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年级家庭教育教案

一年级家庭教育教案

【 - 小学作文】【篇一】一年级家庭教育教案家庭教育教案认识自己认识孩子培育孩子——二年级《家庭教育》教案教学目标:1、让家长认识自己,认识孩子,帮助孩子学会学习,引导孩子正确做事,以及培育孩子的交往技能和夯实孩子做人的根基。

2、把握二年级孩子的生理及心理发展特点,走近孩子、了解孩子,让家长走出育子误区,正确引导孩子做人、做事,培养孩子养成良好学习和生活习惯。

教学过程:导入:感谢家长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前来学习。

前不久,我在一个发廊做头发。

无意间听到了一男一女两个低年级学生家长的一段对话,让我感到很无语。

女的说:“现在的老师动不动就爱找家长谈话,谈什么谈呀?还不就是通过找你孩子的不是,让你给上点什么。

”“可不是吗,他们不仅如此,更可恨的是:让我给孩子听写生字,还得我亲笔签名,我天天给孩子听写生字要你老师干嘛?我干脆在家自己教得了。

整得我跟国家主席似的,天天签字,我现在最讨厌老师了。

”另一个男的愤愤不平地说。

我听了非常生气,真想站起来跟他们理论一番,但想了想,我最终还是选择了沉默,因为我觉得与他们没什么理可讲的。

各位家长不知你听了作何感想?有的家长认为“我把孩子送到学校,那就是你学校的事了!”于是对孩子就不闻不问,放任自由,一旦孩子成绩差就兴师问罪。

更有甚者当着孩子的面责问老师,这无疑使老师的形象在孩子心中一落千丈,甚至使孩子不再尊敬教师!这是多么不利孩子的教育啊!其实,我既是一名老师,同时也是一个家长。

我认为成功的教育是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方面协调一致的结果。

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儿童成长的摇篮,而父母则是儿童不可选择的第一任教师,也是不可替代的。

俗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而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也是终身教育。

在孩子的人生成长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所以,我们所有家长要正确认识自己,知道自己所肩负的职责,而不应该把所有责任都推给别人。

有这么两个例子:(幻灯出示)在美国,有两个家族都已繁衍了八代子孙。

一个家族的始祖是200年前康乃狄克州德高望重的著名哲学家嘉纳塞?爱德华。

由于他重视子女的教育,并代代相传,在他的八代子孙中共出了1位副总统、1位外交官、13位大学院长、103位大学教授、60位医生、20多个议员。

在长达两个世纪中,竞没有一人被关、被捕、被判刑的。

另一个家族的始祖是200年纽约州的马克斯?菜克,他是个臭名昭著的赌棍加酒鬼,开设赌馆,对子女教育不闻不问。

在他们八代子孙中有7个杀人犯、65个盗窃犯、324个乞丐,因狂饮夭亡或成为残废者的多达400多人。

这两个家族的八代发家史,告诉我们家庭是子女的第一个“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潜移默化的家庭教育及影响,将会直接关系到子女的道德品质、法纪观念、人生观等的形成。

我们特别要探讨的是:成功的家庭教育给予人们的启示。

互动测试:先填一个表:望大家如实填写(本表一式两份,您的孩子也答了一份,看看您和孩子在心灵上有没有默契) (一)★我与孩子的关系是:★孩子和你的关系:A、非常好,无话不谈 B、一般 C、很少交流。

★我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是什么样的?我是用什么方式要求孩子的?我自己率先做到了吗?(二)★孩子有时会犯错,你采取什么方式教育他的?A、训斥、打骂B、和别人家的孩子对比,取消他的享有的正当权利。

C、正面引导。

(三)★我的孩子最喜欢:★孩子的兴趣、爱好是: A、我决定的 B、我帮他参考决定的C、他自己根据兴趣、爱好自己决定的。

★我和孩子一起写作业:A、经常 B、有时 C、偶尔★每天我都给孩子检查作业,辅导他作业中不会的题。

A、经常B、有时C、偶尔★我希望我的孩子将来是:我想上面这三个方面与家长们谈谈教育孩子的事情:一、要正确把握二年级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人知己,共建和谐;知己知人,交流畅通;知己知人,达成共赢。

由此可以看出,在以人为本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人性之本成了左右一切的重要因素,那么我们家长,也需要在自己的家庭教育系统中认识自己,这样才能更好地获取家庭教育的最佳效果。

二年级孩子虽然大了,但他们的一些学习、家庭作业,还需要家长指导和帮助下完成。

(幻灯片出示)(因为如果你能多关注一下他们:像听听写了,签签字呀,检查检查作业呀,陪孩子读读课文、读读书呀,不仅能拉近您和孩子的距离,还能能激起孩子的自信心,激起孩子学习的兴趣。

试想,当孩子有您这样的家长,有您这么热切的关注,他的好习惯会在潜移默化中不觉养成,他的学习想不进步都难。

而相反,孩子渴望您的尊重、理解帮助。

如果孩子没有您的关心、关注,您对他们置之不理,不闻不问,他们会感到寂寞、孤独,会感觉自己和留守儿童差不多。

此时的孩子叛逆、厌学、成绩退步、不良习惯逐步养成,他们会不求上进,破罐子破摔,)一个好好的孩子,让人看了实在感到惋惜。

我想这也是我们家长不愿意看到的。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家长对孩子的普遍心态,在这种心态之下的家庭教育,往往很容易走入误区。

