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常见传染病的疫情报告管理与控制.ppt
常见传染病的疫情报告管理与控制.ppt
年
月
日(如出生日期不详,实足年龄:
年龄单位: 岁 月 天)
工作单位:
联系电话:
病人属于*:
本县区
现住址(详填)*:
本市其他县区
省
市Leabharlann 本省其它地市 县(区)外省
港澳台
乡(镇、街道)
外籍 村
(门牌号)
患者职业*: 幼托儿童、
散居儿童、
学生(大中小学)、
教师、
保育员及保姆、
餐饮食品业、
商业服务、
医务人员、
工人、 民工、 农民、 牧民、 渔(船) 民、 干部职员、 离退人员、 家务及待业、 其他( )、 不详
国家最新网络报告质量评价体系要求所有网络报 告单位每月均应有病例报告。否则认定该地区网 络报告单位按月网络直报率达不到100%。
讨论:按月一个地区均应有传染病报告??? 有疑问,但应执行!
传染病疫情报告中容易发生的问 题
☎网络报告地址填写地区与实际网上国 标分区有差别,如:一病人住XX小区, 该病人地址填写应为:XX市 XX区 XX 办事处 XX社区XX栋XX室。
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 肝炎、脊髓灰质炎、甲型H1N1流感、人感染高 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 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 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 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 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 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腮腺炎、 风疹、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麻风病、 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 包虫病、 丝虫病, 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黑热病、
其他法定管理以及重点监测传染病: 肠出血性肠杆菌感染性腹泻、不明原因传染病。
订正病名: 报告单位: 报告医生: 备注:
•27
网络报告卡片管理试行谁报告谁管理。 传染病报告卡管理应严格按照保密要求进 行保管。应有专门的带锁档案柜,并行成 档案保存。
•28
•29
•30
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
报告时限 灰质炎、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疑似病人时,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方式向当地县
防疫措施
指疫情出现后,采取的防止扩 散、尽快平息的措施。
1.对病人的措施 关键在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 学校应积极开展晨检制度,禁止已发病儿童带病上学。 实行疫情日报制度。
2.对接触者的措施 对接触者进行下列措施可以防止其发病而成为传染源。
A、密切医学观察(有条件的可以隔离观察),及时发现隔离 病儿。 B、预防服药。 C、开展健康教育,加强家庭管理。等
•47
考核内容:
网络直报机构:
1. 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 (1)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 (2)医院异常信息处理机制和数据分析 (3)自查与通报 (4)传染病报告设备 2. 定期开展传染病报告管理专业培训与考核 3.传染病报告质量抽查 评价指标包括:传染病报告率、传染病及时报告率、纸质报告卡填写信息准确率、完整率、 纸质报告卡与网络报告信息一致率。
主要疾病:乙肝 丙肝 艾滋病 梅毒等
•15
媒介节肢动物传播(虫媒)
机械携带 生物性(吸血)传播 主要疾病:疟疾(蚊子) 黑热病(白蛉) 乙 脑(蚊子)丝虫病(蚊子) 一些自然疫源性疾病如:鼠疫 流行性出血热
•16
新《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报告39种:
甲类2 乙类26, 丙类11种传染病分类
•17
甲类传染病:鼠疫法、定霍乱传。染 病
退卡原因: 联系电话: 填卡日期*:
年
月
日
报告方式:
报有告网程络序报与告方职责式的医疗机构发现并诊断法定传
染病应于12小时内上网报告。
执行职务医务人员应严格就诊病人登记,医 生诊断传染病病例立即按要求做好门诊登记并填写 传染病报告卡,及时(不能超过12小时)将卡片 送至医院内预防保健科,预防保健科人员立即上网 进行网络直报。直报后,辖区疾控机构在网上发现 有传染病报告,将立即开展审查核实,审核后卡片 将永久存留在国家疾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中。
•13
肠道传播(也叫粪-口传播)
1、经水传播 2、经食物传播 特点:吃的发病 不吃的不发病 主要疾病:霍乱 伤寒 细菌性痢疾 感染性腹泻 甲肝、脊髓灰质炎 手足口病等等
•14
经血液及性传播(接触传播)
直接接触传播:在没有外界因素参与下,传染源直接与易感 者接触,如性病 间接接触传播:易感者接触了被传染源的排出物或分泌物污 染的日常生活用品所造成的传播(血液传播)
防疫措施 3.对疫源地污染环境的进行彻底消毒,加强周围环境卫生处置。呼吸道
传染病由于通过空气污染环境,其重点在于空气消毒、个人防护(戴口 罩)、通风。
