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高考文言文翻译复习导学案2010届高考言翻译复习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自己对语句的翻译,归纳总结出语句翻译的规律和技巧2、通过训练,落实掌握好高考言翻译的方法技巧。
学习过程:一、考点阐释2010年江苏《考试说明》对言翻译要求是:理解并翻译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B。
并且要求古翻译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
要注意原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这一考点要求考生具备两项能力:第一能正确把握句子在中的意思的能力;第二,能准确把古翻译成现代汉语的能力。
在做言翻译题时,要注意坚持以下两个原则:(1)、不脱离语境原则言翻译时一定要把句子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它的真正意思,即通常说的“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有些词多义,但放在具体句子中它的义项就确定了;代词指代的内容,只能根据上下去推断;虚词用法灵活,但在语境中的用法也是固定的。
(2)、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原则直译是依据原的词语、句子逐一对译,字字句句要落实并保持原句的句式和语气。
直译以后,语意仍不明朗,甚至十分拗口,就要用意译辅助。
字字落实,符合原意,能直译就直译,不能直译才意译。
二、高考例题例1:(2009年高考江苏卷见实词推断学案)把言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高考资网(1)购仰妻子急,踪迹至通明家。
(2)方罢巡抚家居,独闻而异之。
高考资网(3)然而卒无补于明之亡也,何与?高考资网例2、(2008年高考江苏卷见实词推断学案)把言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1)及得召见,遂见亲信。
(2)比敕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悖乱!(3)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
三、规律总结A组:1、楚左尹项伯者,素善留侯张良2、古人之观于天地、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3、永和初,出为河间相B组: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2、夫夷以近,则游者众3、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组:1、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2、今王田猎于此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D组:1、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3、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E 组:1、欲呼张良与俱去2、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3、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F组: 1、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2、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3、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总结四、堂训练1、阅读下面一段言,完成下列题目延陵季子出游,见路有遗金。
