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工装备的本质安全化

化工装备的本质安全化

行业资料:________ 化工装备的本质安全化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1 页共10 页
化工装备的本质安全化
1本质安全与本质安全化
1)本质安全
是指机器、设备本身所带有的安全。

是指一般水平的操作者,即使发生人为的误操作,虽然发生有不安全行为,但人身、设备和系统仍能保证安全。

2)本质安全化
是将本质安全原来的内涵加以外延,本质安全化的新定义:对于一个人—机—环境系统,在一定的历史技术经济条件下,使其有较完善的安全防护和安全保护功能,系统本身有相当可靠的质量,系统运行中具有可靠的管理质量。

3)本质安全化的基本内容
(1)人员本质安全化:
(2)机具本质安全化:
(3)作业环境本质安全化:
(4)生产管理本质安全化:
2石油化工装备的本质安全化
1)石油化工装备安全运行的特点
人一—机系统。

安全性的要求也会与经济条件产生矛盾。

但是从长远来看,安全性和经济性的要求是一致的。

特别对昂贵复杂的大型自动化设备尤为如此。

对安全性的研究范围:
第 2 页共 10 页
①设备运行安全性
②工作安全性
③环境安全性
④元件的可靠性和功能的可靠性2)石油化工装备的本质安全化
(1)本质安全化的概念
综合运用现代化科学技术,使整机系统各要素和各个组成部分之间达到最佳匹配和协调,使整个系统具有可靠的安全、预防事故和失效保护的机能,使生产设备达到即使操作者发生失误或设备本身发生故障时,仍能自动保障操作者人身安全和生产设备本身不受破坏。

(2)本质安全化的主要标志
①生产设备应具有可靠且稳定的安全品质特性;
③生产设备应具有完善的自我安全保护功能;
③生产设备应有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和良好的人机工程的要求;
④系统的故障率及损失率在当代公认可接受水平以下。

3安全设计准则
国家标准《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85)对各类生产设备的安全卫生设计提出了基础标准。

凡各类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的专用标准,均应符合该标准的有关规定,并使其具体化。

1)生产设备安全设计的准则
(1)生产设备及其零、部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2)生产设备设计必须符合人机工程学准则
(3)在整个使用期内生产设备应符合安全卫生要求的准则
(4)优先采用本质安全化措施的准则
(5)应对生产设备设计进行安全评价的准则
第 3 页共 10 页
2)生产设备安全设计的一般要求
(1)适应能力
(2)预防破裂
(3)材料①不得使用对人有危害的材料制造生产设备。

必须使用时,应采取可靠的安全技术措施,以保障人员的安全。

②如因材料老化或疲劳可能引起危险时,应选用耐老化或抗疲劳材料制造零部件,并应规定更换期限,其安全使用期限应小于材料老化或疲劳期限。

③易腐蚀或空蚀的零、部件应选用耐腐蚀或空蚀材料制造,或采取某种方法加以防护。

另外,可采取防腐蚀的结构设计。

④禁止使用能与工作介质发生反应而造成风险(爆炸、生成有害物质等)的材料。

(4)稳定性
(5)表面、角和棱
(6)操纵器、信号和显示器
(7)工作位置
(8)照明
(9)润滑
(10)吊装和搬运
(11)检查和维修
3)实现本质安全化的基本方法
(1)从根本上消除事故、毒害发生的条件
①以安全、无毒、低毒产品替代危险、高毒产品。

②按本质安全化要求,重新设计工艺流程、设备结构、形状和选择
第 4 页共 10 页
能源。

③消除事故可能发生的必须条件。

(2)设备、系统应能自动防止操作失误、设备故障和工艺异常。

①用机械化程序控制代替手工操作是保证安全,防止错误操作的根本途径。

②积极进行自动化机器人的研究、生产,逐步替代人去从事险、脏、累、尘毒及其它人们不愿从事的工作。

③采用和创造安全装置。

常用的安全装置有:屏护装置,密闭装置,自动和联锁装置,保险装置,自动监测、报警、处置装置,以及指示灯、安全色等辅助性安全装置。

(3)设置空间和时间的防护距离,尽量使人员不与具有危险性、毒害性的机器接触。

①将具有危险性、毒害性的机器围封于特定场所,如抗爆间、密闭室、安全壳内等,使之与人员及周围环境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进行空间隔离。

