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生物与发酵工程PPT

微生物与发酵工程PPT


课前热身
8 A C 9 A C 10 A C 11 A B C D ( A ) 石墨 B 牛油 石油 D NaHCO3 D 下列哪项不可以作为异养型微生物的碳源( ) 氨基酸 B RNA 甲烷 D 二氧化碳 ( ) A HNO3 B 谷氨酸 核酸 D 牛肉膏 ,淘汰杂菌和放菌,常在培养基中加入( 较多的氮源物质 较多的碳源物质 青霉素类药物 高浓度的食盐
C
)
课前热身
B ) 12 ( A 初级代谢产物 B 次级代谢产物 C 代谢中间产物 D 代谢废物 13 ,在什么时期适当补充营养物质,及时排出老的培养 C 基,使本时期延长,可以提高产量( ) A 调整期 B 对数期 C 稳定期 D 衰亡期 14 ( D ) A 为菌体提供碳源 B 为菌体提供氮源 C 使培养基保持水分 D 使培养基凝固
要点、疑点、难点
6 微生物的生长
课前热身
一、选择题 1 ( D ) A 硝化细菌 B 根霉 C 烟草花叶病毒 D 单细胞绿藻 B 2 ( A 分裂生殖 B 孢子生殖 C 营养生殖 D 有性生殖 3 A 核酸B 衣壳 C 囊膜D 刺突 D 4 ( A 自我分裂 B 孢子生殖 C 营养生殖 D 寄主的代谢
要点、疑点、难点
按照物理性质分 种 类 培养基分类
是否有凝固剂 是 是 否


固体培养基 半固体培养基 液体培养基
分离、鉴定 观察运动、保藏菌种 工业生产
按化学成分分
种 类 化学成分 不明确 明确 用 途
天然培养基 合成培养基
工业生产 微生物分类、鉴定
要点、疑点、难点
培养基分类 种类 制备方法 按培养基的用途分 原 理 用 途 举 例
要点、疑点、难点
4 微生物代谢产物 内容 生长繁殖是否必 需 不 同 点 产生阶段 初级代谢产物 是 一直产生 次级代谢产物 否 生长到一定阶段才产 生
种的特异性
分布 例

细胞内

细胞内或细胞外
氨基酸、核苷酸、维生素、抗生素、毒素、激素、 多糖、脂类等 色素等
相同点
均在微生物细胞的调节下,有步骤的产生
基培养基中加 依据某些微生物 选择培 入某种化学物 对某些物质的抗 养基 质 性而设计
从众多微生 加入青霉素分 物中分离所 离得到酵母菌 需的微生物 和霉菌
培养基中加入 鉴别培 某种试剂或化 养基 学药品
依据微生物产生 的某些代谢产物 伊红和美蓝培 与 培 养 基 中 特 定 鉴别不同种 养基可以鉴别 的 试 剂 或 化 学 药 类的微生物 大肠杆菌 品反应,产生明 显特征而设计
放线菌
病毒
核衣壳:包括核酸和衣壳、 增殖(在宿主细胞 有些具囊膜 中进行)
某些真菌界、原生生物界的生物也属于微生物(如:酵 母菌、变形虫等)
要点、疑点、难点
2 微生物的营养 营养物质 碳 源 主要种类 功 能
无机碳源:CO2、NaHCO3 提供微生物合成有机物的碳 等有机碳源:糖类 ( 主要是 元素,对异养生物来说,主 葡萄糖)、脂肪酸、石油等 要是提供能源物质
调节意义
联 系
既保证代谢需要,又避免细胞内 避免代谢产物积累过多 物质和能量浪费,增强适应性 同时存在,密切配合,准确控制代谢的正常进行
要点、疑点、难点
人工控制 目的
为了最大限度积累对人类有用的代谢产物
措施
(1)改变微生物的遗传特性 (2)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条件 ① . 人工控制黄色短杆菌合成赖氨酸 ② . 人工控制谷氨酸棒状杆菌生产谷氨酸
课前热身
15 A C 16 A C 17 A B C D (多选)( BD )
甲烷 B 尿素 纤维素 D N2 AD 控制大肠杆菌性状的基因存在于(多选)( 质粒 B 核糖体 细胞核 D 核区 CD (多选)( ) 结核杆菌 固氮蓝藻 噬菌体 肝炎病毒
要点、疑点、难点
5 微生物代谢调控
酶合成的调节 调节对象 调节结果 调节机制 调节效果 诱导酶(受基因和诱导物共同控制) 细胞内酶的数量多 基因水平调节 间接而缓慢
酶合成调节、酶活性调节
酶活性的调节 组成酶 ( 只受基因调控 ) 和诱导 酶的催化作用 酶的活性发生变化 代谢水平调节,通过酶与代谢 过程中产生的物质的可逆性结 合进行调节 快速、精确
无 机氮源 :主 要是铵 盐 、 为微生物提供合成含N物质 硝酸盐,还有 N2、氨等有 的N源,如核酸、蛋白质和 机 氮源: 尿素 、牛肉 膏、 某些脂类 蛋白胨、氨基酸等 维生素、氨基酸、碱基(嘌 呤、嘧啶) 提供合成蛋白质、核酸、酶 的原料
氮 源
生长因子

无机盐 P、S、Mg、Fe、K、Ca、 调节渗透压构成某些化合物 Mo、Mn、Ni、Cu、I等 (物质)的成分
)
(
A
)
)
课前热身
5 ,如果用32P和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 B ) 质衣壳,结果增殖后的噬菌体绝大多数( A 含32P和35S B 不含32P C 含32P D 含35S,不含32P A 6 培养流感病毒应使用( ) A 在适宜温度和湿度下的活的鸡胚 B 碳源与氮源比例恰当的液体的培养基 C 富含维生素的固体培养基 D 严格无菌的鸡肉汤 (C ) 7 A 马蛔虫 B 放线菌 C 烟草花叶病毒 D 痢疾杆菌
第十三课 微生物与发酵工程
微生物与发酵工程
要点、疑点、难点
1 微生物的类群 2 微生物的营养 3 微生物培养基 4 微生物代谢产物 5 微生物代谢调控 6 微生物的生长
要点、疑点、难点
1 微生物的类群 种类 细菌 结 构 繁殖方式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 二分裂(分裂生殖) 核区 基内菌丝、气生菌丝(部分 分化成孢子丝) 孢子生殖
要点、疑点、难点
3 微生物培养基 配制原则 目的明确 (1)根据所培养的微生物的种类。(如异养微生物的培养基 中至少要一种有机物质) (2)根据培养的目的。(如用于科研还是用于生产) 营养协调 (1)培养基中物质的浓度——因为:某种物质浓度高时反而 会抑制微生物生长。 ( 2 )培养基中物质的比例 —— 例如:谷氨酸的生产中: C∶N 为 4 ∶ 1 时,菌体繁殖慢,产谷氨酸少; C∶N 为 3 ∶ 1 时菌体繁殖快产谷氨酸多。 pH要适宜 真菌的最适pH为5.0~6.0,细菌的最适pH为6.5~7.5,放线 菌的为7.5~8.5,另外微生物在生长代谢过程中会由于物质 的消耗和代谢产物的形成,改变环境中的 pH,所以一般在 培养基中加入缓冲剂。(最常用的是——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