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现象及应对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现象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用来分析人均收入水平与分配公平程度之间关系的一种学说,。
将此学说运用于环境上的表述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污染指数随着经济的增长先增后降,当国家或地区的发展水平较低的时候,环境污染的程度也相对较轻,但是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环境污染由低趋高,环境恶化程度随经济的增长而逐渐加剧,当污染程度达到一个最高点时,随着经济的继续增加,此时的环境污染却逐渐下降,使得环境得到改善。
环境质量与收入呈倒U型曲线关系。
经济增长又通过规模效应、技术效应与结构效应三种途径影响环境质量。
1.规模效应:经济增长会从两方面对环境质量产生负面影响,一方面经济增长要增加投入,进而增加资源的使用,加速了资源的消耗;另一方面由于资源的不完全利用或者开发资源和利用的过程中的不充分导致污染排放的增加。
2.技术效应。
高收入水平将使人们有能力发展更好的环保技术、以及处理环境污染和保护环境的高效率技术。
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过程中,加重研发支出,推动技术进步,将会产生两方面的影响:一是在原有的资源利用率其他不变时,技术进步提高生产率,改善资源的使用效率,将会直接降低单位产出的要素即资源的投入,相对以前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可减少开发资源带来的环境问题以及生产过程中的污染问题,削弱生产对自然与环境的影响;二是清洁技术不断开发和取代肮脏技术,可有效地循环利用资源,降低了单位产出的污染排放。
3.结构效应。
随着收入水平提高,产出结构和投入结构发生变化。
在早期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经济结构从农业向能源密集型重工业转变,化工石油原料的使用增加了污染排放,随后经济转向低污染的服务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投入结构变化,单位产出的排放水平下降,环境质量逐步改善。
规模效应会恶化环境,而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改善环境。
在经济腾飞的开始阶段,资源的使用超过了资源的再生,有害废物大量产生,规模效应带来的环境负担远超过了技术效应能减少净化的能力和结构效应所能产生的改善力量,使得环境逐步恶化;当经济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环境污染水平达到最高,此后,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产生大雨规模效应的能力,环境恶化减缓并逐步向原来的方向恢复。
湖口县是江西省九江市下辖的一个县城,处于规模效应的时期,并已经发展了数十年的时间,如今也出现了大量的以服务性产业的项目,但转型速度缓慢。
自发展初期以来,经济增长迅速,但由于发展初期科学技术非常不发达,更好的保护环境的技术尚未出现,政府亦没有足够的资源和可调控的力量资源以及多余的资金支持环境的保护,经济的发展在初期只是为了改善人们的生存条件,人们并没有意识到保护环境和自身健康有什么联系,环境保护意识差,因此,对于开始良好的环境状况并不在乎和珍惜。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利用自然的能力增强,地区经济发展规模增大,自然资源消耗就越来越多,污染物的排放也越来越多,对环境的破环也越来越严重,此时,正如“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中描绘出的上半段,随经济的增长而环境污染也加重。
也由于此时的清洁科学技术不发达,不能在大范围内实行减污计划,而经济产业结构相对落后,主要以资源依赖型,资源消耗型产业为主,而这些产业都是消耗大量资源,以对环境的掠夺和污染为基础谋求发展的,因此,在经济积累的过程中,对环境产生了大量的污染。
为增长经济,湖口县大量引进重工业项目,最大的是位于金沙湾的工业园区,虽然有着生态示范园区的称号,但污染却是十分严重,地方的污染可以从随处可见的污
水和到处弥漫的烟尘中略窥一斑。
2010年县里引进江西省萍钢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九江分公司,并开始投入生产,年创利润六亿多元,年税收更是达到了四千万以上,这样的业绩固然能够给发展带来很大的便利,然而这背后的环境问题又有谁去关注和解决了呢?我国对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走可持续发展,绝不能先污染后治理,而一味的追求经济增长,不注重环境的保护这样的行为哪一点遵循了这项基本国策呢!
