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基站设备安装工程勘察规范目录1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 (1)2查勘前准备 (1)2.1设计项目负责人/基站专业负责人准备工作 (1)2.2基站设计人员准备工作 (2)3查勘步骤 (3)3.1到达现场后 (3)3.2查勘过程中 (3)3.2.3查勘结束后 (4)3.3查勘结束后 (4)4 BSC机房查勘细则 (5)4.1现场查勘细则 (5)4.2与建设单位及厂家人员交流 (7)4.3资料整理 (7)5基站查勘细则 (7)5.1现场查勘细则 (7)5.2与建设单位与厂家人员交流 (11)5.3资料整理 (11)6总结 (11)7附件 (12)7.1《工程设计专业间的查勘分工界面》模版 (12)7.2《工程阶段基站查勘细则》模版 (12)7.3-1《工程阶段基站现场数据采集表(室内情况)》模版 (12)7.3-2《工程阶段基站现场数据采集表(室外情况)》模版 (12)7.4《基站查勘纪要》模版 (12)7.5《基站查勘数据总结表》模版 (12)1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移动通信基站设备安装工程的查勘根据工程的设计阶段不同,一般分为初步设计查勘和施工图查勘两种。
两者除了工程阶段的不同外,其工作内容和要求是一致的。
本标准规定了移动通信基站系统工程查勘细则,适用于本公司移动通信基站系统工程初步设计查勘和施工图设计查勘。
本细则的实施前提为方案及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已经结束,即下列方案已通过建设单位组织的可行性评审:基站组网方案,基站设置方案,可研阶段的覆盖预测,传输方案,基站电源的解决方案。
2查勘前准备为使现场查勘得以顺利进行,首先需要做好详尽的查勘准备工作。
2.1设计项目负责人/基站专业负责人准备工作2.1.1 设计项目负责人制定《工程设计专业间的查勘分工界面》(模版见附件)。
2.1.2设计项目负责人或基站专业负责人从建设单位获取相关的设备合同及设备清单,并分发相关设计人员。
如果因特殊原因不能得到,应有建设单位的书面说明。
2.1.3如果该工程为采用新技术或新设备,且处于初步设计查勘阶段,基站专业负责人需要在查勘前,组织人员根据本期工程情况和设备特点编写《工程阶段基站查勘细则》(模版见附件),以作为基站查勘工作的技术指导文件。
2.1.4基站专业负责人确定《工程阶段基站查勘出差人员及时间表》(模版见附件)。
如果有厂家或其他单位人员联合查勘,在制定时间表时要在建设单位协调下与其共同制定。
2.2基站设计人员准备工作2.2.1如果该工程为采用新技术或新设备,需仔细阅读并掌握《查勘细则》中的所有内容。
2.2.2分析合同清单, 清楚工程界面,特别需注意:DDF、走线架、各种电缆及接头等工程材料界面的划分、设备类型、配置、附件情况(注意:馈窗规格)。
2.2.3与项目负责人、基站专业负责人、建设单位联络人、其他专业设计人等相关人员取得联系,记录所需的、地址、号、Email地址等联络方法。
2.2.4与建设单位事先落实出差日期及建设单位的配合人员、车辆。
如果有厂家或其他单位人员联合查勘,要与之落实出差日期,并记录相关人员的联系方法。
如果出差日期有更改,需通知基站专业负责人。
2.2.5制定工程查勘计划报告,并提交项目负责人。
