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社会保险制度介绍

第四章社会保险制度介绍


二、社会保险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者关于社会保险的理论:马克思、列宁 1、马克思:“六项扣除”理论——《哥达纲领批判 》 社会总产品在分配给个人之前必须作下述六项扣除: 第一,用来补偿消费掉的生产资料部分 第二,用来扩大生产的追加部分 第三,用来应付不幸事故、自然灾害等的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 然后还要扣除: 第一,和生产没有关系的一般管理费用 第二,用来满足共同需要的部分,如学校,保健设施等 第三,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等设立的基金
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救助 社会保险 对象 贫困者 劳动者 目标 维持生存需要 保障基本生活
社会福利
全体公民
满足高层次需求
如何理解社会保险的内涵?
①国家(政府)扮演什么角色? 最终责任者 立法者 参与者 监督者 ②依据立法规定是否意味着强制性? 是,社会保险制度由国家强制执行。
③什么是工资劳动者?
2、新济贫法时代 1834年,《<济贫法>修正案》---英国 内容: 1、承认权利 2、积极举措 意义: 慈善群体 国家主体
(二)产生 1883年,《疾病社会保险法》--第一部真正的社会保险立 法 内容: 1、政府强制推行,覆盖除农业外全体工人 2、雇主与雇员共担保险费用:1/3;2/3 3、雇员患病免费医疗 随后,1884,工伤;1889,老年及残障 为什么没产生在英国? 意义:1、责任共担;2、制度化;3、人格尊严
社会保险的对象是工资劳动者,也称为工薪阶层,指主要依靠
工资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人。所以,雇主、未成年人、从未工作 的人被排除在外。
④什么是收入风险?什么特点?有哪些收入风险?
收入风险指劳动者在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时,以及虽有劳
动能力,但无工可做时所发生的风险,也称为劳动风险。 特点:普遍性、客观性、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规律性 常见的收入风险有:老年、疾病、工伤、失业、生育、死亡等。
2018年10月20日星期六
发展阶段 萌芽 产生 发展
时代背景 圈地运动 工人运动 经济危机
理论依据 反社会救济 新历史学派 凯恩斯主义
社保实践 新、旧《济贫法》 疾病社会保险法 社会保障法
成熟
改革
二战结束
石油危机
贝弗里奇报告
新自由主义
英国建成福利国家
发达、发展中国家改革
一、社会保险的产生历史
郭金周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社会保险概述
第二节 社会保险的产生和发展 第三节 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区别于关系
第四节 我国社会保险的现状、问题集改革发展
一、社会保险的含义
社会保险是以国家或社会为主体,在以工资收入 为主的劳动者遇到年老、疾病、伤残、失业、死 亡等特殊事件时,运用法律手段,动员社会力量, 给劳动者提供一定程度的收入损失补偿,以保证 劳动者及其家庭维持基本生活的一种制度。
(一)萌芽阶段 1、旧济贫法时代 1601年,《济贫法》(Poor Law)颁布—英国 内容: (1)建立地方行政和征税机构; (2)为有劳动能力的人提供劳动场所; (3)为老人、盲人等失去劳动能力的人建立收容场所; (4)组织穷人和儿童学艺; (5)提倡父母和子女的社会责任; (6)从比较富裕的地区征税补贴贫困地区。
⑤社会保险给予什么样的帮助?
经济帮助、服务帮助和精神帮助
⑥什么是基本生活水平?
维持生存需要<基本生活水平<在职工资
⑦维持基本生活水平为什么就可以维持社会安定,保证 劳动力的再生产顺利?
说明了社会保险的功能。对于在职劳动者而言,解除了
后顾之忧,安心工作;对于处于收入风险的劳动者,维 持了体力,发展了智力。
到的所有风险提供保障,对劳动者而言,社会保险已经是 一个较为牢固的“安全网”。
2018年10月20日星期六
三、社会保险的特征
保障性
法定性 互济性
福利性
普遍性
四、社会保险与社会保障的区水平不同
五、社会保险的功能与意义
社会保险的功能 保障劳动者基本生活,安定社会 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增进劳动者体制 促进生产发展,保证经济正常运行 为社会、为基层服务,方便群众生活 实行收入再分配,适当调节劳动分配,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 生活。 社会保险的意义 稳定社会的重要保证 有利于推进劳动制度改革 有利于启动失业机制,促进社会资源优化配置
⑧什么是制度系统?
社会保险既包括了制度,也涵盖了管理。
二、社会保险的地位
首先,这一主体地位是由其保障对象决定的。社会保险以
全体劳动者为保障对象,劳动者是人口中最多、最重要的 部分,劳动者不仅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较大,而且劳动 者是社会的主体和中坚力量。
其次,社会保险承担的风险最多。它为劳动者一生可能遇
评价:囿于当时社会实践的限制,马克思并没有提出社会保险 的具体设想,充其量只是一种济贫思想。 2、列宁:《劳动者保险纲领》 “最好的工人保险形式是国家保险” 国家保险的四项原则: 第一,对劳动者在失去劳动能力的各种情况给予保障 第二,保险的范围包括劳动者本人及其家属 第三,受保人按照工资总额给予补贴,而且由企业或国家来负 担 第四,统一保险管理 评价:列宁的思想成为“国家保险型”这一社会主义国家普遍 采取的模式的直接理论依据。四项原则都得到了很好的贯彻与 实施。但这种模式只适应于计划经济体制,并且因为其过于慷 慨而造成了沉重的财政负担,而且效率低,助长了平均主义思 想。
(三)发展 1935年,《社会保障法》--美国 1、老年保险 2、失业保险 3、救济 意义:1、救济:财政负担 2、保险:风险共担,缴费人互助
(四)成熟 1948年,英国建成福利国家。艾富礼 内容: 1、全民保障 2、待遇优厚 “福利国家的橱窗”——瑞典
(五)改革 1、发达国家:石油危机 2、发展中国家:新加坡、智利
六、社会保险的分类
(一)按照风险项目分类 社会保险按照项目可以分为医疗保险、生育保 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养老保险、死亡(遗属) 保险等。 (二)按照社会保险基金的积累方式分类 (1)现收现付模式 (2)完全积累制 (3)部分积累制
2018年10月20日星期六
(三)按照缴费责任分类 从社会保险的缴费来看,社会保险的资金由政府, 雇主和雇员三方共同出资或其中的两方出资。 (四)按照补贴形式分类 社会保险提供补贴的形式主要有现金补贴,实物 补贴和服务补贴等三种。 (五)按照领取时间分类 按照领取的时间将社会保险分为短期补助保险和 长期补助保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