防疫措施 4、应急接种。应用疫苗进行综合处置。
关于考核:
1、XXXX年所有网络直报单位均应接受2次考核,并打分。根 据2次考核结果评定年终工作情况,发放工作经费。 2、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由所管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 乡镇卫生院检查,区疾控中心复核和抽查。
吸虫病、丝虫病、黑热病、布鲁氏菌病等
没有明确诊断的疾病报告,
如仅是肝功能显著异常,就报告甲肝病例; 细菌性痢疾只是听患者主诉有疑似脓血便没有粪便镜检 就报告临床诊断菌痢,就有些不严肃。
☎报告卡片和网络比对不一致:
主要由于部分工作人员收集卡片不及 时或者医生填卡不及时,但是网报人员为 了保证网报质量,在录入过程中直接按照 网报要求录入,而后没有重新订正;
•3
1.有病原体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每种传染病都有其特异的病原体,包括病毒、 立克次体、细菌、真菌、螺旋体、原虫等。
2.有传染性
病原体从宿主排出体外,通过一定方式,到 达新的易感染者体内,呈现出一定传染性,其 传染强度与病原体种类、数量、毒力、易感者 的免疫状态等有关。
•4
3.有流行性、地传方染性病、季的节基性本特征
未实行网络报告的医疗机构报告方式:
未实行网络报告的医疗机构发现并诊断法定传 染病应于12小时内电话报告辖区内具备网报资格 医疗机构进行上网报告。
具体:
社区卫生服务站和个私诊所发现并诊断法定 传染病应于12小时内电话报告当地社区卫生服务 中心,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立即上网进行网络直 报。
村卫生室和农村个私诊所发现并诊断法定传 染病应于12小时内电话报告当地乡镇卫生院,由 乡镇卫生院负责立即上网进行网络直报。
飞沫传播的范围仅限于病人或携带者周围的密切 接触者。
•10
•11
2.经尘埃传播 含有病原体的分泌物以较大的飞沫散落在地上,干燥后成
为尘埃。落在衣服、床单、手帕或地板上。当整理衣服或清 扫地面时,带有病原体的尘埃飞扬而造成呼吸道传播。
•12
经呼吸道的传染病流行特征
传播广泛,传播途径易实现,发病率高 冬春季高发 少年儿童多见 在未免疫预防人群周期性升高 受居住条件和人口密度的影响
常见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与处置
•1
主要内容
1、传染病概念、传染病的特点 2、常见传染病介绍 3、传染病报告管理和处置
•2
传染病定义
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真菌、立克次体 等)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所引起的一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病原体在人群中传播,常造成传染病流行,对人民的生命健 康和国家经济建设有极大危害性。
☎病例报告不完整,如个别卡片地址 不够详细;未填写报告医生;年龄小 于十四岁儿童未填写家长姓名等项目。 要求:卡片报告必须完整;地址登记必须详细(城镇登记地址要到XX
路XX号或XX栋楼XX室;农村填写要到XX自然村XX组);性病报告也应按照要 求进行实名和真实地址报告;填报医生必须填写等等
传染病疫情报告中容易发生的问 题
专项要求报告的传染病:不明原因肺炎、水痘、恙虫病、 森林脑炎、结核性胸膜炎、肝吸虫病、人感染猪链球 菌病、不明原因疾病等
突发性有聚集现象的疾病,如食物中毒
•20
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
责任报告单位及报告人 报告病种 填报要求 报告程序与方式 报告时限
责任报告单位及报告人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 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
病例分类*:(1) (2)
发病日期*: 诊断日期*: 死亡日期 :
疑似病例、 临床诊断病例、 实验室确诊病例、 病原携带者
急性、 慢性(乙型肝炎、血吸虫病填写)
年
月
日(病原携带者填初检日期或就诊时间)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甲类传染病*: 鼠疫、 霍乱
乙类传染病*: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艾滋病、病毒性肝炎( 甲型、 乙型、 丙型、 戍型、 未分型)、 脊髓灰质炎、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麻疹、 流行性出血热、 狂犬病、 流行性乙型脑炎、
炭疽( 肺炭疽、 皮肤炭疽、 未分型)、痢疾( 细菌性、 阿米巴性)、
登革热、
肺结核( 涂阳、 仅培阳、 菌阴、 白喉、 新生儿破伤风、 猩红热、 钩端螺旋体病、 血吸虫病、疟疾(
未痰检)、伤寒( 伤寒、 副伤寒)、 布鲁氏菌病、 淋病、梅毒( Ⅰ期、 间日疟、 恶性疟、 未分型)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百日咳、 Ⅱ期、 Ⅲ期、 胎传、 隐性)、
其执行职务的医生均为疫情责任报告人。
报告病种
甲、乙、丙类传染病 其他传染病 重点监测疾病
传染病报告卡填写
《传染病报告卡》统一格式, 用A4纸印刷,使用钢笔或圆珠 笔填写,内容完整、准确,字 迹清楚,有诊断医生和报卡人 签名。
患者姓名*: 身份证号: 出生日期*:
(患儿家长姓名:
)
性别*: 男
女
(1)流行性 散发 流行 大流行 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