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商圈分析与门店选址(ppt 44页)
商圈分析与门店选址(ppt 44页)
民的吸引力完全相同,这一地点到两商店的距离即是两商店吸引
顾客的地理区域。
公式:
d
DAB = ─────── 1+ √PB/PA
式中,DAB: A城镇商圈的限度(以沿公路到B城镇的里程衡量); PA : A城镇人口; PB : B城镇人口; d : 城镇A和B的里程距离。
假设:A城镇人口9万人,B城镇人口1万人,A距B20公里。
城市吸引力排序评价指标
市场潜量
竞争激烈程度 供应链发达程度 政策和开放程度
竞 争 对 手 的 数 全国性品牌制造 政府的零售业开
指 可支持超市盈亏 量,现有竞争对 商数量(食品、 放程度,
标 平衡的总营业面 手实力(外资和 服装、日用品);城市基本投资环
积
内资扩区域扩张 超市商品的来源 境评价,
零售商),
性需把握三种不同性质的顾客来源,即商店本身创造的顾客、邻店所创造的顾
客、及顺道经过的顾客。
3 .成长的潜力
商店选在商圈内人口和所得增加的地区。
4. 商业拦截(Business Interception)
店址选在消费者住所和其日常购物市场之间,以引诱消费者舍远就近,或
考虑商圈内顾客到达店址的途中,是否有竞争性的商店会将顾客拦截造成顾客
40 000×50 irs = ─────── = 40
50 000
回首页
3.3 店铺选址
一、选址的重要性 (一)关系着连锁商店的发展前途 (二)确定经营目标和制定经营策略的重要依据 (三)体现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
二、连锁企业选址一三模型
选址一三模型就是一个前提和三个步骤,一个前提就是选择进入城市的前提, 即城市评估,三个步骤就是选取具体店铺地址的三步,即地址评估。 1、城市评估 对于连锁复制选址,首先应当对准备进入的城市或已经进入的城市进行综 合评估,收集各种相关数据。具体如下: 城市背景资料:地理位置、人口数量、人口密度、区域划分、城市发展规 划、公共交通、竞争对手、政府优惠政策等 城市经济资料:经济水平、收入水平、房价、物价、所属行业发展状况等 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分析该城市的经济发展速度,城市规模,是否适合 开连锁店。分析进入该城市的投入产出比,需要开多少家店才能基本覆盖;分 析预测第一年的营业额及各项费用支出预算,分析预测第二年的增长趋势;分 析客流规律及消费潜力;分析交通地理条件;分析竞争激烈度;分析人力成本; 分析广告宣传成本;分析人文状况;分析其他影响经营的因素,如政府的工作 效率等。在此基础上,形成该城市的评估报告,作为连锁企业进入该城市进行 选址的前提依据。
(二)经规划的购物中心 优势:协调规划,商品和服务品种组合合理,拥有完善的设施、宽敞的停车场、 各具特色又统一规划的购物中心形象,有较大的商圈,适合家庭购物及休闲。 劣势:这些地方通常租金较贵,营业管理易受限制,竞争也较 激烈。
(三)自然形成的商业中心
自然形成的商业中心
中心商业区(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CBD)是一座城市商业 网点最密集的购物区,吸引着来自整个市区的消费者,包括所有阶 层的人。
§ 人口统计分析 § 经济基础和购买力分析
§ 竞争状况分析 § 基础设施状况分析
资料:根据人口数量的网点设置和业态业种选择
按照国外的经验和我国城市发展的实践,一般按照人口的数量规模和集聚程度进行零售商业和 服务网点的配置:
1. 5 000以下居民:应设置小型超市、生鲜食品店、普通饮食店、书报亭、医药店、肉菜市场、服 务类商店(如美容美发、照相冲印、洗衣、家电钟表及日用品维修、代理购票送票、影碟影带 出租等)等网点,满足居民的日常需求。
影响商圈形成的因素:
§ 商店规模 § 经营商品的种类 § 商店经营水平及信誉 § 促销策略 § 家庭与人口因素 § 竞争对手的位置 § 交通状况
二、商圈划定方法
●雷利法则——零售引力法则
内容:在两个城镇之间设立一个中介点,顾客在此中介点可能前
往任何一个城镇购买,即在这一中介点上,两城镇商店对此地居
食肆酒楼、宾馆酒店等餐饮住宿网点;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大型文体娱乐设施等文化、 体育、娱乐场所。 5. 达到100万居民:应增加设置大规模的购物中心,内设有2个以上大型超市或百货店、150个以 上中型专卖店和专业店、30个以上餐饮店及20个以上室内室外娱乐休闲场所;大型百货商厦; 高级酒店等。
经济基础和购买力分析
—文教区。该区附近有大、中、小学校等。文教区的消费习性为消费 群以学生居多、消费金额普遍不高、休闲食品、文教用品购买率高等。
