他积极为政府出主意、想办法,主动与各部门抓协调、促落实,带领全区民政干部摸索出了一套既符合区情又有特色的管理服务模式,为全区民政服务对象奉献了满腔真情,也先后获得了全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先进个人、江西省拥军优属先进个人和xxxx区优秀公务员等荣誉,并记三等功一次。
敬老院建设抓实“三到位”敬老院建设与管理工作是民心工程。
为建立农村敬老院规范化管理长效机制,xxxx很注重抓实“三到位”。
一是领导重视到位。
xxxx年,该区开展了农村敬老院规范化管理建设年活动,从区领导到民政部门机关干部,从敬老院院长到工作人员,都能认真查漏补缺,大力工作,全区上下形成了深抓敬老院建设管理的共识与共为。
二是考评考核到位。
每年初,该区政府都与各乡镇签订敬老院建设管理目标责任书,同时实行民政局班子成员、相关股室分片挂点责任制,年终根据考核情况评优评先,并严格实行奖惩四挂钩制度,逐步形成了政府领导亲自抓、民政部门具体抓的良好工作格局,更为敬老院建设与管理工作的长足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三是财力保障到位。
xxxx年6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敬老院建设与管理的意见》,规定院务工作经费和管护人员工资实行区财政统筹,按时统一拨付,并与敬老院星级创评活动挂钩。
同时参照村书记(主任)的福利待遇解决了院长(书记)的医保和养老保险。
“真得感谢xxxx局长解决了我的后顾之忧”。
担任该区洪塘镇光荣院院长20年,xxxx年5月办理退休手续的易凤生如是说。
拥军优属着力“三个新”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
xxxx深知做好和平时期的双拥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多年来,他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满腔的工作热忱,带领全区民政干部开创出了新形势下的“双拥”新局面。
一是营造“双拥”新氛围。
为将双拥工作做到家喻户晓,他很注重宣传工作。
总是利用自己曾担任乡镇主要领导和区文化教育局局长的优势,积极与各乡镇和区文化教育部门联系,深入城乡学校协调,坚持把落实《国防法》、《国防教育法》等作为宣传教育的主要内容。
多年来,该区通过合作开办《军民共建双拥城》专题栏目,组织播放革命专题影片,组织清明祭扫英烈,开展国防知识竞赛等,在全区广泛开展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防教育活动和多形式的“军民互动”活动。
二是探索“双拥”新模式。
xxxx 年,在xxxx的建言和运作下,该区以“‘爱心献功臣,功臣助社会’活动十周年”为契机,区委、区政府制定方案和落实举措,组织区直机关单位、个私企业等,与优抚对象、退伍复员军人等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在生产、生活、就业、医疗、技术服务等方面给予资助。
仅xxxx年,全区各单位共投入定期帮扶资金29万余元,帮扶优抚对象800余人。
三是开创“双拥”新途径。
“双拥工作要注重创新方式,要多办实事”,这是xxxx经常说的一句话。
xxxx 年6月,全区各类优抚对象的抚恤补助金均通过惠农“一卡通”实行社会化发放。
xxxx年3月,在全市率先开通优抚对象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平台,并出台了《xxxx区抚恤定补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实施办法》,实行了一至六级残疾军人的门诊和住院基本医疗费用按100%报销,其他重点优抚对象在城区6所定点医院和乡镇中心卫生院住院治疗的,治疗费中可报费用个人负担部分可报销50%的政策。
xxxx年4月,xxxx区成立了全省首个退役军人维权维稳协调小组。
该小组由从各类退役军人群体中挑选出的8名具有较高声望、有较强号召力又愿为政府做好协调沟通工作的退役军人组成,以“通过维权达到维稳,通过维稳促进维权”为工作目标,协调小组成员平时加强与退役军人之间的沟通,每月召开1-2次成员例会,了解退役军人的诉求和意图,掌握他们的思想状态和行为动向,与有关部门协调,落实退役军人应享受的待遇,保障优抚对象的合法权益,促进了全区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
优化服务做细“三个心”“人心都是肉长的,尤其是我们民政人更要体恤民情,为民多办实事,多办好事”。
这是xxxx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为让“每一个服务对象体会到党和政府的温暖,都说共产党好”,他尤其注意做细“三个心”。
一是敬老院设施完善,做到细心。
各院均设置医务室,乡镇中心卫生院每周上门义诊一次;文化娱乐室配有彩电、空调等用品,订阅了《健康报》、《老年》等报刊;厨房配有冰箱、消毒柜、食谱公告牌等;居室设有卫生间、浴室,墙上设置专用扶手。
二是重点优抚对象帮扶,做到暖心。
重点优抚对象年龄普遍偏大,身体状况较差,大多数还散居在偏远的乡村。
多年来,他始终坚持把落实好国家有关优抚政策法规放在第一位,按照国家和省定标准,及时研究、足额兑现残疾军人、“三属”、在乡复员退伍军人等重点优抚对象的抚恤补助资金,并不定期对他们进行上门走访,了解他们的需求,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今年一月中旬,xxxx在飞剑潭乡春节走访时了解到该乡南坑村一个抗美援朝老军人的孙子因父亲病逝而面临辍学后,立即找到该男孩,并跟他娓娓交谈,鼓励他放下包袱,既要好好读书,又要照顾好年迈的祖父,并当场从包里拿出500元现金交给小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