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导学案
班别:姓名:组别:学号:
范文:徐石麒,字宝摩,号虞求,嘉兴人。
天启壬戌进士,授工部主事。
御史黄尊素坐忤魏忠贤,下狱。
石麒为尽力,忠贤怒,诬以赃私,削其籍。
崇祯中,起官南京;历十二年,始入为通政司,升刑部侍郎、署部事。
时帝以刑威驭下,法官引律大抵深文①;石麒多所平反。
寻进尚书,论诛兵部尚书陈新甲。
后有熊、姜之狱,卒以执法去位。
江南立国,起右都御吏;未至,改吏部尚书。
再疏力辞,举郑三俊自代,不允。
乃入朝,即奏陈省庶官、慎破格、行久任、重名器、严起废、明保举、交堂廉七事;皆褒纳之。
石麒方以进贤退奸为任,而马士英、阮大铖植党树私,货贿公行,权倾中外;石麒时以祖宗之法裁之。
士英欲得侯封,讽司礼监韩赞周入言之,请加恩定策,五等延世。
石麒奏曰:“世宗以外藩入继,将封辅臣伯爵,而杨廷和、蒋冕谦不受。
今国耻未雪,诸臣遽列土自荣,不愧廷和等耶?且俟海内清晏之后,议之未晚。
” 士英恶之,凡所上考选,少所称可。
先是,御史刘宗周矢公甄别,拟庄元辰等十三人为科道;士英庇其私人,更易殆半。
御史黄耳鼎、陆朗有物议②,石麒以例出之;朗急贿阉人内侍留用。
石麒愤甚,因发朗内通之罪;朗恚诋石麒,石麒遂称焱乞休。
无何,耳鼎亦两疏劾石麒,士英助之。
石麒益愤,因力请罢斥,卒引疾去。
去后以登极恩,加太子太保。
明年嘉都亡,石麒移居嘉兴城外,扁舟水宿。
及城守将破,至城下呼曰:“吾大臣,不可野死,当与城俱。
”复入居城中,朝服自缢死;时闰六月二十七日也。
僧真实藏之柜中,逾二旬始殓,颜色如生。
仆祖敏、李升从死。
闽中唐王立,谥“忠襄”。
石麒立朝刚方清介,值权奸用事,郁郁不得志。
中贵田成辈纳赂请属,皆拒不应,且疏劾之。
其博闻强识,尤长于国家典制。
性乐易爱人,与人言移日不倦。
下吏寒士有才者,汲引不遗余力。
①深文:谓制定或援用法律条文苛细严峻。
②物议:众人的议论,多指非议。
一、翻译方法指引:
1.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专用名词,如国号、年号、帝号、官名、地名、人名、器物名、书名等都可以保留下来,不必变动。
例句1:徐石麒,字宝摩,号虞求,嘉兴人。
天启壬戌进士,授工部主事。
御史黄尊素坐忤魏忠贤,下狱。
请列举例句中的名词:、、、、、、、、、、
、。
(请列举完整)
试翻译该例句:。
例句2:崇祯中,起官南京;历十二年,始入为通政司,升刑部侍郎、署部事。
请列举例句中的名词:、、、、、。
(请完整列举)
试翻译该例句:。
小试身手:江南立国,起右都御吏;未至,改吏部尚书。
翻译:
2.对译——将文言文中的单字词译成符合现代汉语的双字词或者多字词。
例句1:乃入朝,即奏陈省庶官、慎破格、行久任、重名器、严起废、明保举、交堂廉七事;皆褒纳之。
翻译:就入朝,当即陈请施行省庶官、慎破格、行久任、重名器、严起废、明保举、交堂廉七个制度,都(被皇上)并了。
例句2:寻进尚书,论诛兵部尚书陈新甲。
后有熊、姜之狱,卒以执法去位。
翻译:不久尚书,判决兵部尚书陈新甲。
发生了熊、姜的,最终因为执法。
小试身手:石麒方以进贤退奸为任,而马士英、阮大铖植党树私,货贿公行,权倾中外;石麒时以祖宗之法裁之。
翻译:
3.替换、拆开——文言文中的某个单字词,现代汉语已经消失了该词,必须用现代汉语进行替换;同样,文言文中出现两个单字词,与现代汉语中某个词一致,对这类词语,一定不能按照现代汉语的理解,而应该把这两个字拆开分别翻译成现代汉语。
例句1:士英庇其私人,更易殆半。
翻译:马士英庇护他的,改换了一半人员。
例句2:僧真实藏之柜中,逾二旬始殓,颜色如生。
翻译:真实和尚把他的尸体藏在柜子里,超过二十天才,好象。
小试身手:石麒方以进贤退奸为任,而马士英、阮大铖植党树私,货贿公行,权倾中外;石麒时以祖宗之法裁之。
翻译:
4.补充——对句中的省略成分必须增补出来,否则上下文语气就不会连贯。
例句1:石麒为尽力,忠贤怒,诬以赃私,削其籍。
翻译:石麒替出力奔走,魏忠贤很生气,污蔑,剥夺了他的官职。
例句2:仆祖敏、李升从死。
翻译:仆人祖敏、李升跟着一起自杀。
小试身手:及城守将破,至城下呼曰:“吾大臣,不可野死,当与城俱。
”复入居城中,朝服自缢死;
翻译:
5.调整——遇到倒装成分时,要把倒装的句子的成分调整过来再翻译。
例句1:其博闻强识,尤长于国家典制。
翻译:他博闻强识,尤其是很熟悉。
例句2:石麒为尽力,忠贤怒,诬以赃私,削其籍。
翻译:石麒替出力奔走,魏忠贤很生气,
,剥夺了他的官职。
小试身手:下吏寒士有才者,汲引不遗余力。
翻译:
*必须注意:放回原文,了解语境,不要把句子独立理解!
例句:中贵田成辈纳赂请属——请理解“纳赂请属”
理解指引:石麒立朝刚方清介,值权奸用事,郁郁不得志。
中贵田成辈纳赂请属,皆拒不应,且疏劾之。
——石麒在朝中,正遇到奸佞掌权,郁郁不得志。
中贵田成等人,皆,而且还上疏弹劾他们。
二、翻译方法综合运用:
1.举郑三俊自代,不允。
2.今国耻未雪,诸臣遽列土自荣,不愧廷和等耶?且俟海内清晏之后,议之未晚。
3.士英恶之,凡所上考选,少所称可。
4.石麒愤甚,因发朗内通之罪;朗恚诋石麒,石麒遂称焱乞休。
5.石麒益愤,因力请罢斥,卒引疾去。
6.性乐易爱人,与人言移日不倦。
三、我的疑惑:请写出你对哪个方法还无从把握的,请举例。
小组讨论如得到解决,请用红笔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