当夏五月,有披裘而薪者,季子呼薪者曰:“取彼地金!”薪者投镰于地,瞋目拂手而言曰:“何子居之高,视之下,仪貌之庄,语言之野也?吾当夏五月,披裘而薪,岂取金者哉?”季子谢之,请问姓字。
薪者曰:“子皮相之士也,何足语姓字!”遂去不顾。
将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吾当夏五月,披裘而薪,岂取金者哉?(2)薪者曰:“子皮相之士也,何足语姓字!”遂去不顾。
2、阅读下面一段言,完成下列题目昔者,秦缪公乘马①而为败②,右服③失而野人④取之。
缪公自往求之,见野人方将食之于岐之阳。
缪公叹曰:“食骏马之肉而不饮酒,余恐其伤女也!”于是遍饮而去。
处一年,为韩原之战。
晋人已环缪公之车矣,晋梁由靡已扣缪公之左骖矣,晋惠公之右路石奋殳⑤而击缪公甲,缪公中指者已六扎矣。
野人之尝食马肉于岐之阳者三百有余人,毕力为缪公疾斗于车下,遂大克晋,反获惠公以归。
此《诗》所谓曰:“君君子则正,以行其道;君贱人则宽,以尽其力”者也。
人主胡可以无务行德爱人乎?【注】①马:此指马车。
②败:此指车坏。
③右服:右侧驾辕的马。
④野人:此指农夫。
⑤殳:一种兵器。
将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见野人方将食之于岐之阳。
(2)于是遍饮而去。
(3)毕力为缪公疾斗于车下。
(4)人主胡可以无务行德爱人乎?3、阅读下面一段言,完成下列题目秦以关中之地,日夜东猎六国,百有余年,悉禽灭之。
虽云得地利,善为兵,故百战百胜,以予考之,实六国自有以致之也。
韩、燕弱小,置不足论。
彼四国者,魏以惠王而衰,齐以闵王而衰,楚以怀王而衰,赵以孝成王而衰,皆本于好兵贪地之故;魏承侯、武侯之后,表里河,大于三晋,诸侯莫能与之争。
而惠王数伐韩、赵,志吞邯郸,挫败于齐,军覆子死,卒之为秦国所困,国日以蹙,失河西七百里,去安邑而都大梁,数世不振,讫于殄国。
闵王承威、宣之后,东之建国莫强焉,而狃①于伐宋之利;南侵楚,西侵三晋,欲并二周而为天子,遂为燕所屠。
虽赖田单之力,得复亡城,子孙沮气,孑孑自保,终堕秦计,束手为虏。
怀王贪商於六百里,受诈张仪,失其名都,丧其甲士,不能偿,囚辱以死。
赵以上党之地,代韩受兵,利令智昏,轻用民死,同日坑于长平者过四十万,几于社稷为墟,幸不即亡,终以不免。
此四国之君,苟为保境睦邻,畏天自守,秦虽强大,岂能加我哉!(选自洪迈《容斋随笔》)【注】①狃(niǔ):贪。
将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皆本于好兵贪地之故。
(2)惠王数伐韩、赵,志吞邯郸,挫败于齐。
(3)东之建国莫强焉,而狃于伐宋之利。
(4)怀王贪商於六百里,受诈张仪,失其名都。
4、阅读下面一段言,完成下列题目《董叔将娶于范氏》董叔将娶于范氏,叔向曰:“范氏富,盍已乎!”曰:“欲为系援焉。
”他日,董祁愬于范献子曰:“不吾敬也。
”献子执而纺于庭之槐。
叔向过之,曰:“子盍为我请乎?”叔向曰:“求系,既系矣;求援,既援矣。
欲而得之,又何请焉?”[注]①系援:(作为)绳梯攀援(上去)。
这里指通过婚姻关系往上爬。
②董祁:范献子妹妹,嫁给董叔后,改称董祁。
③纺:系。
①范氏富,盍已乎!②献子执而纺于庭之槐③欲而得之,又何请焉、(09年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言,完成下列题目。
桓公自莒反于齐,使鲍叔牙为宰,鲍叔辞曰:“臣,君之庸臣也,君有加惠于其臣,使臣不冻饥,则是君之赐也。
若必治国家,则非臣之所能也,其唯管夷吾乎!臣之所不如管夷吾者五:宽惠爱民,臣不如也;治国家不失秉,臣不如也;忠信可结于诸侯,臣不如也;制礼义可法于四方,臣不如也;介胄执枹,立于军门,使百姓皆加勇,臣不如也。
夫管仲,民之父母也。
将欲治其子,不可弃其父母。
”曰:“管夷吾亲射寡人,中钩,殆于死,今乃用之,可乎?”鲍叔曰:“彼为其君动也,君若宥而反之,其为君亦犹是也。
”公曰:“然则为之奈何?”鲍叔曰:“君使人请之鲁。
”公曰:“施伯,鲁之谋臣也。
彼知吾将用之,必不吾予也。
”鲍叔曰:“君诏使者曰:‘寡人有不令之臣,在君之国,愿请之以戮群臣。
’鲁君必诺。
且施伯之知夷吾之才,必将致鲁之政。
夷吾受之,则鲁能弱齐矣。
