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双11数据分析
报告
2018年11月
目录
一、主要电商平台双十一“战果”显著 (5)
1、全网双十一销售额达3143亿,消费升级趋势凸显 (5)
2、阿里:双十一屡破记录,阿里系首次聚齐发力 (6)
3、京东:全球好物节再丰收,无界营销赋能合作品牌 (8)
4、苏宁:多业态布局“备战”,全渠道高速增长 (8)
二、消费分级和新零售趋势下双十一“打法”翻新 (9)
1、品牌消费火热 (9)
2、手机数码及个体美护销售额增速较高 (10)
3、服装品类增长慢于全网增速,优势品牌表现优异 (10)
4、线上线下深度融合 (11)
5、阿里系齐聚双十一,首次实现全业态联动 (13)
6、实体消费向服务型消费,健康品质消费成为消费升级的主力军 (14)
7、消费分级阶段消费者趋于理性,国货美妆借势崛起 (14)
双十一大幕落下,消费分级趋势显现。
(1)消费分化显著,一方面3C及个护美妆等高端消费增速较快,另一方面高性价比商品备受青睐。
此外,医疗服务等服务型消费占比显著提升;(2)单日全网销售额最终为3143.2亿元,同比增速达24.3%,较去年同期下降18.6pct。
全网包裹数13.4亿个,同比下降2.90%;(3)天猫双十一成交额2135亿元,同比增长26.93%。
京东双十一活动期累计下单金额超1598亿,同比增25.7%;苏宁易购全渠道订单量增长132%,截至11日12点线上订单量同比增长138%,线下订单量同比增长52%。
今年双十一呈现七大显著特点。
(1)品牌消费火热;(2)手机数码及个体美护销售额增速较高,其中手机数码销售额达同比增长164.5%,个体美护同比增长117%;(3)线上线下深度融合。
京东开启与线下品牌无界营销新模式。
苏宁在全国开启几十场线下活动,小米线上7大平台与线下5000多家门店融为一体;(4)阿里系齐聚双十一,首次实现全业态联动。
阿里系的新零售商圈、智慧门店、银泰百货、居然之家、盒马、新零售商超、饿了么和口碑商家集体联动参与双十一;(5)双十一国际化更进一步,阿里首次展示“五个全球”的购物体验;(6)实体消费向服务型消费,“健康”品质消费成为消费升级的主力军;(7)消费分级阶段消费者趋于理性,国货美妆借势崛起。
快递:看好需求具有韧性的电商快递。
根据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主要电商企业全天共产生快递物流订单13.52亿件,同比增长25.12%;天猫全天共产生快递物流订单10.42亿件,同比增长28%;
全天快递行业处理量4.16亿件,同比增长25.68%。
一方面,从需求结构来看,在经济下行周期和消费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土豆效应使得相对价格较低的淘宝件、拼多多件仍然保持了较快的增速。
另一方面,今年旺季与往年最大不同在于,明确提到形成淡旺季价格调节机制。
通过旺季上涨派费的手段,能够帮助网点帅选优质客户,并将旺季业务量控制在最经济业务量区间,真正提高旺季网络的赚钱能力。
总体来看,看好具有“平民消费属性”的淘宝件、拼多多件需求的韧性。
服装品类增长略低于全网增速,优势品牌集中度提升趋势加强。
服装鞋包位列双十一占比最大的类目,过去五年品类占总体交易额的比例呈现下降趋势。
其中,今年增速领先于行业的品牌包括:森马服饰电商实现交易额11.4亿元,同比增长约39%;南极电商当日实现交易额超11.6亿元,大幅增长81.5%。
其他电商渠道占比较高的品牌中,安踏实现交易额11.3亿元,太平鸟电商实现交易额8.2亿元,波司登实现交易额5.6亿元。
此外,跨境通旗下的子公司优壹电商交易额超7亿元,同比增长超40%。
双十一成交额再创新高,消费分级趋势显现,新零售引领线上线下融合。
伴随着一系列稳消费的措施逐步出台(如个税起征点上调以及企业减负等措施),行业发展进入消费分级阶段,对零售行业长期发展形成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