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外科学兽医外科学(兽医外科手术学和兽医外科学)主讲教师杨晓农邓一科西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第一章外科手术概述手术的基本认识术前准备术后管理第一节手术的基本认识手术的意义和任务外科手术学的基础手术的学习方法完成手术的一般认识一、手术的意义和任务手术是外科治疗和诊断技术,是外科学(广义:手术学和外科学两门学科)重要组成部分。
其任务是:→ 借助手和器械进行家畜疾病的治疗。
→ 诊断手段。
如肿物的穿刺术,剖腹探查术等。
→ 提高役畜使用能力和保护人畜安全,如截角术。
→ 改善和提高肉品的质量和数量,如阉割术和去势术。
→ 各种经济手术,如牛黄种植手术等。
→ 宠物进行整容手术,如断尾,竖耳等。
→ 作为医学和生物学的实验手段。
二、外科手术学的基础1,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外科手术学与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和微生物学有密切的关系。
2,无菌和无痛是外科手术的基本组成没有无菌术和镇痛就没有现代的外科手术学,手术学的进步同样推动其他生物学和医学发展。
三、手术的学习方法手术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要学好手术学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理论指导下进行实践,实践注重基本功,即:操作的合理性和熟练程度,手术技术技巧的精通程度2,培养三大素养,即无菌素养;正确对待组织的素养;正确使用器械的素养。
3,树立良好的医德。
四、完成手术的一般认识1,经济价值对兽医外科手术的影响,目前部分宠物(犬,猫等)的手术已不受自身经济价值的影响。
2,动物的特点,如长毛,体型大,污染重,不配合等,都给手术带来不良影响。
3,手术指征确认,即手术的必要性及病畜状况确认(临床,实验室,X-光,B-超等)。
4,手术应征得畜主同意,填写手术同意书(签字)。
第二节术前准备术者(手术人员)的准备病畜的准备手术器械和用品的准备一、术者的准备1,最为重要的是建立信心1.1 对病畜进行仔细的检查和复查,核实病情,作到心中有数。
1.2 择期手术可以作充分的准备(看书,查资料,复习局部解剖),紧急手术没有更多的准备时间,准备只能靠平时积累和认识。
1.3 术者体力贮备对顺利完成手术十分重要。
1.4 手术前应避免进行严重污染手臂的工作(如直肠检查,剥离胎衣和腐蹄处理等)。
2,手术计划的拟订2.1 手术人员的分工;2.2 保定和麻醉方法选择 (包括麻前给药 );2.3 手术通路及手术进程;2.4 术前应做事项,如禁食,胃肠减压等;2.5 手术方法及术中应注意事项;2.6 可能发生的手术并发症,预防和急救措施,如虚脱,休克,窒息,大出血等;2.7 特殊药品和器械的准备;2.8 术后护理,治疗和饲养管理。
3,手术人员的分工3.1 术者:手术时执刀的人。
3.2 第 1~第 3助手:可设 1~ 3人。
3.3 麻醉助手:负责麻前给药和麻醉药,正确掌握麻醉的进程,监测病畜。
3.4 器械助手:负责器械准备,灭菌,术中负责器械及敷料供应,传递和整理。
3.5 保定助手:负责保定,可由畜主担任。
二、病畜准备1,目的是尽可能使手术动物处于正常生理状态,各项生理指标接近于正常,从而提高动物对手术的耐受力。
2,分类手术前准备的时间视疾病情况而分为紧急手术,择期手术和限期手术三种。
3,内容通常病畜的术前准备工作是:禁食,多数病例以禁食 24h为宜,禁水不超过l2h即可满足手术要求(小动物禁食不超过 l2h,反刍动物可超过 24h)。
过长的禁食是不适宜的。
灌肠,当肛门或阴门手术时,为防止粪便污染,可将肛门作假缝合 (小动物 )或行灌肠术,可大大减少污染。
