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调查分析曹丹;杨薇;罗文燕;郝丽琼【摘要】目的探讨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因素及其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5月于我院进行化疗的132例肺癌患者.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问卷调查.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发生癌因性疲乏104例(78.79%).Piper疲乏修正量表总分为(5.13±1.37)分.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血红蛋白浓度、白细胞计数、并发症和胆红素是肺癌化疗患者出现癌因性疲乏的相关因素(P<0.01).结论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发生率较高,患者整体处于中度疲乏水平.临床中应注意相关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发生率.【期刊名称】《解放军医药杂志》【年(卷),期】2018(030)009【总页数】4页(P16-19)【关键词】肺肿瘤;癌因性疲乏;影响因素分析【作者】曹丹;杨薇;罗文燕;郝丽琼【作者单位】610041 成都,四川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中心;610041 成都,四川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中心;610041 成都,四川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中心;610041 成都,四川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4.2近年来,在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在恶性肿瘤疾病中最高,且病死率也随之不断升高[1]。
临床上治疗肺癌的主要方式是化疗,化疗可以显著延长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已在众多临床研究中得到证实。
但化疗导致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给患者的化疗效果和预后带来不利影响。
其中,癌因性疲乏是肺癌患者化疗过程中最为常见的症状[2-3]。
癌因性疲乏与癌症有关,是一种主观感觉,而自身不能缓解的持续性过度疲劳,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4]。
本研究将探讨肺癌化疗患者出现癌因性疲乏的影响因素及流行病学特征,为提高肺癌化疗患者的生存质量提供理论基础,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7月—2017年5月于我院进行化疗的132例肺癌患者,其中男74例,女58例;年龄29~82(54.68±11.25)岁。
①纳入标准:均符合肺癌的诊断标准;年龄≥18岁;患者精神状态正常且具备沟通能力;患者知情同意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②排除标准:精神意识障碍者;合并心、肝、肾等严重疾病者;发生其他部位转移者;主动退出研究者。
1.2 研究方法1.2.1 研究工具:①一般资料调查表:内容包括人口社会学资料(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等),疾病特征(临床分期、并发症、化疗方案等),临床客观指标(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胆红素等)。
②Piper疲乏修正量表(Piper fatigue scale, PFS)[5]:测定患者现时癌因性疲乏的独立式多维问卷,包含4个维度,共有22个条目和5个开放式条目;4个维度分别是行为疲乏、情感疲乏、躯体疲乏及认知疲乏,5个开放式条目为附加条目,不参与积分;各维度总分除以总条目数等于维度得分,所有条目平均分之和为PFS总分,范围为0~10分,得分越高,则疲乏程度越高。
将分数评估分为4个等级:0分为无疲乏,1~3分为轻度疲乏,4~6分为中度疲乏,7~10分为重度疲乏。
使用PFS前选择15人进行预实验,各维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830~0.907,总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948。
1.2.2 资料收集:经专门培训的调查员统一问卷指导语并发放问卷,被调查者在30 min内填写问卷,问卷除疾病相关信息外其他内容均由被调查者自行填写,问卷填写完毕后当场进行回收并剔除无效问卷。
共发放问卷132份,回收有效问卷132份,回收率为100%。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影响因素分析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以α=0.05为检验水准。
2 结果2.1 癌因性疲乏发生情况 132例肺癌化疗患者中有28例(21.21%)未出现癌因性疲乏,104例(78.79%)出现不同程度的癌因性疲乏。
其中轻度疲乏14例(10.61%),中度疲乏71例(53.79%),重度疲乏19例(14.39%)。
2.2 疲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情况肺癌化疗患者的行为疲乏评分为(5.34±1.62)分、情感疲乏评分为(5.72±1.46)分、躯体疲乏评分为(5.64±1.59)分、认知疲乏评分为(4.96±1.35)分,PFS总分为(5.13±1.37)分,整体处于中度疲乏状态。
2.3 单因素分析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临床分期、并发症、血红蛋白浓度、白细胞计数、胆红素是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因素(P<0.05);而性别、治疗方案、红细胞计数非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因素(P>0.05)。
