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言文翻译导学案

文言文翻译导学案

文言文翻译导学案【学习目标】
1.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方法
2. 利用掌握的方法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3. 强化文言翻译的踩点意识,提高文言文的答题能力
一、文言文翻译相关知识
1、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方法
(1)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所谓意译,意译,指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在忠于原意的前提下,灵活翻译原文的词语,灵活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

意译的好处是文从句顺;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2)、文言文翻译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2、文言文翻译的目标
(1)信——要求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思,忠实于原文,不歪曲,不遗漏,也不随意增减。

(2)达——要求明白通畅,符合汉语的表述习惯,没有语病。

(3)雅——要求造句考究,文笔优美。

3、文言文翻译“六字法”:留、删、换、调、补、贯
4、文言文翻译题的评分标准:句意通顺准确,关键词翻译到位。

二、规律总结:
A组1、德祜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2、和氏璧,天下所传宝也。

3、卢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4、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

5、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

原则:方法:
留:
自主研读学习Ⅰ学习总结
B组1、夫赵强而燕弱城北徐公
2、一夫不耕,或受之饥。

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4、“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5、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C组1、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

2、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

3、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4、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5、先帝不以臣卑鄙
D组1、夫晋,何厌之有?
2、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3、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5、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E组1、沛公谓张良曰:“()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2、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竖子,不足与()谋。

4、今以钟磬置()水中。

F组1、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2、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3、主人下马客在船
4、秦时明月汉时关
三、错误总结
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晋国侯王和秦国伯爵包围郑国,因为郑国对晋国无礼。

②游于是乎始——游玩于是开始。

③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以蔺相如的功劳大,任命为上卿。

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从师学习的风尚也已经很久不流传了。

⑤甚矣,汝之不惠。

———太严重了,你不聪明的程度。

删:
换:
调:
补:
贯:
错误原因:
合作探究学习Ⅱ探究指导
一、预习检测:
1、简述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方法:
2、依次找出调留补删换的地方。

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最
难。

”“孰最易者?”曰:“鬼魅最易。

”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完
全显现)于前,不可类之,故难。

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

二、合作探究:
1、读读下面文段,翻译画横线的句子,指出用了“六字法”的
哪些方法。

太祖马鞍在库,而为鼠所啮。

库吏惧必死,议欲面缚首罪,犹惧不
免。

冲谓曰:“待三日中,然后自归。

”冲于是以刀穿单衣,如鼠啮者,谬为失意,貌有愁色。

太祖问之,冲对曰:“世俗以为鼠啮衣者,其主不祥。

今单衣见啮,是以忧戚。

太祖曰:“此妄言耳,无所苦也。

”俄而库吏以啮鞍闻,太祖笑曰:“儿衣在侧,尚啮,况鞍县柱乎?”一无所问。

(1)太祖马鞍在库,而为鼠所啮。

(3分)
(2)今单衣见啮,是以忧戚。

(3分)
(3)“儿衣在侧,尚啮,况鞍县柱乎?”(4分)
2、思考:命题时是根据什么拟定评分细则的?命题者为什么要选这三句作翻译题?主要考察
“六字法”
中的哪两个
字?
总结命题规
律:
合作探究学习Ⅱ
3、【我来命题】请你为下面这段文字命一道翻译题,并定出评分标准。

管仲曰:“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
也。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生我者父
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

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
叔能知人也。

三、课堂小结:
四、教后反思
探究指导
课后巩固提升Ⅲ
1、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

庄子之齐,见饿人而哀之,饿者从而求食。

庄子曰:“吾已不食七日矣!”饿者吁曰:“吾见过我者多矣,莫我哀也;哀我者,惟夫子。

向使夫子不不食,其能哀我乎?”
2、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画线的句子。

曾子衣敝衣以耕。

鲁君使人往致邑(给一座城)焉,曰:“请以此修衣。

”曾子不受。

反,复往,又不受。

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

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

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3、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画线的句子。

矩进谏曰:“此人受赂,诚合重诛。

但陛下以物试之,即行极法,所谓陷人以罪,恐非导德齐礼之义。

”太宗纳其言,因召百僚谓曰:“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

每事如此,天下何忧不治!”贞观元年卒,赠绛州刺史,谥曰敬。

臣光曰:“古人有言:君明臣直。

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

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

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

疑难整理课后巩固提升Ⅲ
4、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画线的句子。

扁鹊者,勃海郡郑人也,姓秦氏,名越人。

少时为人舍长。

舍客长桑
君过,扁鹊独奇之,常谨遇之。

长桑君亦知扁鹊非常人也。

出入十馀年,
乃呼扁鹊私坐,间与语曰:“我有禁方,年老,欲传与公,公毋泄。

”扁鹊
曰:“敬诺。

”乃出其怀中药予扁鹊:“饮是以上池之水,三十日当知物矣。


乃悉取其禁方书尽与扁鹊。

忽然不见,殆非人也。

扁鹊以其言饮药三十日,
视见垣一方人。

以此视病,尽见五脏症结,特以诊脉为名耳。

为医或在齐,
或在赵。

在赵者名扁鹊。

疑难整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