2.2.6配齐查勘所需文档:➢纸件部分:《查勘细则及需注意问题》;足够的空白《基站查勘现场数据采集表》;基站表格(包括站名、站号;扩容基站需有站址经纬度、传输方式、塔桅情况、天线安装情况、基站电源情况等数据);相关基站的前期工程设计图纸和传输路由图(与传输专业核实后的);当地地图两份以上,在其中一份标明已有及本期基站位置。
如果为扩容工程,前期的BSC机房图纸(与交换专业核实后的);设备合同、设备清单(如果有电子件可不带纸件)。
➢电子文档部分:《查勘细则及需注意问题》;《基站查勘现场数据采集表》;当地电子地图(如果本单位已购置);整套可研方案文本;设备合同、设备清单;网络规划方案;工艺要求说明及图纸(即用户安装准备指导书)等。
2.2.7仪器、工具准备标配:30米以上皮尺、指南针、钢卷尺、相机、便携电脑选配:测距仪、望远镜。
2.2.8当地人口、经济、地理信息的了解通过Internet网、当地经济年鉴等各种信息源获取信息,并加以分析研究。
2.2.9办理出差手续➢填写公出请假单,获得所领导的批准➢向项目负责人和基站专业负责人通告具体出差日期➢订票、取款3查勘步骤3.1到达现场后查勘前协调会:基站查勘人员与用户、厂家(如与厂家联合查勘)就查勘分组、查勘进程、车辆和建设单位陪同人员安排、工程责任界面等相关问题进行交流沟通,统一双方思想,共同制定《查勘计划》,三方签字,并上报基站专业负责人及项目负责人。
3.2查勘过程中3.2.1若对《查勘细则及需注意问题》、合同清单、网络规划方案等文档中的内容有疑问或修改,应及时与相关人员(项目负责人、建设单位)沟通;发现合同清单中有关配置、工程物料等方面的问题,应及时通知相关人员(项目负责人、建设单位)。
3.2.2查勘、设计方案确认:《基站查勘现场数据采集表》、设计方案(工程图纸草图)等信息需现场与用户、厂家(如果与厂家联合查勘)沟通确认,现场签字;3.2.3查勘结束后查勘后协调会:与建设单位、厂家(如与厂家联合查勘)就本次查勘进行总结,形成意见统一的《查勘纪要》,三方签字。
《查勘纪要》应包含以下内容:➢查勘时间、地点、参加人员;➢查勘内容:明确工程责任界面;➢查勘过程:主要为实际查勘日程表;➢查勘结果:如“本业务区共新建xx个基站,扩容xx个基站。
本次查勘xx个站点,确定基站站址xx个,需新建铁塔xx个…”;➢查勘遗留问题和建议的解决方案:如“尚有x个基站未能找到确定机房,待确定后由建设单位提供机房平面图或进行二次查勘等”。
➢需要重点说明的问题:需逐条列出某些特殊情况(如需新建铁塔的位置上方有高压线,需要建设单位与电力部门协商移走高压线等);与建设单位、厂家对于合同设备清单的更改;建设单位、厂家的相关承诺等。
5)提供《查勘报告》:查勘工作完成后离开现场前,留给建设单位一份《查勘报告》签字纸件(包括《查勘纪要》,《基站查勘数据总结表》及建设单位急需的基站设备安装图);如果与厂家联合查勘,需相互提供《查勘报告》签字纸件一份,以统一数据。
3.3查勘结束后回到公司后,及时将与用户或厂家签字确认的查勘数据表图等相关纸件与前期工程查勘的相关纸件一起整理,存档。
交给公司一份《查勘报告》纸件(待本公司建成查勘文档管理系统后,需完成数据库资料更新)。
4 BSC机房查勘细则4.1现场查勘细则4.1.1确定BSC机房位置➢机房所在楼层,层高➢机房所在楼层布局情况4.1.2进入机房后详细采集机房结构和已有设备等相关信息;➢机房长、宽、高(地板高+净高+吊顶高);➢门、窗、柱和梁等的位置和尺寸;➢判断机房建筑结构、主梁位置、承重情况,并向建设单位陪同人员索取有关信息;➢机房装修情况:如防静电地板的尺寸规格和安装基准点等;➢机房内已有设备的位置、尺寸;➢室内接地排位置;➢原有走线架位置、高度、宽度;➢交直流电缆的布设情况;➢DDF架数量,每个DDF的型号,系统容