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试卷总体分析
五年级语文组
一、基本情况分析
(一)、试卷基本情况分析
本次期末考试是我校统一命题考试。
测试内容很全面,命题紧扣课程标准,体现出了新课标、新理念,而且知识面覆盖广,其内容注重题型的多样性,力求对学生的素质进行全面评价,尽可能多地涉及到课本的各个知识点。
积累运用、阅读感悟、习作表达等方面有机融合,是一份难度适宜,题目较灵活的试卷。
本次考试有以下几个特点:
1、灵活性。
本次命题主要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紧扣教材,重难点突
出,知识面比较全面,试题特别灵活,但对学困生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
2、全面性。
此次检测体现了语文基础知识、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的综合性考查。
基础知识考查了拼读书写、词语、古诗的积累及运用;课外阅读理解;
3、习作贴近学生生活。
(二)学生及老师情况基本分析
我五年级8个班共有8名语文教师,这8位老师都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平日里工作认认真真,扎扎实实,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种教研活动,很注重个人研修,在各种大赛课及论文比赛中均取得优异的成绩。
五年级共有485名学生,共有平行班8个。
这485名学生都参加了本次检测。
我校学生片区大,生源广。
来自不同家庭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家庭环境,进而使得教师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因而此次总体成绩还算不错。
二、成绩分析表
表一:各班情况:
表二:年级总体情况
分析:班级之间均分差距不大,语文最高均分为91.53分,最低为87.75分,均分相差3.78分。
优秀率最高是92.2%,最低是78.33%。
相差13.87,优秀人数、不及格人数相差很小,从各班成绩反映出在培优帮困工作中帮困工作还需深入落实,需下工夫多培养中等生努力进一步提高成绩,。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基础知识:学困生对于字词的掌握不够牢固,错字多。
如:“胸膛”“放诞无礼”“擂鼓”“负荆请罪”等词语错字较多。
还需加强听写。
积累部分学生掌握的不够扎实,特别是写古诗时错字多,而且对于古诗的意思掌握不太好,记忆不深。
对此方面还要灵活的训练和应用。
书写方面有部分学生不规范,以后要加强对书写的要求,提高卷面质量。
2、阅读积累与运用:学生的阅读习惯还要加强培养,阅读中有些题就在文章中,有一部分学生却不会做,证明学生就没有认真读文做题。
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上还需多加强。
对于文章的理解分析能力需加强训练。
3、习作:大部分学生能根据要求围绕题目写作,做到条理清晰,行文流畅。
少部分学生存在事例不典型,感受也只写三言两语,因此今后在习作和构思上还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练习。
4、轻视一以贯之的习惯培养。
如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课内外阅读的习惯、勤练笔的习惯,缺少长期的、反复的、坚持不懈的训练。
其实,语文的能力无外乎听、说、读、写,本着这一点,我们老师们一定要持之以恒的培养学生坚持多读、多写、多听、多练,多记、多问,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四、得与失
得:从本次检测中可以看出继续将基础知识抓扎实,提高语文能力。
拼音、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加强写字教学,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还要注意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
多阅读,巧训练,感受语言的丰富性、生动性、形象性,体会不同的表达效果,培养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
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失:字音、字词部分,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一是答题时要求未看清,答非所问;二是对字音、字词掌握得不牢固,似是而非,答题时出现判断的错误。
针对问题一要加强平时做题与考试中的训练,对于不按照题目要求去做的,考试中一分不得,平时的作业打回去重做,这样时间一长,可能会有所改善;针对问题二要加强平时的听写。
五、整改措施及努力方向
1.继续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学生反复扩句,用新词造句,联系生活用语进行实际的语言运用练习,加强课内外字词句积累运用,特别是练习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义,加强课内课外的阅读指导。
2.切实加大学生的阅读量。
在读完课文与自读课本的同时,还要组织学生增加阅读量,专门用一两节课指导读书,交流读书收获,切切实实地将阅读量增加起来,阅读兴趣提高起来,不断推荐并更新阅读书目,阅读指导时介绍好的读书积累方法,如:读书心得的交流,成立家庭读书群。
3.重视汉字基础知识教学,特别要加强学生正确、整洁、美观书写的训练。
书写时,要求还应更严格,不能达到规范的学生加强训练辅导。
4.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习作时能将平时积累的语言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不断积累素材,学会选取典型事例表达中心的方法。
训练学生学会用事实说话,不能凭空说些无逻辑的话。
训练写实也非常重要。
鼓励学生写身边的人和事,哪怕是一句或几句话,只要出于自己的所见所闻,来自自己的所感所悟,都予以鼓励,发扬。
养成教学生写日记或成长录的习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锻炼他们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与口语表达的能力,又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自我,进行自我教育,加快学生思想成长的步伐。
5、注重语言文字的积累,但不能仅仅死记硬背。
语文教学一定要结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的局面,向自然、向社会、向现实生活开放。
使学生在具体鲜活的语言环境中积累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