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机化学试验教学大纲

有机化学试验教学大纲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有机化学实验
课程类别:必修专业基础课
总学时:54
总学分:1.5学分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
适用专业:药学
一、本课程实验教学的地位、作用和目的
实验课的学习是造就高素质、高层次、创新型、综合性人才的必要环节。

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系统地理解有机化学实验基本理论,掌握有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术,学会有机物物理常数测定、化学性质鉴别、基本制备方法和分离技术。

主要分为基本操作技术、物理常数测定、化学性质鉴别、有机物制备和提取四个部分。

通过实验课培养学生对科学工作的严肃态度、严密的工作方法、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团结协作精神,并能通过客观地对一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和综合而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实验课的训练,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为今后药学实践和科学研究培训基本技能。

二、本课程实验教学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训练学生进行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是本课程的基本任务之一,是必须在教学实践中切实加强的重要环节。

属于基本操作包括:
1、玻璃仪器的洗涤和干燥;
2、磨口仪器的使用及维护;
3、常用仪器的选择及安装;
4、熔点的测定;
5、回流、蒸馏、分馏;
6、分液滴斗的使用;
7、各种过滤方法;
8、液体物质和固体物质的干燥;
9、薄层色谱和柱色谱;
10、机械搅拌;
11、加热和冷却;
合成实验是训练、巩固基本操作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正确选择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分离提纯与分离、鉴定方法的主要途径,是有机化学实验的主要内容。

性质实验是检定有机化合物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也是有机化学实验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

性质实验的选择联系有机化学讲授内容进行,从而使学生获得直观的感性认识。

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向学生介绍有关参考资料(手册、辞典、实验技术书、实验书)及科学文献的查阅方法。

最后阶段安排文献实验,这是全面考核学生独立进行有机化学实验工作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

三、实验报告与考核
1、实验报告要求:实验报告书写使用统一实验报告本。

主要内容有:
(1)实验名称
要用最简练的语言反映实验的内容。

(2)实验目的
要明确,抓住重点,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考虑。

在理论上,验证定理定律,并使实验者获得深刻和系统的理解,在实践上,掌握仪器或器材的使用技能技巧。

(3)实验原理
要写明依据何种原理、定律或操作方法进行实验
(4)仪器和材料
选择主要的仪器和材料填写。

(5)操作步骤
要写明经过哪几个具体实验操作步骤,也可用流程图说明;实验报告要简明扼要、字迹整洁。

(6)实验结果
从实验中测到的数据、图表及计算结果,或从图像中观察实验结果。

(7)分析与讨论
结果即根据实验过程中所见到的现象和测得的数据,作出结论。

讨论可写上实验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对实验中的异常现象、实验(设计)后的心得体会、改进建议等等。

2.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对实验预习、实验过程和实验报告三个部分进行全面考核。

成绩评定:每次实验按实验预习、实验过程和实验报告成绩分别占20%、30%和50%计分,总分100分。

以各个实验成绩的平均分计为本门课程成绩。

实验预习:每次实验前要求学生预习,写出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实验时抽选部分学生对实验有关问题进行讲解回答,主要根据学生预习报告,结合回答问题的情况进行评分。

实验过程:观察学生实验过程的基本操作,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等情况,解决实验中遇到问题的能力等情况,同时根据观察到的纪律、安全卫生、科学态度、合作精神、相关实验情况进行评分。

实验报告:按照实验教学大纲对实验报告的要求,对学生上交实验报告,逐份审阅评分,给出实验报告成绩。

四、实验项目设置与内容提要
有机化学共开设11个实验,其中验证性实验4个,充分利用有限的实验课课时,印证课堂教学的内容,学习基本实验方法和技术。

综合性实验6个,通过对所学知识和实验技术的综合运用,训练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性实验1个,设计性实验注重训练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实施方法:
1、验证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
实验教学首先由任课老师挑选学生简要讲解实验目的、原理、内容及操作要点,再结合现场演示,教师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实验过程中的一些要点和注意事项。