在湖口县城的中心繁华地区,已经在逐渐向服务型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靠拢,建起了两家综合的购物大楼和几所消费娱乐场所,另一家五星级宾馆正计划与今年完工并实行经营,而这些建筑的落成无疑将会对湖口县的产业转移产生积极作用,因为这些商场中都设立了注重保护清洁卫生的标识,并对拥有一个良好的环境非常重视,在金沙湾越来越严重的污染的同时,许多的居民对其提出了反对,政府对环境的经济支出也增加了许多,并表示将逐步完善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工作。
湖口县的发展揭示了一个发展变化:收入水平低的社会群体很少产生对环境质量的需求,贫穷会使人们加剧对环境的掠夺,使环境恶化;收入水平提高后,人们更关注现实和未来的生活环境,产生了对高环境质量的需求,到时不仅愿意购买环境友好产品,而且不断强化环境保护的压力,愿意接受严格的环境规制,并带动经济发生结构性变化,减缓环境恶化。
这点也是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中包含于到达顶点后人们对环境的质量需求。
此时环境规制也随之出现,环境规制作为一种社会性规制的重要内容,是指环境污染具有外部不经济性,政府通过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与措施对厂商等的经济活动进行调节,以达到保护环境的和经济发展相协调的目标。
具体体现在工业防治和城市环境保护。
环境规制的工业防治和城市保护在环境污染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未达到顶端的上升阶段正是治理环境的良好方法。
环境规制的强化会让环境污染程度下降。
随着经济增长,环境规制在加强,有关污染者、污染损害、地方环境质量、排污减让等信息不断健全,将能够促成地方政府加强与社区的环保能力和提升当地的环境质量管理能力。
严格的环境规制将能进一步引起经济结构向低污染转变。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另一种形成因素分支之一是市场机制,市场机制的出现在于有了一定的初步经济发展,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市场机制不断趋于完善,在早期发展阶段,自然资源投入较多,随着开采的增加和大量资源的利用,就会逐步降低了自然资源在自然界中的存量;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自然资源的价格开始反映出其稀缺性而上升,社会降低了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使用效率,同时将促进经济向低资源密集的技术方向发展,自然资源在市场中交易就实现了自我调节,自我调节的市场机制会减缓环境的恶化。
同时,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市场参与者日益重视未来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联系,对施加环保压力起到了重要作用,而银行对环保不力的企业拒绝贷款等手段促进了产业转型和环境的保护。
环境质量于是也得到了改善。
除上述之外,环境保护的另一个重大责任将要求政府和企业共同承担,就是减污投资,每个人都知道,一个企业一年如果能够回收和循环利用资源将能减少一笔不小的支出,但由于建设一个可循环利用的回收系统将耗费一些资金,故而有些企业不愿投出减污资金,从长远看来,投入一笔减污资金将在以后的若干年内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因为对于防止和治理来说,治理显然要花更多的人力物力,还不一定能够恢复到从前一样的生态环境,所以,最好的投资就是减污投资,在未污染前做好准备,建设节能减排工程,加大循环利用的面积,保护好当前的生态环境,在经济增长的同时
使得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顶端尽可能降低,也意味着尽最大的努力环境污染的最大峰值,此后的生态环境恢复的将更快。
环境质量的这种与环保投资密切相关的关系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上资本充裕度有别,环保投资的规模因而不同。
可以根据上述企业和政府的减污投资分析将环保投资资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商品生产,产生了污染;一部分用于减污,充足的减污投资改善环境质量。
在低收入阶段所有的资本用于商品生产,污染重,并影响环境质量;收入提高后充裕的减污投资防止了环境进一步退化。
环境质量提高需要充足的减污投资,而这以经济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充足的资本为前提。
减污投资从不足到充足的变动构成了环境质量与收入间形成倒U型的基础。
这些表明,在收入提高的过程中,随着产业结构向知识信息化和服务业的演变、科学的清洁技术的应用、环保需求的加强、环境规制的实施以及市场机制的作用等,环境质量先下降然后逐步改善,呈倒U型。
经济的发展依赖环境提供的资源,为了能够实行可持续的发展,必须在经济的发展同时肩负起保护环境的责任,在未达到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顶端前尤其要利用已有的资源来保护环境的质量,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高峰之后,随着经济的增长环境质量得到改善,此时地区产业已经完成转型,注意维护环境的平衡就能够使得生态逐步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