营养,蛋白质是动物生长和组织修复不可缺少的物质,有必要时应给紧急补充。
也要注意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的补充。
注意术前补液(不宜大剂量输液 )调整水电解质平衡失调。
特殊准备,对器官的功能不全,要进行术前检查,评估对手术的耐受力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抗感染、保肝护肾、补充血容量等。
在术前和术后避免应用对肾脏有明显损害的药物 (如卡拉霉素、多粘菌素、磺胺类药物等 )。
参看无菌术的有关章节三、器械及敷料准备第三节术后管理一般护理预防和控制感染病畜的饲养一、一般护理1,麻醉苏醒全身麻醉的动物,术后宜尽快苏醒。
在未苏醒前,设专人看管;苏醒后辅助站立,避免撞碰和摔伤。
在吞咽功能未完全恢复之前,绝对禁止饮水,喂饲,防止误咽。
2,保温全身麻醉后的动物体温降低,应注意保温,防止感冒。
3,监护术后24h内严密观察动物的体温,呼吸和心血管的变化,要注意补充电解质。
4,术后并发症手术后注意早期休克,出血,窒息等严重并发症,针对性地给予处理。
5,安静和活动→ 术后要保持适度安静;→ 能活动的病畜,2~ 3天后就可以户外活动,开始时间宜短,后逐步增多,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功能恢复,促进代谢;→ 大动物要多加垫草,帮助翻身,每日 2~ 4次,防止造成褥创;→ 四肢骨折,腱和韧带手术,开始限制活动,后适度增加练习;犬和猫的关节手术,术后一定时期进行强制人工被动关节活动。
二、预防和控制感染手术创的感染决定于无菌技术的执行和病畜的抗感染能力。
而术后的护理不当也继发感染的重要原因。
为此要注意以下工作。
1,术后畜体 (特别是切口部位 )保持清洁:可采取适当措施如结系绷带,戴口笼等。
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干燥,勤换垫草,清除粪便,防止伤口与之接触。
2,术后抗菌素的选用,如果是在严格无菌操作下完成的无菌手术,不一定使用抗菌素。
目前兽医临床手术术后使用抗菌药是必要的。
A 药物的选择,随着小动物外科的开展,如氨苄,羟氨苄及头孢类等新药得以广泛应用 );B 用药时机和剂量,手术开始时即使用抗菌药,在手术过程中保持抗菌药的高浓度,对于预防术后感染时非常重要的;C 用药途径及停药时间,肌注,静脉滴注,口服,适时停药;D 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以及对麻醉的影响。
3,如出现感染应及时按感染创进行处理,术后1~3天内伤口表现正常的手术炎症,但如持续增温,伤口周围严重发红,切口中流出炎性分泌物则是出现了伤口感染。
此时应按照化脓创进行处理 (拆线,清洗,引流等 )。
4,破伤风疫源地的手术,应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大动物1~2万单位,猪,羊,犬 1200~3000单位 )。
三、病畜的饲养手术后的动物要求适量的营养。
当损伤,感染,应激和疼痛时对营养的需求将会增加,如人的腹外科对能量和蛋白质的需求大于平时的 20%,严重的感染和大外伤需要程度就更高。
术后应补充足量的水,蛋白质,能量,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第五章手术基本操作常用外科手术器械及其使用显露止血缝合拆线引流犬剖腹产手术图解第一节常用外科手术器械及其使用外科手术器械是施行手术必需的工具。
手术器械的种类、式样和名称虽然很多,但其中有一些是各类手术都必须使用的常用器械。
熟练地掌握这些器械的使用方法,对于保证手术基本操作的正确性关系很大,是外科手术的基本功。
1,手术刀有固定刀柄和活动刀柄两种。
活动刀柄手术刀装刀方法是用止血钳或持针钳夹持刀片,装臵于刀柄前端的槽缝内。
常用刀柄规格为 4,6,8号 (安装 19,20,21、22,23,24号大刀片 ); 3,5,7号刀柄安装 10、11,12,15号刀片。
