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塑包装验证报告.
版本号 表 1 包装封口机安装确认表 A/0
设备编号: 检查 项目 1 2 描述 完成 未完成
记录设备供应商信息、设备/配件型号、设备工厂编号 确认设备安装处预留有足够的空间用以生产以及设备的维 护、调节和清洁等
3 4
检查设备的紧固和松动不见安装无误 确认所有的正常生产操作所必须的其它配件都准备妥当并安 装准确
共 16页 第 10页
文件名称 文件编号 无菌检测记录 TSB 培养日期 供试品 阴性对照
纸塑包装验证报告
版本号 A/0
FTM 判断 供试品 阴性对照 阳性对照 合格不合格 合格不合格 合格不合格 合格不合格 合格不合格 合格不合格 合格不合格 合格不合格 合格不合格 合格不合格 合格不合格 合格不合格 合格不合格 合格不合格
文件名称 文件编号
纸塑包装验证报告
GW-R-176 版本号 A/0
报告人/日期:
审核人/日期:
批准人/日期:
共 16页 第 1页
文件名称 文件编号 1. 概述
纸塑包装验证报告
版本号 A/0
1.1 确认微波热凝消融针包装热封过程安全有效,确保稳定的包装质量水平,公司依据微波 消融针纸塑包装(初包装)过程确认方案,与 2016 年 12 月 25 日至 2017 年 01 月 19 日组织 实施了该过程的确认工作。 1.2 实施日期与人员: 项目 安装确认(IQ) 计量器具、 仪器仪表 运行确认(OQ) 性能确认(PQ) 1.3 取样程序 将设备预热至目标温度,维持 15-20 分钟直至温度完全稳定;然后用预先设定好参数进 行产品的热封包装后取样。在样品生产过程中应间隔一定时间确认生产状况,有无异常发生, 予以记录。考虑到本类产品每批次的数量约在 100~200 之间,结合产品标准的抽样要求,每 种试验抽样量定位 3 包。 实施部门 参加人员 实施日期
平均
共 16页 第 9页
文件名称 文件编号 2.真菌培养记录: 批号 培养日期 1 2
纸塑包装验证报告
版本号 A/0
3
4
5
6
阴性对照
平均 结论: 验证人/日期: 符合规定 不符合规定 审核人/日期:
无菌检测 验证目的:在产品灭菌后确认其是否无菌 验证要求:供试品不得有菌生长 测试方法: 1、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棉拭子对消融针表面进行涂抹采样,再加入 100ml 无菌生理盐 水中,不时振摇,作为 1:10 的供试液; 2、将样品过滤于封闭式滤器(3 联筒/套) ,加入相应的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与 TSB 培 养基各 100ml,细菌于 30~35℃培养 14 天, 真菌于 20~25℃培养 14 天。同时做供 试品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每天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实际记录:
样本 1 2 PETE 底托 3 4 5 1 2 培养结果
医用透析纸
3 4 5
结论: 所取样品的包装阻菌性能均达到要求。
验证人/日期:
审核人/日期:
共 16页 第 7页
文件名称
纸塑包装验证报告
版本号 A/0
文件编号 2.2.3 包装材料与灭菌过程的相适应性
对该项性能的验证置于产品经环氧乙烷灭菌后进行。按照上述性能指标合格条件下的热 封温度,各取相应量进行初始污染菌检测。另分别取 30 包进行环氧乙烷灭菌,灭菌后进行一 系列性能测试,以判断灭菌对这些特性的影响情况。为了确认包装材料对环氧乙烷气体的解 析能力,需对灭菌产品进行环氧乙烷残留量分析。 灭菌后性能检测记录 验证目的:确认包装材料在已确定的灭菌过程后能保持良好的相关性能 验证要求:各个验证项目均合格 验证依据:ISO11607-2:2006 验证项目: . . . 外观性能 热封强度测试 阻菌性
纸塑包装验证报告
版本号 包装材料对灭菌剂的穿透性测试 A/0
初始污染菌测试 验证目的:在产品灭菌前确认其初始污染菌 验证要求: 测试方法: 1、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棉拭子对消融针表面进行涂抹采样,再加入 100ml 无菌生理盐 水中,不时 振摇,作为 1:10 的供试液;
2、准备四个无菌空平皿,每个空平皿加入 0.1ml 供试液,将经过灭菌并冷却到 40-50℃ 的 TSA 和 SDA 分别各注入上述加入供试液的空平皿,各注两块做平行样。再将 TSA 和 SDA 分别各注入一块空平皿做阴性对照。 3、TSA 琼脂培养基放置于 30~35℃培养 3 天,SDA 琼脂培养基放置于 20~25℃培养 5 天 观察细菌生长情况,并计数。 1.细菌培养记录 批号 培养日期 1 2 3 4 5 6 阴性对照
验证人/日期:
审核人/日期:
共 16页 第 13页
文件名称 文件编号
纸塑包装验证报告
版本号 A/0
