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海淀区高三一模化学试题及答案(pdf版)

2015海淀区高三一模化学试题及答案(pdf版)


(1)MgO 的电子式为 (2)滤渣 2 的主要成分是 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向滤渣 2 中继续加入过量的 NaOH 溶液,发生反 。 。
(3)加入 NaOH 调节溶液 pH=12.0 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
(4)利用 Mg(OH)2 与含 SO2 的烟气反应生成 MgSO4,可以使烟气脱硫,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为 。
H2O/H+
(C11H11O2N)
(C10H10O4)
已知: R、R' " 、R 代表烃基
H2O/H+

RCN
RCOOH
O RH+
'C R RCOOH + R "
R'
2

COOC2H5 COOC2H5 一定条件 RCHO + CH2 RCH=CH COOC2H5 COOC2H5
25. (17 分) (1) 加成(或还原) (2) n CH3CHCH2COOH
OH
一定条件
CH3 H
O OH + ( n 1) H2O n
O CH CH2 C
(3 分,不写 H2O 扣 1 分) (3)
CHO
COOH CH 2 (4) COOH
+
2 CH3CH2OH
浓 H2SO4
COOC2H5 CH2 + 2 H2O COOC2H5
(填“强”或“弱” ) ,从原子结构角度解释原因: 。
(4)已知:N2(g) + O2(g) === 2NO(g)
ΔH = a kJ· mol-1
N2(g) + 3H2(g) === 2NH3(g) ΔH = b kJ· mol-1 2H2(g) + O2(g) === 2H2O(l) ΔH = c kJ· mol-1 反应后恢复至常温常压,①中 NH3 参与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5)用间接电化学法除去 NO 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5)若取 a 吨硼泥为原料,最后得到 b 吨 Mg(OH)产品(假设生产过程中镁元素无损失) , 则硼泥中 MgO 的质量分数为 (用含有 a、b 的代数式表示) 。
27. (14 分)煤粉中的氮元素在使用过程中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① 加入NO
挥发氮(含有NH3) 煤粉中的氮 焦炭氮 (含有含氮有机物)
(3 分,不写 H2O 扣 1 分)
(5)
(6)
CH CH2COOH + COOH
CH3NH2
一定条件
CH O C N
CH2 C O
+ 2 H2O
CH3
(3 分,不写 H2O 扣 1 分) (7)
CH2 CH CH CH CH2 CH CH2

6
H3C C CH C C CH3 CH3
CH3
或 H3C C C C CH CH3 26. (12 分)
(7)S 是 A 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分子中没有环状结构,S 的核磁共振氢谱有三个峰,峰面 积之比为 6:3:1,则 S 的结构简式为 (写出一种即可) 。
26. (12 分)硼泥主要由 MgO 和 SiO2 组成,含有少量 Fe2O3、FeO、Al2O3 等杂质。用硼泥 生产氢氧化镁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B A (C7H10) E
KMnO4/H+ H2/Ni CH3 O C O CH3 CH CH2 O C
C
D
(含 …
O
CH CH2
…)
PHB树脂
C2H5OH
浓硫酸,
F
有机物甲 一定条件
COOC2H5 CH=C COOC2H5 CH CN
COOC2H5 CH COOC2H5
(G) K
CH3NH2
(H) J _ CO2
工业硫酸
加 NaOH 调 加热 溶解 加 H2O2
pH=6.0
硼泥
滤液1
滤液2
加 NaOH 调 pH=12.0
滤液3
洗涤、烘干
滤渣1
滤渣2
滤渣3
产品
已知某些氢氧化物沉淀的 pH 如下表所示:
氢氧化物 Mg(OH)2 Fe(OH)2 Fe(OH)3 Al(OH)3 开始沉淀时的 pH 9.3 7.6 2.7 3.7 完全沉淀时的 pH 10.8 9.6 3.7 4.7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Mg 24
2015.4
6.下列用品的主要成分及其用途对应不正确 的是 ... A 用品 B C D
主要成分 用途
(NH4)2SO4 化肥
NaHCO3 干燥剂
Si 光电池
Fe2O3 涂料
7.下列有关钢铁腐蚀和防护的说法不 正确 的是 . .. A.自行车的钢圈上镀一层铬,防止生锈 B.外加直流电源保护钢闸门时,钢闸门与电源的负极相连 - C.钢铁发生吸氧腐蚀的正极反应:2H2O +O2+4e === 4OH- D.钢铁发生析氢腐蚀的负极反应:Fe – 3e === Fe3+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 B.可以用 NaOH 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醇 C.天然油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 D.CH≡CH 和 CH2=CHCH=CH2 互为同系物 9.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正确的是 A.在空气中切开金属钠,光亮表面变暗:2Na+O2 === Na2O2 B.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产生白色沉淀:Al3+ + 3OH- === Al(OH)3↓ C.将铁粉与水蒸气共热,产生气体:2Fe+3H2O(g) D.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产生气体:2NaCl+2H2O