②在人员与机器之间或机器周围,设立隔断墙、防爆墙、隔火间、隔爆间、抗爆土堤、抗爆屏院、防泄堤及避难设施(安全滑梯、滑杆、通道等)。

③围栏、护网可起部分隔离作用,只用于其它隔离措施无法实行的情况。

④时间隔离是为避免相邻作业事故后相互影响,而确定错开作业时间,达到隔离目的。

但它易随着人为因素而失效,所以只在其他隔离措施无法实行时才运用。

(4)根据生产特点,搞好安全措施的最佳配合。

从两个或两个以上
第 5 页共 10 页
的相对安全措施的最佳组合中,求取最大限度的安全效果。

对重要、危险的部位要采用双重、多重安全保障措施。

综上所述,对于从根本上发现和消除事故、危害的隐患,防止错误操作、设备故障时可能发生的伤害的各种安全技术措施,本质安全化原则和技术是最为有效的措施,它将贯穿于方案论证、设计、基本建设、生产、科研、技术改造等一系列过程的诸多方面。

化工装置厂内交通安全管理规定
1.目的
为规范公司内交通安全管理,有效控制交通事故发生,保障员工安全和财产免受损害,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范围内机动车及驾驶员、厂区道路的管理。

3.引用法规标准
3.1.《工业企业厂内运输安全规程》
3.2.劳动部发xx〈161〉号《厂内机动车辆安全管理规定》
3.3.《中化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4.术语和定义
4.1.机动车:指由公安车辆部门办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行驶证、牌的机动车。

4.2.厂内机动车:是指悬挂厂内牌照,只限在厂区内行驶的汽车、
第 6 页共 10 页
铲车、吊车、叉车、电瓶车、工程装卸车等。

5.职责
5.1.安保科负责公司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对厂内机动车的交通事故处理工作,并提出对驾驶员的处理意见。

5.2.各部门的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厂内机动车取证、年检工作并建立好台帐。

5.3.人力资源部建立厂内机动车驾驶人员的台帐。

5.4.安全环保部负责联系厂内机动车驾驶员外部培训工作。

5.5.机动车使用部门负责机动车驾驶员日常教育及管理,负责维护、保养和日常管理。

5.6.驾驶员认真遵守交通规则和操作规程,对所驾机车、车辆进行日常检查,维护保养。

6.控制制度
6.1.机动车管理
6.1.1.机动车必须由取得相应资质驾驶证(作业证)的驾驶员驾驶。

6.1.2.机动车安全性能要求
6.1.2.1.无牌照的车辆和带病车一律禁止行驶。

6.1.2.2.机动车辆制动器、转向器、喇叭、照明信号装置应保持齐全、灵敏、可靠。

6.1.2.3.车辆各部位应无漏油、漏水、漏电、漏气现象。

6.1.2.4.电瓶车的电器线路、设备绝缘良好,开关必须完备,安全可靠。

6.1.3.各部门的设备管理部门每年组织厂内机动车年度检查,保存有关记录,检验不合格的车辆,整改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第 7 页共 10 页
6.1.4.车辆大修按《设备管理规定》执行。

6.1.5.外单位机动车入厂,必须接受公司门卫检查登记,在厂区道路行驶必须按限速标志规定严格控制车速,不得随意停放,保障公司员工正常作业安全。

6.1.6.机动车驾驶员上路行驶必须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

在厂区内行驶,必须按照本规定。

6.1.
7.机动车驾驶员工作时,必须随身挟带有效的驾驶证或复印件。

所驾车辆要与准驾车类型相符;不准酒后驾车。

6.1.8.驾驶员不准驾驶安全装置不全或部件失灵的车辆;不准将车辆交给非驾驶员驾驶;对违章指挥有权拒绝执行。

6.1.9.工作前应认真检查车辆,坚持做好三检。

机动车在厂内行车速度不超过15公里/小时,通过路口、进入车间、库房时不得超过5公里/小时。

6.1.10.驾驶车辆时不得进行吸烟、饮食等妨碍安全行车的活动,驾驶室不准超额坐人;不准随意停车。

6.2.厂区道路管理。

6.2.1.任何单位在厂区道路施工,施工现场必须设置明显警告标志和安全防围设施。

6.2.2.在厂区道路两旁植树,设置宣传牌和横跨道路管线等,不准遮挡路灯、交通标志,不准防碍安全视距和车辆、行人通行。

6.3.交通事故预防和处理
6.3.1.公司机动车在厂区外发生交通事故,由安保科代表公司协助地方公安交警部门处理。

6.3.2.厂内机动车在厂区道路发生交通事故,由安保科会同有关部
第 8 页共 10 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