—办公区。该区为办公大楼林立。办公区的消费习性为便利性、外食 人口多、消费水准较高等。
—混合区。住商混合、住教混合。混合区具备单一商圈形态的消费特 色,属多元化的消费习性。
在计算出Pij值后,还可以按如下公式计算出i地区的消费者到j商店人数的期望值及 在j商店购物(销售额)的期望值。
Eij= Pij×Ci E(Aij)= Eij×Bi
Ci ——i地区人口数 Bi——i地区消费者 在j商店的人均购物金额
●实验法
§ 实地调查 § 电话询问 § 邮寄问卷 § 提供服务
三、商圈分析的要点
地点类型
(一)孤立店 优势:无竞争对手;租金较低;具有灵活性;开店费用低;能见度高;有选择和扩 大规模的潜力;有利于顾客一站式购物 或便利购物。 劣势:如果商店规模不大,不易吸引远方顾客,商圈较小;广告费可能较高;在多 数情况下,建筑不能租用而必须新建;通常情况下,顾客更愿意去多功能的商业中 心区购物。
表5-1 三个超市的规模和与该消费者居住点的时间距离
商店
时间距离(分钟)
规模(平方米)
A
40
50000
B
60
70000
C
30
40000
如果λ=1,每个超市对这个消费者的吸 引力是:
A : 50000/40=1250
B : 70000/60=1166.67
C : 40000/30=1333.33
该消费者到每个超市购物的概率分别是: A:1250/(1250+1166.67+1333.33)=0.333 B:1166.67 /(1250+1166.67+1333.33)=0.311 C:1333.33 /(1250+1166.67+1333.33)=0.356
三、 Nelson提出的选址的原则
1.充足的商圈购买潜力
假设在某一地点设立商店,首先确定其商圈,接着计算商圈内人口数,调
查周围消费人群收支型态,有多少金额用于某一商品上,而此商店能获多少。
2.商店地点的近便性(Accessibility)
选择一特定地点最主要原因在获得近便性,让消费者容易到达。衡量近便
商圈构成:
核心商圈:约包括55%~70%的顾客 次级商圈:约包括15%~25%的顾客 边缘商圈:约包括5%的顾客
。商店 主要商圈 次要商圈
边际商圈
商圈形态
—商业区。商业行业的集中区,其特色为商圈大,流动人口多、热闹、 各种商店林立。其消费习性为快速、流行、娱乐、冲动购买及消费金 额比较高等。
—住宅区。该区户数多,至少须有1000户以上。住宅区的消费习性 为消费者群稳定,便利性、亲切感、家庭用品购买率高等。
2. 达到2万居民:应增加设置中型超市、超值折扣店、各类专业店(如服装店、医药店、家电店、 书店等)等购物网点;餐饮店、咖啡屋等餐饮网点;影剧院、文体设施等文体娱乐场所。
3. 达到10 万居民:应增加设置大型超市、百货商店、儿童游乐园、中大型书店、银行、邮局等。 4. 达到50 万居民:应增加设置区域购物中心;超大型超市(货仓式商场);商业街;各类中高档
8. 店址经济学(Site Economics)
分析店址所需成本与收益及地点的效率等因素。
四、商店位置类型的设计
地点类型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孤立店类型, 第二类是经规划的购物中心,第三类是自然形成 的商业中心,上述三种位置类型具有不同的优势 和劣势,连锁企业管理者要确定适合自己门店的 位置类型,关键是要分析自己的业务类型与哪种 地点类型相匹配。
所到该商业区或商店所花的时间及不同类型顾客对路途时间
不同的重视程度这三个方面出发,来对一个商业区或商店的
商圈进行分析。
公式:
P S i / Tij ij n
S j / Tij
j 1
式中, Pij: i地区的消费者在j商业区或商店购物的概率; Sj: j商店的规模(营业面积)或j商业区内某类商
入。
展
领先有重要意义。等的参考依据
权 40% 重
30%
20%
10%
2、地址评估 1)选商圈 分析该城市各区域的商圈个数、商圈名称和类型,确定城市核心商圈、次
级商圈与辅助商圈。对商圈的成熟度、发展规划、潜力、辐射范围、有无竞争 对手等情况进行分析,以便选择符合定位,适合进入的商圈。
2)选街道 分析对所选商圈的街道个数、名称和类型,对街道条件、人流车流、竞争 情况等进行分析。 街道条件:街道长度、街道宽度、店铺数量、人流出入口、街道成熟度 人流车流:人流量、车流量(早、中、晚) 竞争情况:典型竞争门店数 吸引情况:有无与所属行业顾客群产生吸引力的设施或条件 3)选商铺 选商铺主要分析两方面内容:外部评估和内部评估。 外部评估:人流量、车流量、门店可视范围、门前空地、门前道路宽度、 邻铺类型等 内部评估:面积、建筑结构、招牌长度、门面长度、配套水电条件、租金 等
和渠道长度
法律的规范程度。
行业饱和度。
重 超市实现战略目 超市实现扩张战 结合所经营的商 作为区域市场的
要 标的关键性因素 略目标的关键性 品品类考察供应 新进入者,政策
性 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