在学生亲自操作阶段,任课教师采取巡视的方式对学员展开指导。

课终就实验完成情况进行讲评。

注意采用启发式、问题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复习理论课上的知识。

2、设计性实验: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实验原理、方案、步骤、实验材料等方面自行设计,讨论设计方案,经教师点评、整理修改后,结合实验室条件实施实验,最终完成实验报告。

五、实验内容
实验一有机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熔点的测定、简单蒸馏(6学时)
主要内容:
1.有机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实验基本常识讲解与考核(3学时)
2.熔点测定(1学时)
掌握:毛细管法测定熔点的实验操作;
熟悉:熔点、熔程的基本概念、影响因素,测定熔点和熔程的意义;
了解:熔点测定的基本原理及常见方法。

3.薄层层析-铺板(1学时)
4.简单蒸馏(1学时)
掌握:常压蒸馏的实验操作
了解:常压蒸馏的原理
实验二植物色素的提取(7学时)
主要内容:
掌握:1、从植物中提取色素的基本方法;
2、柱层析分离有机化合物的操作技术;
熟悉:1、提取、过滤、萃取、干燥、浓缩等基本操作的综合运用;
2、固定相、流动相的基本概念,色谱柱的填充以及流动相的选择方法。

了解:柱色谱法分离有机物的原理以及固定相、流动相的选择原则。

实验三1-溴丁烷的合成(7学时)
主要内容:
1.掌握回流、气体吸收反应装置、萃取与洗涤、分液漏斗使用
2.掌握有机液体的干燥、蒸馏操作
3.掌握塞子的选择和连接的方法。

4. 掌握带吸收有害气体装置的回流加热操作。

5. 产品正溴丁烷为无色透明液体,产率约为33%~40% 。

实验四乙酰苯胺的制备(7课时)
主要内容:
1.掌握分馏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操作。

2.学习单溶剂重结晶的原理和基本操作。

3.掌握减压抽滤的基本操作和趁热抽滤的操作要领。

实验五乙酸乙酯的合成(7课时)
主要内容:
掌握:1、乙酸乙酯的制备、分离及提纯方法;
2、有机合成中的回流操作技术。

3、掌握分馏的原理及分馏柱的作用
熟悉:1、回流、常压蒸馏、分液萃取、洗涤、干燥等操作技术的综合运用;
2、干燥剂的使用方法。

了解:1、乙酸乙酯制备的原理、副反应;
2、结合平衡移动的知识,提高乙酸乙酯产率所采取的措施。

实验六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7课时)
主要内容:
1.了解固体的萃取原理,学会连续萃取的操作方法。

2、理解升华的原理,掌握升华操作。

3.在焙炒时,火不可太大,否则咖啡因将会损失。

4.在整个升华过程中,都必须用小火间接加热。

假如温度太高,会使产品发黄。

实验七生物发酵法制备乙醇(6课时)
主要内容:
1.掌握用发酵法制备乙醇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2.熟练掌握回流反应装置的安装、使用及巴斯德盐溶液的配制。

3.掌握分馏装置的安装及使用,熟悉蒸馏与分馏的不同之处。

实验八对硝基苯甲酸的制备(7课时)
主要内容:
1.进一步了解苯环侧链氧化反应的原理和方法
2.了解机械搅拌的用途,并学习其安装和使用方法
3.熟练掌握回流,抽滤、重结晶等过程的操作
六、主要参考书目
1、选用教材
中山大学有机化学教研室许遵乐编《有机化学实验》,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2月
2、参考资料
(1).袁履冰主编《有机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6月
(2).周科衍、吕俊民主编《有机化学实验》(第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84年
(3).徐寿昌主编《有机化学》(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4月
执笔人:(签名)
年月日
审批人:(系教学主任)
年月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