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贸服装业波特五力分析

外贸服装业波特五力分析

外贸服装行业竞争力分析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服装生产国,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消费国,但外贸服装行业整体发展不平衡,服装业同行之间国内竞争也处于价格款式等方面的低层面竞争,销售渠道也以批发市场为主。

近年来,我国服装企业品牌意识加强,但仅有几个中国驰名商标,尚缺乏国际服装品牌,依然依赖低成本的价格优势以及消费人群的普遍性与其他国际品牌进行竞争。

我国外贸服装行业竞争力波特五种力量模型具体分析如下:
一、新进入者的威胁
1,出口压力巨大。

我国服装出口比重占出口总比重的三成左右,由于贸易顺差以及人民币汇率保持升值趋势,减弱中国服装出口的价格优势,导
致服装出口出现增速回落,占出口总比重份额降低。

出口的同时,也需
要进口大量棉纱、羊毛、化纤等原材料以及机械设备及技术,但在世界
产业链中尚处于低端,产品以贴牌为主,利润率仅百分之十几,其余均
被品牌商、零售商等瓜分。

2,品牌形象。

服装消费日益品牌化,一个知名的服装品牌树立,是需要在产品质量、产品设计、品牌文化、工艺技术、管理服务、营销网络等多
方面投入大量人力物立才能长期积累的结果。

本行业的新进入者无法在
短时间内在国际市场以及广大消费者心目中建立稳固响亮的品牌形象。

3,销售渠道。

销售渠道是生产型企业的生存基础,服装行业的生存基础自然是服装的销售。

要赢得市场份额得到消费者的青睐,是建立以及发展
良好品牌的关键。

但是想拥有有深度有广度的销售渠道,依赖大量的资
金投入以及人力物力,也需要卓越的管理组织能力。

本行业新进入者显
然很难具备这些条件。

4,服装设计风格与时尚概念。

服装的设计研发是其行业发展的动力,消费者对时尚的概念更新频率之快,风格之多变,就需要时刻关注国际国内
的时尚动态,跟随潮流,甚至创造带动潮流,拥有前瞻性和独到的战略
眼光,以及大胆创新的设计理念。

本行业的新进入者缺乏经验,捕捉潮
流变化时机滞后。

5,生产设备及生产技术。

服装行业追求的高质量产品以及高品质服务,就需要引进先进的专业技术以及先进的生产设备,以提高生产效率。

但本
行业新进入者,需要投入大量资本购买设备和技术,也需要培养大量熟
练员工,这也成为一个重要阻力。

6,经验积累以及声誉沉淀。

由于服装行业的特殊性,发展历史悠久行业日益成熟,对于运营、设计、采购、生产、营销、市场、财务、信息网等
众多环节都需要大量社会优秀人才。

而吸引人才的条件之一,就是本身
的经验以及声誉。

本行业的新进入者无法在短时间内获得这一先决条
件。

二、供应商讨价还价能力
1,供应商相对特定。

供应商作为企业产品供应链环节之一,对企业的发展影响深远,服装企业供应商通常为指定的几家。

但供应商提供的产品同
质化倾向严重,因此产品以外的因素对企业抉择起决定性作用。

由于供
应方有些具备稳固的市场地位,不会受成品市场的剧烈竞争所困扰,因
此产品的买主非常多,在一定情况下供应商处于强势主导地位,不会因
单个买主影响整体供应价格。

如化纤型号规格多样,可利用于各大领
域,因此单一服装领域竞争激烈冲击,未必对化纤生产行业造成一定影
响。

2,转换成本。

供求双方相互配合,才能有效降低成本达到双赢,供应商提供物美价廉的原料,就能使服装生产企业在销售前降低生产成本。

优质
原料对于服装成品质量是重要保障,为树立良好信誉以及打造品牌形象
打下坚实基础。

然而由于供应商各类企业与产品的区别与特色,导致买
主难以转换或转换成本过高,很难找到与供应方的产品相竞争的替代
品。

不同的服装,生产原料以及原料百分比都不同。

锦纶、纯棉、羊
毛、亚麻、雪纺、真丝等质地手感不同,生产的服装种类样式以及利用
领域各不相同。

比如服装含棉与含羊毛的比重,虽然在外观上可能相
似,但原料质地和含量,是隐藏的价格成本因素。

3,批量大小对价格的影响。

我国服装生产地以华南华东江南地区为主,手工轻工业集中在南方。

生产原料若从外地进货,运输装卸增加了商品成
本,降低竞争力,因此供产销一体化可以有力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
成本,提高竞争力。