夷吾不受,彼知其将反于齐,必杀之。
”公曰:“然则夷吾受乎?”鲍叔曰:“不受也,夷吾事君无二心。
”公曰:“其于寡人犹如是乎?”对曰:“非为君也,为先君与社稷之故,君若欲定宗庙,则亟请之。
不然,无及也。
”公乃使鲍叔行成。
曰:“公子纠,亲也,请君讨之。
”鲁人为杀公子纠。
又曰:“管仲,雠[同“仇”]也,请受而甘心焉。
”鲁君许诺。
施伯谓鲁侯曰:“勿予。
非戮之也,将用其政也。
管仲者,天下之贤人也,大器也。
在楚则楚得意于天下,在晋则晋得意于天下,在狄则狄得意于天下,今齐求而得之,则必长为鲁国忧。
君何不杀而授之其尸?”鲁君曰:“诺。
”将杀管仲。
鲍叔进曰:“杀之齐,是戮齐也;杀之鲁,是戮鲁也。
弊邑寡君愿生得之,以徇于国,为群臣戮。
若不生得,是君与寡君之贼比也。
非弊邑之君所谓也,使臣不能受命。
”于是鲁君乃不杀,遂生東缚而柙[xiá,木笼]以予齐。
(节选自《管子•小匡》)[注] 管夷吾,字仲,初事公子纠。
齐国内乱,公子小白(桓公)奔莒,管夷吾随公子纠奔鲁。
把言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必治国家,则非臣之所能也,其唯管夷吾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彼知吾将用之,必不吾予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于是鲁君乃不杀,遂生缚而柙以予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09年福建卷)阅读下面的言,完成下列题目。
张自新传[明]归有光张自新,初名鸿,字子宾,苏州昆人。
自新少读书,敏慧绝出。
古经中疑义,群子弟屹屹①未有所得,自新随口而应,若素了者。
性方简,无饰。
见之者莫不讪笑,目为乡里人。
同舍生夜读,倦睡去,自新以灯檠投之,油污满几,正色切责,若老师然。
髫龀丧父,家计不能支。
母曰:“吾见人家读书,期望青紫②,万不得一。
且命已至此,何以为书?”自新涕泣长跪,曰:“亡父以此命鸿,且死,未闻有他语,鸿何敢忘?且鸿宁以衣食忧吾母耶?”与其兄耕田度日,带笠荷锄,面色黧黑。
夜归,则正襟危坐,啸歌古人,飘飘然若在世外,不知贫贱之为戚也。
兄为里长,里多逃亡,输纳无所出。
每岁终,官府催科,搒掠无完肤。
自新辄诣县自代,而匿其兄他所。
县吏怪其意气。
方授杖,辄止之,曰:“而何人者?”自新曰:“里长,实书生也。
”试之,立就,慰而免之。
自新视豪势眇然不为意。
吴中子弟多轻儇③,冶鲜好衣服,相聚集,以亵语戏笑,自新一切不省,与之语,不答。
议论古今,意气慷慨。
酒酣,大声曰:“宰天下竟何如?”目直上视,气勃勃若怒,群儿至欲殴之。
补学官弟子员,学官索贽金甚急,自新实无所出,数召笞辱,意忽忽不乐,欲弃去,俄得疾卒。
归子曰:余与自新游最久,见其面斥人过,使人无所容。
俦人广坐间,出一语未尝视人颜色。
笑骂纷集,殊不为意。
其自信如此。
以自新之才,使之有所用,必有以自见者。
沦没至此,天可问邪?余悲自新之死,为之叙列其事。
(选自《震川先生集》卷二十六有删节)[注]①屹屹:同“矻矻”,勤奋不懈的样子。
②青紫:古代公卿经带之色,这里俯楷高官昱爵。
③儇:轻佻,不庄重。
④弟子员:生员把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1)且鸿宁以衣食忧吾母耶?(分)译:(2)自薪辄诣县自代,而匿其兄他所(4分)译:7、(09年辽宁卷)阅读下面的言,完成下列题目孙谦字长逊,东莞莒人也。
少为亲人赵伯符所知。
谦年十七,伯符为豫州刺史,引为左军行参军,以治干称。
父忧去职,客居历阳,躬耕以养弟妹,乡里称其敦睦。
出为句容令,清慎强记,县人号为神明。
泰始初,事建安王休仁,休仁以为司徒参军,言之明帝,擢为明威将军、巴东建平二郡太守。
郡居三峡,恒以威力镇之。
谦将述职,敕募千人自随。
谦曰:“蛮夷不宾,盖待之失节耳,何烦兵役,以为国费。
”固辞不受。
至郡,布恩惠之化,蛮獠怀之,竞饷金宝,谦慰喻而遣,一无所纳。
及掠得生口,皆放还家。
俸秩出吏民者,悉原除之。
郡境翕然,威信大著。
齐初,为宁朔将军、钱唐令,治烦以简,狱无系囚。
及去官,百姓以谦在职不受饷遣,追载缣帛以送之,谦却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