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六讲: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探索
第六讲: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探索
3.由于‚清党‛的重心在于清除共产党员,从 而排除了国民党党员信仰上之不同,有助于 国民党整合与凝聚。 4.“清党‛迎合了英、美、日等列强反共拒俄 的心理,得到了列强们的支持与肯定。 5.“清党‛时期屠杀了大量从事工人与农民运 动积极分子,得到了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拥 护,国民党的社会统治基础迅速转变,成为 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 6.“清党‛也切断了国民党和它的革命动力的 源泉之间的关系。
2.对法西斯主义的鼓吹
1931年5月5日,蒋介石在国民会议上 公开鼓吹中国在训政时期,可以借鉴法 西斯主义。他认为,‚共产主义之政治 理论‛,‚此种残酷手段,尤不适于中 国产业落后情形及中国固有道德‛, ‚自由民治主义之政治理论‛,虽可以 进行,但中国没有英美‚长期演进之历 史‛,‚且他邦议会政治之弱点已充分 暴露‛;只有‚意大利在法西斯蒂党当 政以前之纷乱情形,可以借鉴。‛
•
胡汉民于1931年底到1936年5月近5年 的时间里,依靠两广武力,公开与蒋对 抗,进行多方面的倒蒋活动。创办《三 民主义月刊》,组织‚新国民党‛。此 外努力促成西南联合政府与蒋的对抗, 胡汉民成了西南各反蒋势力的精神领袖, 对蒋的统治形成重要威胁。
国民党内地方派系可谓是遍布西南、西北、 华北各省,除去桂系、冯系、阎系,还有张学 良的东北军,杨虎城领导的十七路军,以及以 龙云、卢汉为首的云南地方实力派,以刘湘为 代表的川康实力派。国民党在大陆统治时期, 地方与中央之间的明争暗斗此起彼消,从未中 断。
《统一与军队管辖问题》,东方杂志第31卷第24号,1934年12月16
日
“本党若干执行委员对孙中山的原则和政 策的解释,在我看来,是违背了孙中山的意思 和理想的。‛‚如果党内领袖不能贯彻他的政 策,他们便不再是孙中山的真实信徒;党也不 再是革命的党,而不过是这个或那个军阀的工 具而已。党就不成为一种为中国人民谋未来幸 福的生气勃勃的力量,而会变为一部机器、一 种压迫人民的工具、一条利用现在的奴隶制度 以自肥的寄生虫。‛‚对于本党新政策的执行, 我将不再参加。‛
“必以至大至久之恒心与毅力,肃 清潜伏之共产分子,绝其根 株,‛‚第一期清党自打倒共产党 领袖及其著名活动分子入手……其 二期须普及一般跨党分子。‛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国民党政府政治制度档 案史料选编(下),第602-606页。
“过去的清党,只是把不良分子清出党 外就完了。我们这次清党,是进一步把 共党的死灰都要送还俄罗斯,不能让它 遗留在中国的。干脆地说,这次的清党, 就是要消灭共产党。‛
•
原 武 汉 国 民 政 府 旧 址
1926年7月,广东国民政府出师北伐,10月攻占武汉三镇。11月决定迁都 武汉。1927年1月1日,国民政府以武汉为首都并开始执行职权。武汉国民 政府不设主席,以汪精卫、谭延闿、孙科、徐谦、宋子文五人为常务委员。 1927年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之后,宁、沪合流。
《东方杂志》第31卷第7号,1934年4月1日
为领袖者果能把握住民族的意识,踏在 民族与国家利益的基础上,则人民自会起而 作热烈的拥护,各个领袖,同为民族国家而 奋斗,自然不致互争雄长了。但是我们所痛 心者:民国以来之居领袖地位者,大都只知 强奸民意,欺骗民众,投降帝国主义,出卖 民族利益,甚至外寇深入而不知抵抗!中国 人民的爱国爱民族未尝不如意大利或德意志 的人民,但是中国的墨索里尼或希特勒在哪 里呢?
• 改组派与蒋介石的争斗
北伐之后,‚中国国民党已被军阀、官僚、政 客、买办、劣绅、土豪所侵蚀盘踞、盗窃、把持, 孙总理之三民主义,已被他们所窜改……今日南京 的中央,已成为一切反动势力的大本营……我们要 继续革命,必须重新整饬担任革命的中国国民党大 本营,必须反对南京的反动中央和最近善后会议式 的第三次代表大会,并且不犹疑的继承第一第二次 代表大会的系统而重新改组中国国民党。‛
【美】易劳逸著:《流产的革命——1927-1937年国民党统治下的 中国》,中国青年出版社1992年版,第54页。
蓝衣社的纲领中于是规定:‚蒋介石是国 民党的唯一领袖,也是中国唯一的伟大领袖; 因此,党员必须绝对支持他,只听从他的命 令,以他的意志为意志。‛蓝衣社的核心人 物贺衷寒则说:‚服从领袖是无条件的;每 个人必须真挚坚定地与他同生死,共患难。‛
1936年蒋介石在给德国将军塞克脱的 信函中,清楚表白了他的目的:‚促成 中国政府继续消灭不断受外力培养之共 产主义,并给予中央以威信、地方以保 障、国民经济以发展根基。‛
蒋介石:《致塞克脱信函译稿》,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 《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外交(二),第 1174页。
最近以来,民主政治似有崩溃趋势,而独裁政 治却在许多国家抬头。不论其为社会主义或资本主 义国家,都有把政权集中于一人的事实。尤著者, 如无产阶级专政的苏联,法西斯蒂的意大利,民社 党的德意志等;纵他们独裁的目的与意义完全不同, 然其为独裁也则一……他们不仅是一国的最高权力 的拥有者,也许就是欧洲命运甚至世界命运的支配 者呢!
