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章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探索

第五章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探索

41
1928年南京政府确立训政体制。《训政纲领》规定:
训政期间‚由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
领导国民,行使政权‛,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时,
‚以政权付托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执行‛;中
国国民党训练国民逐渐推行‚选举、罢免、创制、复 决四种政权‛,国民政府执行‚行政、立法、司法、 考试、监察‛五种治权;中央政治会议‚指导监督国 民政府重大国务之施行‛。
• 余确信余自今日与宋女士结婚以后,余之革命 工作必有进步,余能安心尽革命之责任,即自 今日始也。余二人今日,不仅自庆个人婚姻之 美满,且愿促进中国社会之改造,余必本此志 愿,努力不懈,务完成中国之革命而后已;故 余二人近日之结婚,实为建筑余二人革命事业 之基础。 ……”
1927年12月1日 日记 • 今日见吾妻姗姗而出,如云飘霞落,平生未 有之爱情于此一时期并现,不知余身置何处 矣!”
民必须服从拥护中国国民党,誓行三民主义,接受四权使用之
训练,努力地方自治之完成,始得享受中华民国国民之权利。‛
(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
上,第659页。)
44
1930年5月5日-17日,国民会议在南京
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
法》。其中规定:‚训政时期中国国民党 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行使中央统治 权。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时,其 职权由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行使 之‛。(北京大学法律系编:《宪法资料 选编》第2辑,第333页。)
• 日记:“今日思念美妹不已!”(1927年3月21日)
• 日记:到上海,与宋美龄谈,“情绪绵绵,相怜相爱, 惟此稍得人生之乐也!”(1927年9月23日)
• 日记:与宋美龄定婚,与之谈曰:“人生之乐,以定婚 时为最也。”(1927年9月26日) • 日记:出国东游,辞别宋美龄曰:“三弟(即宋美龄- 引)情绪绵绵,何忍念绪?不惟外人不知三弟性情,即 余亦于今知也。”(1927年9月28日) • 日记:“近日无论昼夜,心目中但有三弟,别无所思矣 。”(1927年10月1日)
《我们的今日》
• 蒋介石结婚当天(1927.12.1)在报端发表了 • 《我们的今日》一文。 他说:“余今日得与余最敬最爱之宋美龄女士结 婚,实为余有生以来最光荣之一日,自亦为余有 生以来最愉快之一日。余奔走革命以来,常于积 极进行之中,忽萌消极退隐之念,昔日前辈领袖 常问余,汝何日始能专心致志于革命,其他厚爱 余之同志,亦常讨论如何而能使介石安心尽革命 之责任。凡此疑问本易解答,惟当时不能明言, 至今日乃有圆满之答案。
45
训政体制 (1928.10)
国民党中央 执行委员会
议决建国纲 领、立法原 则、施政方 针、军事大 计、人事安 排
决策机 构
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 (中执委、监察委)
执行机构
国民政府(总揽治权)
一府五院 监 察 部
国民政府
司 法 部
外 交 部
行 政 院 财 政 部
考 试 院
教 育 部
立 法 院
……
1986年版,第345页。)
政权共有四项,选举权、罢免权、创制权和复决权;治权 则有五项,分别为行政、立法、司法、考试和监察权。孙中 山主张将政权完全交到人民的手里,使人民有充分的政权去 直接管理国事,而治权则交给政府机关,使政府有力量治理 全国事务。他希望通过这种效能分开,来达到人民有权、政 府有能的政治目的。
• ‚军政时期‛——“以积极武力,扫除一切障碍, 而奠定民国基础‛;
• ‚训政时期‛——“以文明治理,督率国民,建设 地方自治‛;
• ‚宪政时期‛——“俟地方自治完备之后,乃由国 民选举代表,组织宪法委员会,创制宪法;宪法颁 布之日,即为革命成功之时。‛ (《孙中山全集》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 298页。) 39
权能分开是孙中山寻求的民主政治理想目标。权能分开实
际就是政权、治权分离,‚政治之中,包含有两个力量:一 个是政权,一个是治权‛,‚政是众人之事,集合众人之事
的大力量,便叫做政权;政权就可以说是民权。治是管理众
人之事,集合管理众人之事的大力量,便叫做治权;治权就 可以说是政府权‛。(《孙中山全集》第九卷,中华书局
1930年9月22日病逝于南京。
19
• 谭延闿女儿谭祥与女婿陈诚一家(1950s于台 湾)
这样,以蒋介石 为首的国民党中央 组成,国民党内出 现了暂时的统一。 在暂时统一的基础 上,国民党四派新
军阀开始了第二次
北伐。
21
3.国民政府‚第二期北伐‛