量,使用方式(双面还是单面使用)及现有端子配置情况等;➢BSS操作维护机房位置,BSS操作管理设备布置及走线路由➢机房配套情况:★空调:是否需要增加专用柜式空调机★照明★电梯➢如果BSC需要GPS天线,确定GPS安装位置,馈线走线路由,馈线洞位置和室外接地排位置;4.1.3查勘其他相关系统➢交换系统★清楚交换设备安装位置,绘制BSC机房与交换机房的相对位置草图;★了解交换专业设计人员与建设单位确定的交换DDF的安装位置及DDF端子占用情况;★确定BSC机房DDF到交换DDF的走线路由。
➢传输系统★清楚传输机房位置,作出传输机房与BSC机房相对位置草图;★了解传输设备情况。
包括传输设备传输容量及DDF端子占用情况等。
★了解传输专业设计人员与建设单位确定的传输DDF的安装位置;★确定BSC机房DDF到传输DDF的走线路由。
➢电力系统★了解电力机房位置,作出电力机房与BSC机房的相对位置草图;★了解为BSC直流供电设备的容量、端子占用情况。
注意:操作维护机房终端设备要求采用逆变器或UPS设备供电。
★确定电源室到BSC设备的走线路由。
➢接地系统BSC机房对于接地电阻的要求很高(接地电阻<1欧;接地母线截面积:95mm2)。
现场查勘时切记向建设单位咨询接地阻值。
如建设单位接地系统不满足要求,应及时向建设单位有关负责人员指出,并形成备忘录,明确建设单位应于何时完成接地系统的建设、改造。
4.2与建设单位及厂家人员交流➢就现场情况,包括建设单位、厂家人员提出的一些要求和承诺,写入查勘纪要中,请建设单位、厂家人员签字认可。
4.3资料整理➢现场查勘完毕后,尽快将查勘数据作一整理、校对,以免数据信息遗忘丢失;➢整理草图,使设备位置清晰,信息全面;便于绘制正式工程图纸时使用;➢根据草图尽可能考虑机房设备摆放的多种方案,初步制定机房设备布置方案、室内走线架安装方案。
➢尽快与建设单位、设备厂家取得联系,交流设计方案,争取建设单位和厂家的配合,以减少初步设计阶段的协调工作5基站查勘细则5.1现场查勘细则5.1.1确定BTS机房位置➢基站应远离大功率电磁干扰的台站或生产强脉冲干扰设备的企业。
➢基站不宜靠近高压线,若因条件限制,站址设在高压线附近,则与高压线(35kV)的距离应大于20m。
➢基站应选择在比较安全的环境内。
不应在易燃、易爆的仓库及容易发生火灾和爆炸危险的工业、企业附近。
特别是应远离加油站等处。
若因条件限制,在加油站附近的站址选择应至少满足下述条件:油量:<50m3间距:>12m;50~1000m3间距:>15m;1000~2000m3间距:>20m。
5.1.2 BTS所在建筑物的外观草图➢机房所在楼层;➢BTS机房相对整体建筑的位置;➢建筑物的外观结构;➢如有铁塔,亦要画出铁塔的相对位置;➢确定方向(注意: 用指南针定方向时,不要将指南针放置于楼面上测量,尽量远离铁塔及较大金属体,最好在多点确认)。
5.1.3机房结构和设备平面布置等相关信息➢机房长、宽、高(梁下净高);➢门、窗、立柱和主梁等的位置和尺寸;➢判断机房建筑结构、主梁位置、承重情况(BTS机柜承重要求≥600kg/m2。
一般的民房承重在200-400 kg/m2,需采取措施增加承重),并向建设单位陪同人员索取有关信息;➢机房现有装修情况,是否需要改造;如需改造,确定改造方案和装修要求。
➢机房内已有设备的位置、设备尺寸、设备生产厂家、设备型号;➢馈窗、室内接地排、室外接地排位置;➢原有走线架位置、高度,交直流电缆的布设情况;➢其他障碍物位置、尺寸:暖气管道(因暖气管道易泄漏,故建议拆除),冷风机管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