社会心理基础 大资产阶级的支持 国际背景
(二)貌合神离的中国政局
• 宁沪争斗
‚一切救党救国之名词、行为皆本于 西山会议,而反倡言打倒西山会议,一 切共产派机关、党员不许存在,而反文 言容共。‛
《邹鲁致蒋介石等人函》,1927年4月15日
西 山 会 议 会 场
1925年11月,谢持、邹鲁等在北京西山碧云寺召开非法的国民党一届四中全 会,出席会议的仅有中央执行委员8人(占总数1/3),候补委员3人,中央监 察委员2人,通过了“取消共产党员在国民党中之党籍”,“开除国民党中央 执行委员会中的共产党员”,“解雇鲍罗廷”等反苏、反共、反对国共合作的 议案。会后在上海成立“国民党中央党部”,与广州国民党中央相对抗。1926 年1月,国民党二大通过了弹劾西山会议派的决议,决定永远开除谢持、邹鲁 的党籍,对其他一些人给予警告处分。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西山会议派 与蒋合流。
【美】易劳逸著:《流产的革命——1927-1937年国民党统治下的
中国》,中国青年出版社1992年版,第58页。
1935年,蒋介石对蓝衣社成员的一次 集会中宣称:‚法西斯主义是一种对衰弱社 会的刺激‛,‚法西斯主义是目前中国所最 需要的。‛蒋介石宣称:‚在中国现阶段的 紧急形势下,法西斯主义是最适合的一种奇 妙的药方,而且是能够救中国的唯一思想。‛
1927年7月18日宋庆龄在汉口发表《为抗议违反孙中山的 革命原则和政策的声明》
(三)对南京国民党政权的评价
1.清党政策 2.法西斯主义的鼓吹 3.妥协还是抵抗? 4.攘外必先安内?
1.清党政策
1927年5月17日,成立了由邓泽如担 任主席的‚国民党中央清党委员会‛, 下设秘书、情报、审查三处。不久,又 成立了‚清党审判委员会‛,负责审判 各处捕送的‚清党对象‛。
罗家伦主编:《革命文献》,第9辑(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 1984,第108页。
胡汉民
据不完全统计,从1927年3月—1928年 上半年,被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达31万人, 中共党员2.6万人。全党人数由1927年5月五大 时的57900名共产党员锐减到1万人。
陈乔年
陈延年
周 文 雍 、 陈 铁 军 烈 士
1930年7月13日,阎、冯以及其他地方实力派,在北平成立‚中国 国民党中央党部扩大会议‛。发布由汪起草的《党务联名宣言》
自从民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军队中就没有什么 国家和地方军队的区别,各地的驻军都是独立的, 向不受中央的指挥,而最痛心的,就是各地军队之 间,都有敌视的态度,如甲省的军队,不论为了什 么原因,到了乙省,就要受到攻击,这何异于敌国 的待遇,就是国民政府成立以后,这种的情形还没 有完全消灭,实情是如此,真正的统一当然谈不上。 至于当局方面,并不是不知道这种阻碍统一的 重要实力,只是找不到解决的方法罢了。以前所用 的方法,只是武力。但是此仆彼起,卒难成功。因 此统一的净果,却是多次蹂躏国势的内战。
• 1929年3、4月间蒋桂战争 • 1930年蒋冯、蒋阎矛盾激化,中原大战爆发
冯玉祥
阎锡山
李宗仁
• 本党组织为民主集中制,某则变为个人独裁, 伪三全代表大会指派圈定之代表,数在百分之 八十以上;本党政治,在扶植民主政治,某则 托名训政,以行专制。人民公私公利,剥夺无 余。甚至生命财产自由,亦无保障,以致党既 不党,国亦不国。去岁以来,分崩离析之祸, 皆由此酿成也。某不惟不作,且方以摧残异己, 屠戮无辜为快心之具。同人皆痛心疾首,务以 整个之党,返之同志;统一之国,返之国民。
《中国国民党改组同志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国现代 史资料选编》3,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557-558页。
“当改组派最初在南京一带组织活动 的时候,有许多青年知识分子都是十分 兴奋,主动地找关系来加入,他们的主 观愿望,当时的确不是搞政治投机,而 是想搞‘恢复’的国民革命。‛
何汉文:《改组派回忆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文史资 料研究委员会编《文史资料选辑》第17辑,中华书局1961,第 183页。
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 探索
一、国民党南京政权的建立及评价
二、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革命道路
的探索
一、国民党南京政权的 建立及评价
(一)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1927年4月18日,南京国民政府举行成立典礼, 正式宣告“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成立。 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通电全国,宣布“遵 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12 月31日,国民政府任命张学良为东北边防军总 司令。从此,北洋军阀的统治宣告结束。国民 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自己的统治,实现了形 式上的统一。
• 十七年间,本党于军事上既统一全国,其在同志, 以为破坏已终,建设方始,欣欣然望训政之实行; 其在国民,亦本于厌乱思治之心理,相与为永久和 平之祷祝。然曾不一年,而内战复起:十八年间, 长江黄河西江三大流域,满染国民革命军相 之鲜 血,人民生命财产,随以荡析者,更不可胜记;至 于今春以来之大战,战区之广,战祸之烈,不特北 伐之役,为足与拟,即民国以来绝无其例,抑亦中 国数十年来所未有也。呜呼!此诚中国之浩劫,而 中国国民党之奇痛也。谁为为之?孰令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