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总复习总结】

二、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总复习总结】

中原回中2016——2017学年(上)学期九年级历史复习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记忆亚洲的封建社会:日本的大化改新及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2、了解欧洲的封建社会及西欧城市的兴起
学习重点:日本的大化改新、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
学习难点:欧洲封建社会的主要特征
学习过程:
第二单元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封建社会】
<一>、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日本的兴起和统一】:
1世纪前后,日本岛国开始出现;到5世纪是,大和统一了日本。

★【日本——大化改新】
(内因)六七世纪,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政局混乱
(外因)。

根本原因:。

公元646年,颁布诏书,开始大化改新。

改新学习的对象:。

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
经济上:;。

大化改新是。

理解:日本大化改新各项措施有哪些积极作用?
开放问题:日本效仿中国改革成功,对此你得到什么启示?
【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背景:六世纪末七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处于分裂状态。

创立了伊斯兰教。

建立与统一:七世纪初,穆罕默德在传教但结果失败
→622年,在麦地那建立了的国家,。

→630年,再次兵临麦加城下,占领麦加,从此成为伊斯兰教的圣地
→632年,穆罕默德病逝,阿拉伯国家基本统一。

为什么伊斯兰教会在阿拉伯统一国家形成过程中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
1》严格的一神教反映了统一国家的政治要求。

除“安拉外,别无神灵,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

”这种一神教的信仰,极力贬低各部落在分裂状态下传统信仰的神,目的是以一神教代替多神教,反映了阿拉伯民族统一国家的政治要求。

他为建立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奠定了政治基础。

2》伊斯兰教是一种宗教、行政、军事三位一体的组织这种组织为统一国家的形成提供了组织形式。

<二>、中古欧洲社会【封建社会:5世纪——15世纪】
【西欧——封建社会】
1、说出查理·马特改革的时间、主要内容、影响。

西欧封建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2、西欧封建社会时期,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3、西欧封建社会时期,不仅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还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4、西欧城市的兴起:世纪开始出现作为和中心的城市。

、、、、
都有许多著名城市。

西欧城市是在和的领地上产生的。

5、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封建主日益贪婪,对城市市民加紧剥削。

十一二世纪,有的城市市民用、有的通过赢得了自治权。

争取自治权的斗争是一个典型例子。

★6、【影响】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

它进一步分化为、、等等。

和发展成早期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拓展延伸——了解】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意义:
经济方面:城市的商品经济从一开始就对封建制度起着瓦解作用。

政治方面:城市里的市民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

思想文化方面:伴随着市民阶级在政治、经济生活方面地位的提高,一种新的世俗生活观念逐渐形成,这为以后出现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奠定了基础。

动脑筋——男生说:我国宋代的城市比欧洲同时期的城市规模大得多,热闹得多,市民阶层也庞大得多,所以更为先进。

女生说:你看到的只是表面现象。

实际上,西欧市民阶级力量强大得多,而且从中产生了后来的资产阶级,孕育了西欧的资产阶级文化和资本主义萌芽。

他们俩谁说的更有道理?
答案提示:女生的说法更有道理。

虽然宋代的城市比欧洲同时期的城市规模大得多,热闹得多,也有市民阶层。

但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形成了市民阶级,而且它还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和商人、银行家等等。

富裕的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早期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6世纪,东罗马帝国,穷兵黩武,四处征讨,造成国库空虚、财尽民穷。

13世纪上半期西方军队东征,征服。

13世纪末,兴起。

15世纪中期,,延续了一千多年的拜占庭帝国终于灭亡。

二、【学以致用中招练笔】
1.中国古书这样记载日本:沧浪之中有倭人,大小数百国。

第一次统一“大小数百国”的是()A.大和B.高丽 C.琉球D.本州
2.“凡田,六年一班,神田、寺田不在此限,若以身死,应退田者,每至班年,即从收授。

”这一段史料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A.大和统一日本 B.武士道精神 C.大化改新 D.天皇成为傀儡
3.下列关于大化改新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大化改新后,天皇成为了政治中心
B.大化改新把日本推到了奴隶社会的顶峰
C.有才能的人都有机会入朝为官
D.大化改新促进了日本社会的进步
4.根据史料探究历史的真谛是学习历史的目标之一。