见表1。
2.4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将上述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并发症、血红蛋白浓度、白细胞计数和胆红素是肺癌化疗患者出现癌因性疲乏的相关因素(P<0.01)。
见表2。
表1 影响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单因素分析[例(%)]因素有疲乏(n=104)无疲乏(n=28)χ2P性别2.3200.128 男54(51.92)10(35.71) 女50(48.08)18(64.29)年龄(岁)3.8740.049 <6038(36.54)16(57.14) >6066(63.46)12(42.86)文化程度6.0960.047 小学及以下37(35.58)9(32.14) 初中42(40.38)6(21.43) 高中及以上25(24.04)13(46.43)家庭月收入(元)7.0830.029 <150043(41.35)6(21.43) 1500~300035(33.65)8(28.57) >300026(25.00)14(50.00)临床分期6.8380.033Ⅰ19(18.27)11(39.29) Ⅱ36(34.62)10(35.71) Ⅲ49(47.12)7(25.00)并发症17.960<0.001 有72(69.23)7(25.00) 无32(30.77)21(75.00)治疗方案2.1160.549 化疗43(41.35)8(28.57) 手术+化疗11(10.58)5(17.86) 放疗+化疗32(30.77)9(32.14) 手术+放疗+化疗18(17.31)6(21.43)红细胞计数1.8710.174 正常48(46.15)17(60.71) 下降56(53.85)11(39.29)血红蛋白浓度5.7720.016 正常44(42.31)19(67.86) 下降60(57.69)9(32.14)白细胞计数4.4520.035 正常40(38.46)17(60.71) 下降64(61.54)11(39.29)胆红素3.9060.048 升高59(56.73)10(35.71) 正常45(43.27)18(64.29)3 讨论癌因性疲乏是恶性肿瘤常见的临床症状,属于患者主观感受到的持续性疲劳,而通过患者个人的努力并不能使其得到缓解[6]。
癌因性疲乏可使患者出现虚弱、活动无耐力、注意力不集中、动力或兴趣减少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7]。
因此,对癌因性疲乏进行调查分析,降低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发生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表2 影响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因素回归系数标准误waldχ2POR95%CI年龄(参照组:<60岁)1.2871.11213.9560.62310.9730.125,13.296文化程度(参照组:小学及以下)0.5130.8331.3580.0011.1351.033,1.527家庭月收入(参照组:<1500元)-0.1840.5381.1260.0011.0741.023,2.690临床分期(参照组:Ⅰ期)0.2670.4320.7390.1561.9560.835,7.961并发症(参照组:无)1.0240.8743.2710.0011.4531.156,5.789血红蛋白浓度(参照组:下降)-1.8670.39611.2700.0011.9061.037,6.305白细胞计数(参照组:下降)-0.4670.2785.2720.0011.1581.091,3.250胆红素(参照组:正常)0.5890.5493.0810.0011.2951.046,7.963有文献报道,恶性肿瘤患者中癌因性疲乏的发生率为60%~90%[8]。
而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肿瘤患者[9]。
本研究132例肺癌化疗患者中,共104例(78.79%)出现不同程度的癌因性疲乏,发生率较高。
有研究表明,肺癌化疗患者中癌因性疲乏程度多为中度以上[10-14]。
本研究104例癌因性疲乏患者中有轻度疲乏14例(10.61%)、中度疲乏71例(53.79%)、重度疲乏19例(14.39%),中度疲乏患者所占比例最高。
本研究中肺癌化疗患者的疲乏总分为(5.13±1.37)分,且各维度疲乏评分也均处于中度疲乏,符合以往研究结果。
文化程度越高的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发生率也越高[15]。
本研究中,文化程度是肺癌化疗患者发生癌因性疲乏的危险因素之一。
这可能与文化程度较高的患者对肺癌疾病的相关知识了解较多,而目前临床肺癌预后情况并不乐观,使患者心理负担较重,故发生癌因性疲乏的概率增加。
本研究中,家庭月收入也与癌因性疲乏的发生关系密切,家庭收入较高的患者对疾病治疗所带来的经济负担较轻,有更多更好的治疗选择,而家庭收入低的患者可能会因疾病造成的经济困难而感到心理压力增大,从而增大癌因性疲乏发生的概率[16]。
有研究称,有消化道症状的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发生率高于无消化道症状的患者[17]。
本研究发现,有并发症的肺癌化疗患者出现癌因性疲乏的概率高于无并发症者。
这可能与并发症给患者身体上带来的痛苦感觉会增强患者的消极情绪,甚至对治疗失去希望,从而增加了疲乏的发生率。
本研究还发现,血红蛋白浓度和白细胞计数下降与癌因性疲乏的发生密切相关。
曾有文献报道,贫血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发生率较高,且疲乏程度随患者贫血的严重程度增高而加重[18]。
而由于肺癌患者经常进行放化疗,且其自身营养状况较差,易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这使得血红蛋白浓度降低成为影响疲乏发生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