手术刀执刀方式:(1)指压式 (卓刀式 ):以手指按刀背后 1/3处,用腕与手指力量切割。
适用于切开皮肤,腹膜及切断钳夹组织。
(2)执笔式如同执钢笔。
动作涉及腕部,手指,精细操作。
切割短小切口,分离血管,神经等。
(3)全握式 (抓持式 ):力量在手腕。
用于切割范围广,用力较大的切开,如较长的皮肤切口,筋膜,慢性增生组织等。
(4)反挑式 (挑起式 ):即刀刃由组织内向外面挑开,如腹膜切开。
2,手术剪有组织剪和剪线剪两种。
组织剪的尖端较薄,剪刃要求锐利而精细。
组织剪分大小,长短和弯,直几种;剪线剪头钝而直,刃较厚,应足够锋利。
正确的执剪法,以拇指和第四指插入剪柄的两环内(不宜过深),食指轻压在剪柄和剪刀交界关节处,中指放在第四指环的前外方柄上, 准确控制剪的方向和剪开的长度。
3,手术镊用于夹持,稳定或提起组织以利切开及缝合。
有不同的长度。
镊的尖端分有齿及无齿(平镊 ),又有短型,长型,尖头与钝头之别。
4,止血钳又叫血管钳,用于夹住出血部位的血管或出血点以达到直接钳夹止血。
执拿止血钳的方式与手术剪同。
止血钳一般有弯,直两种,并分大,中,小等型。
最小的一种蚊式止血钳用于眼科及精细组织的止血。
血管手术的止血钳称,无损伤, 止血钳。
松钳方法,用右手时,拇指及第四指插入柄环内捏紧使扣分开,再将拇指内旋即可。
5,持针钳或叫持针器,用于夹持缝针缝合组织。
有两种形式,即握式持针钳和钳式持针钳。
使用持针钳夹持缝针时,缝针应夹在靠近持针钳的尖端,或在齿槽床中间,否则易将针折断。
一般应夹持缝针尾 1/3处。
6,缝合针带线缝合针,称无眼缝针,又称为,无损伤缝针,。
有眼缝合针以针孔不同分为两种。
一种为穿线孔缝合针;另一种为弹机孔缝合针。
规格分直型,1/2弧型,3/8弧型和半弯型。
缝合针尖端分为圆锥形和三角形。
三角形针有锐利的刃缘,能穿过较厚致密组织,适用于皮肤,健,筋膜及瘢痕组织缝合;圆针用于胃肠,子宫,膀胱等缝合。
7,牵开器或称拉钩,用于牵开术部表面组织,加强深部组织的显露,以利于手术操作。
分为手持牵开器和固定牵开器两种。
8,创巾钳用以固定手术巾。
使用方法是连手术巾一起夹住皮肤,防止手术巾移动。
9,肠钳用于肠管手术,以阻断肠内容物的移动,溢出或肠壁出血。
结构特点,齿槽薄,弹性好,对组织损伤小,用时须外套乳胶管,以减少对组织的损伤。
10,探针分普通探针和有沟探针两种。
用于探查窦道,借以引导进行窦道及瘘管的切开。
在腹腔手术中,常用有沟探针引导切开腹膜。
手术器械的正确传递方法,器械保养方法:(1)利刃和精密器械要与普通器械分开存放,以免相互碰撞而损伤。
(2)使用和洗刷器械不可用力过猛或投掷。
在洗刷止血钳时要注意洗净齿床内凝血块和组织碎片。
(3)术后及时将器械清水洗净,擦干保存,不常用或库存器械要放在干操处。
(4)金属器械,在非紧急情况,禁止用火焰灭菌。
第二节显露充分显露手术野,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对深部手术更为重要。
在良好的显露下做手术,可以清楚看到手术区的解剖关系,不但容易操作,且保证安全。
良好显露手术野取决于:适宜的麻醉方法、适宜的保定体位、牵开、良好的照明条件等。
一、组织切开原则及注意事项1、切口须接近病变部位,直接到达手术区,并能根据手术需要,便于延长扩大。
2、切口在体侧、颈侧,以垂直于地面或斜行的切口为好;体背、颈背和腹下,沿体正中线或近正中线的矢状线纵行切口较合理。
3、避免损伤大血管、神经和腺体输出管。
4、切口应有利于创液排出,特别是脓汁排出。
5、二次手术时,应避免在瘢痕上切开。
操作注意事项:1、切口大小必须适当;2、切开时,须按解剖层次分层进行,并注意保持切口从外到内的大小相同;3、切开组织必须整齐,力求一次切开;4、切开深部筋膜时,为了预防深层血管和神经的损伤,可先切一小口,用止血钳分张开,然后再剪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