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过敏原控制规程

过敏原控制规程


生产部 品控部 采购部 仓库
1 次/班 2 次/班 2 次/班
1 次/班
生产 完毕
1. 若所领用的过敏物质全部投入生产,则将过敏原原料外包 装袋扎好,作废品处理。
2. 若所领用的过敏物质生产完毕后,仍有剩余,则必须将袋 口扎好密封,防止物料有受潮、泄漏及混入异物。
3. 余料必须退库,并按照规定进行储藏。
4. 产品排序 - 如果可能,勿在生产含过敏原的产品之后安 排生产不含过敏原的产品。通过将含过敏原产品安排到每 次生产运转的最后的方法,可以明显降低交叉污染的风 险。
5. 交通模式 – 原料的移动会成为交叉污染的第一来源。此 环节的控制可以包括遮罩运送物料的传输带,以免含过敏 原的原料落到其它传送带上。
1. 按照配方和操作规程进行材料称量和使用。 2. 正式生产,并做好相关的生产记录。
仓库 生产部
生产部
生产部
1. 返工 – 含过敏原的返工品或剩余产品只能重新加入到 同样的和/或贴有适装/ 标签的文件。
3. 换产 – 在生产不含过敏原的产品之前,通过清洁、冲洗 和检验等工作,除去上次生产含过敏原产品时的过敏原物 质。
《过敏原原料清单》、 6.质量记录
《过敏原知识培训记录》、《清洁记录》 《生产记录》、《产品标签》 7.修订记录 2013 年 11 月 14 日对文本格式进行了修订。 8.附图
文件分发号:
发行日期
流程图
XX 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过敏原控制规程(YD03-QW-PK-16)
2012-10-21 修订日期 2013-11-14 生效日期
食品过敏的控制及消费者误用的防止。 3.过敏原的具体控制方法
见流程图 4.纠偏措施 4.1 当工厂有新的过敏原出现时,必须重新审核并及时更新清单; 4.2 当顾客要求或者采购的过敏原标准发生变更时,品管部应重新对工厂产品进行分析,并对清单 做相应的更改; 4.3 食品标签没有标识出过敏原成分,须通知有关部门停止印刷和使用,并修改; 4.4 如果发现车间生产时被误带入过敏原,应对产品及时隔离评估,对可能受过污染的原辅材料及 产品作不合格处理。 4.5 如已发现出运的食品中含已知的过敏原成分或怀疑食品受到过敏原污染,而在产品标识中未明 确说明,必须立即实施《产品召回控制程序》。 5.相关文件
生产部
1 次/班
制定
审查
批准
分发:品控部 1 份、生产部 1 份、仓库部 1 份、采购部 1 份、行政部 1 份。
文件分发号:
发行日期
XX 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过敏原控制规程(YD03-QW-PK-16)
2012-10-21 修订日期 2013-11-14 生效日期
2013-11-14
页码 版次
制定部门
1/2 02
品控部
1.目的 为规范产品过敏原的分析及控制,保证产品各个方面的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原料采购、产品实现过程对食品中本身带有的及可能受到加工环境或人为污染的
2. 要求有过敏史的员工到生产部登记。
人事部
1 次/批人
领料
1. 按照生产计划,确定所需领取的材料和数量,填单领料。 生产部 1 次/班
仓库管理 及发料
摆放
生产使用
过敏原 管理
1. 过敏物料在仓库摆放必须划分区域. 2. 过敏物料在仓库摆放必须标识清晰. 3. 过敏物料发料必须与非过敏物料分开。
1. 材料领到车间后,按照要求在规定的区域摆放 2. 过敏物质必须对号入座,并准备专门的称量容器。
操作要点
2013-11-14
页码 2/2 版次 02
制定部门 品控部
责任人 监控频率
过敏原 认识
1.过敏物质:对原辅料进行分析,制定《过敏原原料清单》。 品控部 2.过敏警示:公司将过敏物质独立摆放,并标示物质名称。 仓库
1 次/周
培训及过敏 人群登记
1. 对员工加强过敏物质方面知识的培训,并保留相关记录。 生产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