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读懂食品配料表
现在买东西实在是太方便了,到处都是超市便利店,甚至足不出户在网上我们就可以订购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包括预包装食品。
我们在超市选购预包装食品时,很少会有人仔细地看包装标签上的内容,最多可能注意一下生产日期、保质期,而配料表就是最易被忽略掉的那部分信息。
而在网上选购预包装食品时,大家更关心的往往是用户的评论,也很少有人看配料表,或者想到了要看一看配料表,但是却看不明白。
实际上,为了健康我们应该多关注配料表、营养成分表等食品标签上的信息。
那么,配料表上都会标注什么呢?我们都能读得懂吗?按照《食品标识管理规定》和《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11)等法规规定,预包装食品的配料表应以“配料”或“配料表”为引导词,标示各种原料、辅料和食品添加剂等信息,各种配料应按制造或加工食品时加入量的递减顺序依次排列,加入量不超过2%的配料可以不按递减顺序排列。
除了原辅料外,最让消费者头疼的是各种食品添加剂。
其实不用担心,因为所有食品添加剂都是在技术上确有必要添加时才会使用,而且经过风险评估证明其安全可靠,同时在达到预期效果的前提下厂家会尽可能降低其在食品中的使用量。
国家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有23大类,共两千多种,比较常见的食品添加剂有抗氧化剂(抗坏血酸、茶多酚)、酸度调节剂(柠檬
酸、苹果酸、酒石酸)、着色剂(胭脂红、日落黄、靛蓝)、防腐剂(苯甲酸、山梨酸、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增稠剂(羧甲基纤维素钠)等。
这些食品添加剂对保持或提高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提高食品的质量和稳定性,改进食品的色、香、味等感官品质,以及对食品的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比如用土办法压榨的毛油保存期很短,放久了容易氧化、酸败,现代工业中通过加入抗氧化剂使植物油的保存期达到18个月之久,这就体现了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中的作用。
但食品添加剂并不能为所欲为地使用,食品生产厂家必须严格执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按照食品添加剂允许使用范围和剂量来添加,不能超范围使用,也不能超剂量使用。
所以正规使用食品添加剂是安全的,我们不需要恐慌。
可是,近年来先后曝光的食品中添加苏丹红、三聚氰胺、孔雀石绿的“食品安全事件”,让消费者视食品添加剂为魔鬼,其实这真是让食品添加剂背了黑锅,因为上面提到的三种物质都不是食品添加剂,而是不能添加到食品中的非法添加物。
虽然经过了风险评估,各种食品添加剂按照规定范围和剂量使用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但是无害不等于有益,所以在选择食品时应尽量选择配料表中标注的食品添加剂种类少的。
另外,对于添加了各种食品添加剂又没有营养的食品,更应该少吃,比如水果味饮料,虽然使用的食品添加剂都在标准范围之内,但是配料表里只有水和柠檬酸、柠檬黄、阿斯巴甜、柠檬味香精等食品添加剂,不但没有一点儿果汁
成分,还添加了大量的糖,这样的饮料只会增加能量过剩的风险,建议大家平时尽量少喝。
为了健康,在购买预包装食品时一定要学会看配料表,这里总结一下看配料表的要点。
(1)优先关注排在配料表前两三位的原辅料,它们客观反映了我们花钱买到的食品的主要成分到底是什么。
(2)对比不同品牌,应选择含食品添加剂种类少的。
(3)尽量不选择添加了各种食品添加剂且营养价值低的食物。
(4)尽量选择购买正规商场、超市里的知名品牌产品,其各种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会更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