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704-设备润滑管理制度修改版

0704-设备润滑管理制度修改版

设备润滑管理制度
1 总则
1.1 为了加强我公司设备润滑管理,达到合理使用油品,减少磨损、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润滑剂消耗、改善设备工作环境、提高润滑管理水平,结合本公司生产线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1.2 设备润滑管理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完善设备润滑条件,改善润滑设备,加强现场管理,对润滑剂的品种选择、购买、保管、使用、更换、补加进行全面管理,确保设备安全、正常运转,减少机体磨损和摩擦阻力,降低动能消耗,避免润滑事故发生。

1.3 积极推广、应用润滑新技术和润滑剂新品种,定期组织有关人员学习润滑业务、掌握润滑技术,提高全员业务技术水平,改进不合理的润滑方式和润滑材料。

1.4 设备部是润滑管理部门,对润滑管理技术负全面责任。

其主要职责是:制定润滑管理制度,编制各类设备润滑用油牌号和种类,指导设备使用部门正确开展润滑工作,组织技术培训,组织润滑新技术、新材料、新油品应用,学习推广润滑管理先进经验。

设备部有权制止使用部门使用不合格的润滑剂,并制止设备使用部门继续运转有缺陷的润滑系统。

1.5 严格润滑油入厂检验和定期抽验制度,加强润滑剂在选用、采购、保管、使用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严禁不合标准油品的购入和使用,确保设备润滑剂能符合指标要求。

1.6 编制设备润滑标准,建立岗位责任制和设备润滑技术档案,做好加油、添油、换油,定期巡回检查记录,并及时入档。

1.7 本办法适用于我公司生产工艺线过程中的全部设备和其它辅助生产设备(机床、工程机械等)的润滑管理。

2 润滑管理业务流程
2.1 设备使用部门根据公司设备润滑制度中油品使用规范,逐台设备建立润滑记录表。

2.2 设备使用部门技术员、巡检工日常检查各润滑点,严格按规定进行补、换油,并形成详细的润滑记录。

2.3 设备使用部门技术员根据润滑周期表报出月度油品更换计划,每月25日向设备部报出月度用油计划。

2.4 若日常发现异常设备润滑情况,要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属于生产线重点设备的报设备部。