1928年1月,国民政府任命蒋介石为北伐 军总司令, 并将全国军队(100万)编为四 个集团军。分别由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 李宗仁担任总司令。4月0日,下达总攻击令。 讨伐对象: 奉军、直鲁联军、孙传芳残部共40万
代‛;第三阶段为‚宪法之治‛,‚军政府解除权
柄,宪法上国家机关分掌国事之时代‛,‚全国行
约法六年后,制定宪法,军政府解兵权、行政权,
国民公举大总统及公举议员以组织国会‛,‚一国 之政事,依于宪法以行之‛。(《孙中山全集》第 三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97页。)
38
• 1914年,孙中山在《中华革命党总章》中又将革 命程序重新界定为‚军政‛、‚训政‛、‚宪政‛ 三个时期:
3
一、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及统一
1.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1927年4月18日,南京国民政府举
行成立典礼,正式宣告‚中华民国国民
政府‛成立。由蔡元培代表国民党中央
授印、胡汉民代表国民政府受印。
4
蔡元培
胡汉民
5
6
北京 北洋政府
武汉 国民政府
南京 国民政府
1927.12.1,蒋介 石与宋美龄在上 海结婚。
22
冯玉祥 第二集团军
阎锡山
第三集军
李宗仁
第四集团军
23
张作霖败退出 关。1928年6月 4日凌晨5时23 分,张作霖在沈 阳附近皇姑屯被 日本关东军炸死。
24
结果
• 1928年6 月8日,北伐军进北京 • 6月12日进入天津 • 6月15日,南京国民政府宣布“统一告成 ” • 6越0日,改直隶省为河北省,北京市为 北平市。
的基本构架。
43
1929年3月,国民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一系列文件,
确立‚训政制度‛的各方面细则,并规定‚训政时期‛为六年。 会上通过的《确定训政时期党、政府、人民行使政权治权之分 际及方略案》,基本照搬了《训政纲领》,同时增加了国民党
‚于必要时,得就于人民之集会、结社、言论、出版等自由权, 在法律范围内加以限制‛的权力。该案还规定:‚中华民国人
• 不久,宋美龄表示愿意同蒋介石结合,但 需要征得母亲的同意。9月16日,宋霭龄在 塞耶路的家中,召开记者招待会,将蒋介 石和宋美龄介绍给新闻记者,随即宣布: “蒋总司令即将与我的三妹结婚。”蒋介 石在对《字林西报》记者发表谈话时,也 谈及关于这门婚事“近来女士已允,惟尚 须得其家属许可”。当时,宋美龄的母亲 在日本养病,蒋介石“拟即前入问候,并 向乞婚”。
……
47
中执委 全国代表大会
省执行委员会 全省代表大会
县执行委员会 全县代表大会 区执行委员会 全区代表大会
• 1927年8月13日,蒋介石第一次下台。下台之 后,他给宋美龄写了一封感情十分真切的信。 信中说: • “余今无意政治活动,惟念生平倾慕之人,厥 惟女士。前在粤时,曾使人向令兄姐处示意, 均未得要领,当时或因政治关系,顾余今退而 为山野之人矣,举世所弃,万念灰绝,曩日之 百对战疆,叱咤自喜,迄今思之,所谓功业宛 如幻梦。独对女士才华容德,恋恋终不能忘, 但不知此举世所弃之下野武人,女士视之,谓 如何耳?”
• “余今无意政治活动,惟念生平倾慕之人, 厥惟女士。前在粤时,曾使人向令兄姐处示 意,均未得要领,当时或因政治关系,顾余 今退而为山野之人矣,举世所弃,万念灰绝 ,曩日之百对战疆,叱咤自喜,迄今思之, 所谓功业宛如幻梦。独对女士才华容德,恋 恋终不能忘,但不知此举世所弃之下野武人 ,女士视之,谓如何耳?”
二、 国民党南京政权评价
34
(一)成就
客观地说,1927年至1937年间,南
京政府在现代教育扩展、经济增长、进
出口贸易、政治改革、各种社会变革方 面取得了许多的成就。因此,有西方学 者认为1936年中国已经具备了全面现 代化起飞前夕的各种条件。
35
南京国民政府前十年建设成就
• 1.以地方自治为核心的政权建设 • 2.发展经济——1936年达历史最高水平 (1952年前),币制改革 • 3.发展教育、科学研究事业 • 4.改良社会习俗和社会救济
统治,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
27
张学良改易旗帜
28
张学良(1901~2001)
•黄龙旗(大清帝国,北京,1890-1912) • • 国旗作为代表主权国家的旗帜,是近代西方主 权国家出现后的产物。 近代中国与西方列强接触中,因发现在外交场 合无旗帜代表中国,在窘迫的情况下,清朝政府才 开始颁布正式的、现代意义的国旗。
• “青天”象征中华民族光明磊 落、崇高伟大的人格和志气; 青色象征自由,也代表民族主 义。 “白日”象征光明坦白、大公 无私,指示人们要有光明洁白 、毫无污点的纯正心地与思想 ;白色象征平等,也代表民权 主义。 “红地”象征革命党的热血, 指示人们要有牺牲奉献、勇敢 奋斗的精神;红色象征博爱, 也代表民生主义。
为防止一切流弊,驾乎欧美之上,孙中山
主张集中外之精华,在采用国外的行政权、立
法权、司法权基础上,加入中国的考试权和监
察权,造成一个五权分立的政府。他认为这样
的政府才是世界上最完全、最良善的政府。需
要注意的是,孙中山主张的五权分立不同于西
方的三权分立,它调的是五权的分工合作而
不是互相掣肘制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