而就进口原料而言,大批量的进口可以压低价格,
节省运输成本。

经销商从国外大量进口原料后,卖给国内的众多生产
商,家的价格,比起生产商自行从国外小批量进口的价格低廉很多。

三、买方讨价还价的能力
1,买方总数以及产品针对性人群。

外贸服装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防尘防静电的,针对某些行业生产厂家量身定制。

此类企业基数少,非大众消费
人群,但购买者通常批量较大,在特定材质服装生产商中的销售份额中
占很大比重。

2,买方知名度影响力及行业根基。

当买方有能力实现供产一体化,而卖主却难以形成产销一体化,那么很可能出现“客大欺主”的情况。

外贸服
装行业,这种情况尤为突出,国内生产的服装有相当大的一部分用于出
口,而国外自主品牌影响力强,受益群众覆盖面广,当地行业根基稳
固,不会受剧烈的外来竞争冲击。

再加上某些国家采取提高关税等措
施,实行地方保护主义,扭转对华贸易逆差,更是对外贸服装行业出口
形成阻力。

3,信息掌握程度。

买方对卖方信息掌握程度的把握,就可以核算商品成本,在贸易中占领主导地位。

服装同行业内竞争也是如此,对对手的供
销信息掌握越多,越了解优势劣势,在竞争中知己知彼。

卖方企图以最
小生产成本,最大的利润获取高回报率,而买方同样期待以最小支出获
得最优质的产品与服务。

卖方信息透明度为买方所熟知,则无法开出一
个利润丰厚的价格,在贸易中处于被动地位。

四、替代品的威胁
服装中,以休闲装、正装、家居装三类为主体。

而现代生活中,由于人们对审美以及舒适度越来越在意,因此在原料选择上,显然舒适度高的用来生产服装以替代其他原料。

而与正装相比,休闲装在搭配上更随意自由,因此休闲装面临替代品的威胁较小。

家居装本着舒适,宽松,轻巧的特色,却无法在公共场合穿着,正装由于材质昂贵,塑型性强,不适合运动时穿。

因此,休闲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正装和家居装。

在外贸服装行业中,由于中国近年来劳动力成本增加,生产原料成本也增加,本身廉价劳动力的优势正逐渐被第三世界国家取代,许多欧美国家都在第三世界国家投资办厂,利用劳动力优势降低生产成本,对中国出口服装进行冲击。

曾经随处可见的MADE IN CHINA,存在着被代替的重大威胁。

五、当前竞争对手之间竞争的激烈程度
1,当前服装行业竞争分析:我国缺少品牌效应,品牌是无形资产,是产品的附加值,通过低成本优势与国际品牌竞争不是长久之计。

电子商务在
科技发达的今天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传统营销模式在生活节奏加快的今
天,已经渐渐开始摒弃。

寻求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对市场准确定位对行
业的发展起重大作用。

国内服装生产企业之间的竞争,通常在生产原
料、设备技术、劳动力成本、国内驰名品牌这几方面进行。

森马集团始
建于1996年12月,如今已享誉全国,也将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免检
产品、中国名牌三大桂冠收入囊中,跻身国内服装纺织行业竞争力10
强,中国民营500强。

美特斯邦威,青春活力与个性时尚,彰显年轻与潮流,服装出口针对日韩市场为主。

七匹狼中国男装行业开创性品牌,经典传承的时尚与突现中西兼并的品牌文化特色,已经在世界将名声打响。

总体而言,服装行业市场成熟,竞争对手众多,竞争者的产品与服务如出一辙,竞争加剧。

总结为大量竞争对手,大集团间实力也平分秋色,势均力敌,由于市场成熟以及国际市场因受经济危机、欧债危机需求饱和,人民币升值和价格优势缩小成本增加,导致行业增长放缓。

2,因控制成本,忽略创造,缺少差异,导致恶性循环和库存积压。

由于原料价格增加,生产成本以及劳动力成本增加,服装利润率越来越低。

而部分商家在控制成本的时候,忽视了创新性带来的价值。

样式老、质量差、款式少,造成库存积累和资源浪费。

在开源节流的同时,创造价值也是一种成本管理。

创新,可以创造出与其他竞争对手不具备的差异,赢得更大市场份额。

3,退出障碍。

由于服装是传统性行业,进入障碍低,竞争对手多,中小企业也较多。

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利用一系列手段冲击相对薄弱的中小企业,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导致实力较弱的企业发展艰难。

若退出障碍高,则不得不继续竞争,这就加速导致竞争的激烈。

中国外贸服装行业,在中国对外贸易中举足轻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世界经济浪潮的冲击下,面临着一定的困难。

利用这五种竞争力,克服自身缺陷,打造知名品牌,整合资源,在控制成本下寻求创新突破,以独到的前瞻性,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占领有利的市场地位,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稳定市场地位,相信中国外贸服装行业发展前景依然乐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