2.5 稀油站油品抽送检验,由设备部下发通知,设备使用部门负责采集油样,并帖齐标签,由设备部统一送检,检验结果设备部及时反馈设备使用部门。

2.6 稀油站更换油品时,设备使用部门应在3天内将结果报设备部,并分别做好记录。

3 润滑材料管理
3.1 润滑材料由设备部和设备使用部门同时进行管理,设备部负责业务指导。

各部门分工是:
3.1.1 设备部负责润滑材料品种、牌号的选定,严格执行《水泥板块物资统一供应管理办法》,在目录中安排采购。

3.1.2 使用部门根据设备部规定油料,报出需要量和使用时间,经设备部主管人员审核后,下达购置计划。

3.1.3 设备部根据审定的用油计划,负责油品的采购、储存、发放工作。

3.1.4 使用部门根据需要,可在车间或小油库内,对部分油品实行短期存放或少量备用。

3.2 油品的选用应注重设备原设计油品,需变品种应慎重考虑。

设备部应积极总结在线设备油品使用特性,研究设备润滑点油品代换可能性。

在未下发通知前,任何一处设备润滑点油脂品种、牌号的改变,设备使用部门必须出正式申请报告经设备部批准后方可实施,特殊情况由设备部报主管副总经理批准。

3.3 进厂油脂必须有生产厂家出厂合格证和检验单,严禁无检验单和产品合格证的润滑材料进入公司。

3.4 积极推行定额管理。

设备使用部门应根据历年油脂消耗情况,编制消耗定额,做到计划申报、供应油品,以便设备部供应工作。

3.5 油品的存放应做到室内分类存放,标志准确、清晰,库内保持清洁、干燥、通风,严禁与其它燃料油混放,自用和重用油桶要有明显标注,专桶专用,以免混桶。

3.6 油品要严格按照品种发放,发现错发情况发放人员要立即纠正,如果油品已进入设备要报告相关领导,采取相应补救措施,因发油而造成事故者,发放人员要负主要责任。

3.7 设备使用部门应根据情况,储存适量的润滑材料,对储存地点和库房应严格管理,要符合安全要求、存放油脂要求。

3.8 对储存时间较长(超过一年)的油品,要进行化验鉴定,以防变质油品用于设备。

3.9 重视润滑油的回收和再利用,大型稀油站或窑托轮瓦冷却换下的旧油要用干净油桶存放,通过油过滤机或自然沉淀进行设备再利用,要遵循主机设备转向一般设备使用的原则。

3.10 设备部应积极推广使用新油品和添加剂。

新油品及添加剂的试验,由设备部确定试验设备、油品生产厂家,待试验成功后,按计划购置,试验过程的一系列技术工作,由设备部负责,费用由设备所在部门支付(专项除外)。

3.11 润滑材料装入设备前后的一系列技术工作,由设备部指导,设备使用部门负责。

4 润滑设施管理
4.1 润滑设施包括润滑系统的油泵过滤器、冷却器、分油器、油管(接头、法兰)、液压阀(阀门)压力表、油标(油窗)油箱、加热器、机电保护器、用于润滑的油圈、油杯、油勺、油枪、油毡、油眼、油腔等以及各类密封装置。

4.2 用于润滑的油泵必须做到定期专人检查检修并做好记录,其配备件供应要纳入正常的配、备件管理渠道,作为油泵动力的电机、联轴节、电气保护系统做到定期检查,经常维护,工作可靠。

4.3 过滤器、分油器、液压阀等要根据具体情况,定期清洗和检查调整。

油箱要利用换油时清洗或有严重污染时清洗,压力表、温度表、油管、接头油窗、油圈要按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4 润滑系统设施不能随意变更,属于不合理及功能不足需要变更时,需征得设备部同意。

大型主机设备润滑系统设施变更,必须征得主管副总经理批准方可实施。

4.5 油泵的更新换型必须进行可行性研究。

由使用部门提出更新换型申请和更改依据,报设备部同意后组织实施;设备部也可根据设备具体情况和油泵新产品,直接提出更新模型方案,交由使用部门实施。

4.6 对于主机设备的备用润滑设备,必须始终保持完好,使用部门不得在备用润滑设备不能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强行开车或运转,情况特殊的需报设备
部,违章造成事故由使用部门负全部责任。

4.7 积极推行仪表新技术,提高润滑系统“自动”控制功能,保证设备安全运转。

4.8 润滑系统的加热器要严加管理。

未经设备部许可,使用单位不得随意加设或拆除,违者造成不良后果由使用部门负全部责任,加热器应采用自动“温控”。

4.9 受润滑的各类轴承、轴瓦等,必须严格按各自的加工、安装技术标准实施。

5 设备用润滑油(脂)种类及适用范围、要求
5.1 在用润滑油脂共分20类,所有设备用润滑油(脂)种类、适用范围及换油周期见下表执行。

5.2 设备最初运行21天(500小时),需更换新油,如遇连续生产,最多不超过30天。

要求先用洗油清洗3~4遍,再用同牌号润滑油清洗一遍,再按要求油量加进新油。

5.3 按换油周期执行外,要求无论油质外观是否优劣,减速机和稀油站润滑油最长使用期不超过3年,最迟3年内更换。

5.4 不正常换油是指有水进入,使油乳化或粉尘、金属沫等物质使油外观不良时。

5.5 设备补油指稀油按油位添加,干油按设备润滑设施情况补油,凡带黄油嘴或油杯的,最低1个月补加油1次,若人力具备条件时,宜采用少量多频补加,象每周或15天一次,具体频次和油量视不同设备而定;若干油润滑设备自身未带加油设施的,要求6个月打盖补油一次,12个月换油,同时设备使用部门要有计划逐步将未自带加油设施的用干油润滑设备通过改造增加黄油嘴或油
杯,以达到少量多频补加的目的,最低1个月补加油1次。

有明文规定的按规定执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