两支试管中的现象分别为

5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
化学学科参考答案
(共 100 分) 选择题(每题 6 分,共 42 分) 6. B 7. D 8. A 9. D 10. A 11. B 12. C
2015.4
非选择题(共 58 分) 阅卷标准:
1.除特别标明分值的空,其余每空 2 分;不出现 0.5 分和负分,最低 0 分。 2.化学(离子)方程式中,化学式写错为 0 分;不写条件扣 1 分,不配平 扣 1 分,但不重复扣分。 3.简答题中文字表述中划线部分为给分点。 4.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1
实验现象 ⅰ.溶液呈棕黄色。
本实验改用 0.1 mol· L-1 KI 溶液的目的是 加入 CCl4 后上层溶液红色消失的原因:
。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实验 2 中 。
(2)甲同学认为“用 CCl4 萃取后上层溶液仍为棕黄色”的原因是 I2 未被充分萃取,但乙同 学查阅资料得到信息:I2、I3 在水中均呈棕黄色,两者有如下关系:I2+I 是提出假设:萃取后的溶液呈棕黄色的主要原因是存在 I3 。 ① 为验证假设,乙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实验 3。

实验 3 的结论是

②甲同学依据乙同学的实验设计思路, 选用实验 2 中的试剂, 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设计 了更加严谨的实验,证明了平衡 I2+I

I3 的存在。

请你补充完整他设计的实验步骤:将实验 2 中下层紫红色溶液平均分成两份,分装于两
支试管中,向试管 1 中加入 1 mL 水,振荡、静置;向试管 2 中
(任写一种,其它合理答案均可)
(1)
Mg2+ [ O ]2
_
Al(OH)3 + OH- === AlO2- + 2H2O
(2)Fe(OH)3 、Al(OH)3
(3)Mg2+ + 2OH- === Mg(OH)2↓(多答 H+ + OH- === H2O 不是给分点) (4)2Mg(OH)2 + 2SO2 +O2 === 2MgSO4 + 2H2O (5)

Fe2O3+3H2 2NaOH+H2↑+Cl2↑
电解
10. 下列选项中的反应、现象与结论完全一致的是(夹持、加热装置已略去) ①中的反应 A B C D MnO2 与浓盐酸加热 Cu 与浓硫酸加热 Na2CO3 与醋酸溶液 电石与饱和食盐水 ②中的现象 KI 淀粉溶液很快变蓝 溴水褪色 苯酚钠溶液变浑浊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 色 结论 Cl2 有氧化性 SO2 有漂白性 酸性: 碳酸>苯酚 乙炔有还原性
+ H2O
(1)B→C 的反应类型是
。 。 。 。 。
(2)写出一定条件下 C→D 的化学方程式: (3)有机物甲的结构简式为 (4)写出 E→F 的化学方程式: (5)A 的结构简式为
(6) 已知 1 mol J 最多与 2 mol NaHCO3 反应; K 分子结构中含有一个五元环与一个六元环。 写出一定条件下 J→K 的化学方程式: 。
实验步骤 实 验 3 ⅰ.取 1 mL 实验 2 中棕黄色的上层清液,再 加入 2 mL CCl4, 振荡、静置。 ⅱ.取 1 mL 饱和碘水,加入 2 mL CCl4, 振 荡、静置。 实验现象 ⅰ.液体分层,上层呈黄色,下 层呈紫红色。 ⅱ.液体分层,上层为无色,下 层呈紫红色。
- - -
I3 。于
N2 S2O42隔膜 阴 极 吸 收 池 NO HSO3Pb Pb 阳 极

电 解 池
已知电解池的阴极室中溶液的 pH 在 4~7 之间,写出阴极的电极反应式: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吸收池中除去 NO 的原理: 。

4
28. (15 分) 已知 FeCl3 溶液与 KI 溶液的反应为可逆反应,某小组同学对该反应进行实验探究。 (1)甲同学首先进行了实验 1。
(1)②中 NH3 参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③中加入的物质可以是 a. 空气 b. CO 。 (填字母序号) 。 c. KNO3 d. NH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