家长应走出育子误区,应该注意:身教重于言传、做人做事比学习更重要、理性教育孩子以及进行有效的亲子沟通。

二、做好榜样,要正确引导孩子学会学习,正确做事。

幻灯片出示两个例子: xx看到妈妈在厨房里忙碌,便过去帮妈妈择菜。

结果,她把菜叶弄得满地都是。

【互动四:当你面对这种情形时,你会怎样处理,听后评价】可是有这样一位妈妈,她见孩子这样帮“倒忙”,气不打一处来,便明褒暗贬地对孩子说:“你可真能干,我们家都快成菜市场了。

”因为妈妈这句冷嘲热讽的话,打击了孩子“尝试”的积极性。

玲玲从此不再帮妈妈择菜。

【篇二】一年级家庭教育教案一年级家长学校教案第一课高高兴兴上学去――――培养孩子的入学适应能力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家长明白孩子的适应能力很重要。

2、通过教学,使家长掌握一些方法,能够帮助孩子适应新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培养孩子的入学适应能力。

教学方式:交流讨论。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怎样做才能让孩子顺利地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呢?首先,父母应做一个入学前准备时间表,准备内容应涵盖入学的生理准备和心理准备两大部分。

生理准备包括:培养早睡、早起的作息生活习惯;能吃足量、丰富、营养的早餐;不挑食,洗漱、洗澡能自理,会随天气变化增减衣服;能定时足量喝白开水。

心理准备包括学习适应和社会性适应。

学习适应包括阅读能力培养,前书写能力培养、数学准备等;社会性适应包括培养孩子参与各项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孩子的任务意识与规则意识,增强孩子完成任务与遵守规则的能力;培养孩子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交往能力;以上准备内容中生理准备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两方面需要家长多花心思和时间参与,而学习准备在教学质量高的幼儿园基本可以完成。

2. 家长们看课本中的案例,说一说,案例中的孩子、父母是怎么做的,他们这样做好不好?3. 取长补短,互通有无。

第二课时1. 家长们互相讨论案例。

2. 教师跟家长一起来分析。

3. 我们平时应该怎么做呢?看书中的提示。

4. 学前准备固然重要,但绝不可将上述时间表作为“课程表”一样机械、僵化地执行而不顾孩子的兴趣与承受能力。

学前准备也决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作业”,家长应积极参与其中,并做出正确科学的表率,给孩子以持久、坚强的心理支撑。

5.布置大作业,希望家长认真完成。

第二课《我的手绢我来洗》――――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教学内容: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教学目的:1.让家长明白掌握培养学生自理能力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家长掌握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一些方法。

教学重、难点:引导家长们明白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教学辅助工具:多媒体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据《中国教育报》报道,有一个18岁的硕士研究生由于成绩优秀,被指定为留法预备生。

这本是一件好事,但他在语言学院学了半年,就休学了。

原因竟是他生活不能自理。

一想到“马上就要到国外去,离开了父母生活怎么办?”他就失眠。

结果身体越来越差,最后只得休学。

家长同志们,当你们听了这个故事后,有什么感想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共同讨论一下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的问题。

二、明确培养“自理能力”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1.“自理”是生存的基本能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幼年和少年时期过着无忧无虑、心满意足的生活的年轻人,在他们刚刚跨进独立的劳动生活时,往往会感到精神颓丧,对前途失去信心。

”有这样一个故事发人深省:一只虎皮鹦鹉被主人养在鸟笼中,每日衣食无忧。

后来,主人看见其他的鸟儿在大自然里自由自在地生活,觉得虎皮鹦鹉整天被关在笼子里很可怜,于是就打开笼子将它放回了大自然。

主人以为鹦鹉从此会过上幸福的生活,可没想到,几天后鹦鹉却死于饥寒交迫。

因为它既不会筑巢也不会寻食。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是科学技术、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时代,也是人类自身竞争最为激烈的时代。

孩子长大后,要在这个时代中生存、发展,获得成功,而不被时代所淘汰,就必须从小培养他们的应变能力,不断学习更新自我的能力以及生活自理能力。

否则,他们就会像那只虎皮鹦鹉一样难以适应。

2.“自理”是创业的基本前提。

据《中国教育报》报道,在日本,从1998年起,文部省就和通产省合作在小学实施“就业与创业教育”。

日本小学有个“早起会”,敦促孩子们很早起来,利用早上课前二三个小时搞勤工俭学,给人送报纸、餐饮,这既是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又是对将来创业的一种准备和尝试。

这种做法很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借鉴。

3.“自理”是独生子女教育的突破口。

如今生活在我们周围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他们“小皇帝”似的生活也越来越让我们担忧。

比如:入睡和起床的能力,吃饭和排泄的能力,着衣和穿鞋的能力,洗衣和做饭的能力,保护自己身体的能力,上街过马路、买东西的能力等等,一个人如果不具备这些基础的能力就无法生存,更谈不上发展了。

因此,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也是当今独生子女教育的突破口。

4.“自理”是“五自”的基础。

依据时代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江泽民同志为少年儿童提出了“五自”要求。

即要求少年儿童一代做到自理、自学、自律、自护、自强。

今天的少年儿童能否在新世纪的激烈竞争中学会生存与创造,能否驾驭生活,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和祖国未来的合格建设者,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自理是少年儿童的一个必备素质,做到“五自”,起点应当是“自理”,只有学会了自理,才可能逐步达到“五自”要求。

因此,学会“自理”是“五自”的基础。

三、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方法1.家长同志们先讨论一下,怎样培养孩子们的自理能力呢?然后各自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

(可以适当记录一些好的意见)2.提出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⑴在家庭劳动中培养。

培养孩子们独立自主精神,摆脱依赖心理,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