2.2.5 包装材料与贮存、运输过程的适合性 包装灭菌后的产品进行模拟贮存条件试验(如加速老化条件试验[ASTM 确认包装材料的性能是否符合标准的要求,保持无菌状态。 取灭菌后产品 20 包,置培养箱。本次老化试验温度选择 60℃,相对湿度 60%,根据本产 品特性,由 ASTM F 1980 选择老化因子 Q10=2。保存 49 天后(ASTM F 1980-02 可计算,该环 境下 49 天相当于普通环境下 42 个月) ,进行无菌检查。 无菌检测记录 灭菌包装的无菌检测 检测方法:按《中国药典 2015 版》进行。具体如下: 1.0 样品制备 抽取 10 个灭菌产品放在百级净化工作台上,作为试验样品待用。 2.0 供试液制备 在无菌条件下, 将灭菌的浸有氯化钠溶液的棉拭子在包装材料内壁涂抹全部表面, 然后放 在装有 10ml 缓冲液的无菌试管内充分振荡(振荡 80 次以上)待用。 3.0 试验方法 将试管内的缓冲液采用无菌检查法直接过滤,一份滤器中加入 100ml 大豆酪蛋白液体培 养基,在 20℃-25℃的恒温箱中放置培养 14 天,一份滤器中加入 100ml 硫乙醇酸盐液体培养 基,在 30℃-35℃的恒温箱中放置培养 14 天。 4.0 判定标准 供试品不得有菌生长。 检验结果如下: 培养日期 供试品 TSB 阴性对照 供试品 FTM 阴性对照 阳性对照 合格不合格 合格不合格 判断 F1980-02] ) ,Fra bibliotek仪表名称
仪表编号
校验有效期
校验部门
校验精度
温度表 拉力器 直尺
共 16页 第 3页
文件名称 文件编号 2.2 运行确认(OQ)
纸塑包装验证报告
版本号 A/0
由 ISO 11607-2:2006 要求,根据公司产品性质,确认小组选择如下性能作为验证指标: 2.1.1 包装材料成型和密封过程的适应性 此项性能指标检查结果见下表: 包装热合后外观确认 验证目的:确认包装热后外观能够达到标准要求 验证要求:检查热合均匀性、热封程度、热封线宽度、有无泄露通道、有无皱褶/重叠/ 裂缝、有无纤维脱落(开封) 验证依据:ISO11607-2:2006 验证方法: . . 目视距离 30 to 45cm, 检查全部热合区的完整性、均一性。
2. 确认内容 2.1 安装确认(IQ) 2.1.1 经确认,封口机安装基本情况均符合要求。见表 1; 2.1.2 经确认,封口机的机械性能、模具能满足公司产品的包装要求; 2.1.3 所有仪器量具均经过校验合格且在有效期之内,具体确认信息见表 2。
共 16页 第 2页
文件名称 文件编号
纸塑包装验证报告
验证目的:确认包装材料上标识系统灭菌前后都能够达到标准要求 验证要求:检查包装标签系统完整和清晰,墨迹无偏移等 验证依据:ISO11607-2:2006 验证方法: . . 目视距离 30cm-~45cm; 检查全部内容包装表面标签标识系统的正确性。
实际结果记录: 样本 1号 2号 3号 结论: 热封温度在 112℃、压力 8kg,时间 5S 时,产品包装材料上所附图案、文字等标 识系统保持清晰无误,达到包装材料质量要求。 灭菌前标签 灭菌后标签 墨迹有无迁移 合格 合格 合格 判断 不合格 不合格 不合格
纸塑包装验证报告
版本号 热封强度测试的确认 A/0
验证目的:确认包装热封后包装的热封强度能够达到标准(不小于 1.5N/15mm) 验证要求:热封温度设定在 112℃、封合时间 5 秒、封合压力 8 kg/cm 验证依据:ISO11607-2:2006 验证方法: . . 准备切割 15mm 宽试验用样品,样品边缘应与热合区垂直。 用夹具夹持塑料复合膜的自由端并固定, 另一个夹具夹持纸的自由端并固定在拉力 EN868-5
版本号 包装阻菌性测试确认 A/0
验证目的:确认包装可以阻菌 验证要求:枯草芽孢杆菌不能穿透包装材料 验证依据:ISO11607-2:2006
验证方法: 1、将样品裁成边长为 50mm 或 10mm 的正方形,灭菌备用; 2、将灭菌样品转移至无菌平皿,取小于 107cfu/ml 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悬液 5 滴,每滴 0.1ml ,均匀滴 在样品外表面,互不触碰,在温度 20~25℃,相对湿度 40%~50%条件下直至干燥(约 6~16h) 。 3、将染菌样片的内表面完全平铺在 TSA 琼脂培养基表面,5~6 秒后将样片取出;TSA 琼脂培养基 放置于 30~35 培养 16~24h,观察细菌生长情况。 4、至少做 5 个平行样。
结论: 验证人/日期:
符合规定
不符合规定
审核人/日期:
共 16页 第 11页
文件名称 文件编号 环氧乙烷残留量分析:
纸塑包装验证报告
版本号 A/0
验证目的:确认纸塑包装是否能满足环氧乙烷的解析要求。 验证要求:环氧乙烷含量≤10μg/g 测试方法:详见 GW-SOP-102 实际记录 标准溶液体积(y) 吸光度(x) 线性方程 相关系数 批号 供试液 吸光度 体积 计算 结果 平均值 结论: 结果表明在 112℃温度下热封后灭菌的产品经过 14 天的解析后,残留量均能达到允许 标准范围(≤10μg/g)内,所以包装材料对环氧乙烷气体的解析能力满足要求 验证人/日期: 审核人/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