日本某博物馆收藏有一幅八世纪的日本人书写的汉字书法作品真迹。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中国的书法艺术得到日本人的喜爱 B.中日文化交流比较密切
C.日本人没有自己的文字 D.作者可能是日本的遣唐使
5.伊斯兰教教历纪元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A.穆罕默德开始隐居 B.穆罕默德带领信徒到达麦地那
C.麦加贵族和穆罕默德达成协议 D.穆罕默德在麦加病势
6.据称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行刑前手持《古兰经》,据此判断萨达姆信仰的宗教是()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犹太教
7.伊斯兰教的教徒称为“穆斯林”,每个穆斯林前往朝觐的圣地是()
A.阿拉伯 B.麦加 C.麦地那 D.耶路撒冷
8.5世纪时,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起强大的法兰克王国的民族是()
A.日耳曼人 B.斯拉夫人 C.阿拉伯人 D.波斯人
9.下列历史事件中,促使西欧封建等级制度产生的历史事件是()
A.伯利克里改革
B.查理•马特改革
C.矮子丕平献土
D.城市自治权的取得
10.谚语是历史的最好写照。

下列描述中,能较好地反映欧洲封建社会统治情况的是()A.“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B.“条条大路通罗马”
C.“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D.“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
11.历史图片真实的再现了历史的瞬间,右面的图中正在接受教皇皇冠的人物是()
A.查理•马特 B.矮子丕平 C.查理大帝 D.亚历山大
12.法国有一个城市叫做琅城,被视为英雄的城市,这主要是因为十一、十二世纪的哪一史实()
A.琅城市民的反侵略斗争 B.琅城市民争取自治权的斗争
C.琅城市民抵御了日尔曼人侵的进攻 D.这里是罗马征服时的古战场
13.在西欧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个新的社会阶级是()
A.市民阶级 B.大封建主阶级 C.奴隶主阶级 D.农奴阶级
14. 西欧城市取得自治权的方式主要有()
①选举②用金钱赎买③和封建主进行谈判④通过武力斗争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5.下列哪一个国家最终灭掉了延续千年的拜占廷帝国()
A.亚历山大帝国 B.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罗马帝国
16.观察右面的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右面的人物是谁?他参与了日本历史上哪一次著名的改革?
(2)这次改革是仿效哪个国家什么时期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的?
(3)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改革给这个国家带来了什么影响?
17.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材料二:“我的主人啊!臣下乃是我主的仆人,领有采邑的家臣。

臣下愿竭忠尽职,不顾生死,一生侍奉我的主人。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西欧封建社会的什么制度?
(2)这种制度最先开始于哪一个国家?是哪一次改革后逐渐形成的?
(3)这种制度下,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的是什么人?文中的“臣下”是怎样侍奉他的主人的?
18.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由于中世纪的欧洲国王和教会互相勾结和相互利用,尤其是丕平献土和教皇国的建立,教皇开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扮演着社会仲裁者的形象,任意干涉各国的内政,神权逐步凌驾于王权之上。

因此很多时候,基督教会作出的决定,国王也无权改变。

材料二:经济上,在西欧封建社会时期,教会采取各种方式巧取豪夺国家的土地,占有国家土地达到三分之一以上,而且教会还向全体社会成员征收是什一税。

材料三:当时百姓大多是文盲,教会完全垄断了对《圣经》的解释权,任何背离教会说教和反对罗马教廷教义的思想都被当作“异端”。

13世纪,教会建立起“宗教裁判所”,对“罪名”成立的“异端”分子进行判决,轻者罚款,重则监禁,有的甚至被捆在火刑柱上活活烧死。

哥白尼和伽利略因为宣扬违背教会思想的“太阳中心说”,长期受到监禁和迫害,而布鲁诺则因为坚持自己的科学思想的而被教会处以火刑。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上述三段材料反映的是哪一个宗教在什么时期的统治情况?
(2)以上材料反映了当时该宗教在社会上的政治、经济以及思想地位如何?
(3)该宗教对欧洲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什么消极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