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到二战练习题
2010年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总分50分开卷考试与政治学科共用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19世纪末20世纪初,围绕巴尔干问题的争端,在欧洲形成了两个军事集团,正是这两个军事集团之间的争斗酿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世界大战。
“这两个军事集团”是指( )
A.三国同盟、三国协约
B.华约、北约组织
C.资本主义阵营、社会主义阵营
D.正义集团、非正义集团
2.1914年7月,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兴奋地高呼:“现在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随即准备参加战争,向塞尔维亚宣战。
这个“机会”是指( )
A.三国同盟成立 B.三国协约形成 C.萨拉热窝事件 D.凡尔登战役
3.右图是19世纪后半期欧洲的一位科学家,某人创作了右边的这幅漫画,他是近代生物科学的奠基者,这位科学家是( )
A.达尔文
B.达·芬奇
C.赫胥黎
D.伏尔泰
4.法国大革命期间,国王路易十六被囚禁,在狱中阅读了启蒙思想家的著作,感叹道:“原来是伏尔泰和卢梭毁了法国!”路易十六的话实质上揭示了启蒙思想的重大意义,即( )
A.传播了自然科学知识
B.促进了工人运动发展
C.阻碍了法国社会发
D.打击了欧洲封建制度
5、下列关于美国罗斯福“新政”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目的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调整
B.中心措施是国家对工业的调整
C.加强公共设施建设目的是为了提倡消费
D.新政促进了美国经济发展,但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
6.1918年列宁曾说:“我们原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法令,在一个小农国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分配。
现实生活证明我们犯了错误。
”为改正这一“错误”,苏联开始实行(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农业集体化政策
C.新经济政策
D.社会主义工业化政策
7.漫画②将发生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比作一只笼罩全球的巨大章鱼。
下列选项与这场经济危机有关的是( )
①危机的特点是涉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②美国采取罗斯福新政,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了巩固,经济得到了恢复,度过了经济危机③德国法西斯分子利用经济危机,着手建立法西斯政权,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④意大利和日本也在此期间走上了法西斯道路,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8.在1924年逝世伟大的革命导师是?()
A.列宁B.马克思C.斯大林D.恩格斯
9.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英法出卖别国利益换来自己的“和平”。
这是指( )
A.慕尼黑阴谋
B.国会纵火案
C.华盛顿会议
D.珍珠港事件
10.随着“二战”的进一步扩大,全世界受法西斯侵略和威胁的国家联合起来对付共同的敌人。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标志是( )
A.开罗会议的召开
B.德黑兰会议的召开
C.同盟国家宣言的签署
D.《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11.毛泽东说:“象希特勒这样的法西斯国家的军事生命是建立在进攻上面的,进攻一结束,它的生命也就完了”。
二战中的哪次战役,直接证明了毛泽东的论断( )
A.莫斯科战役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诺曼底战役
D.攻克柏林战役
12.2004年6月6日,16个国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脑在法国小城阿罗芒什纪念6 0年前在这里发生的诺曼底登陆战役。
因为这次战役( )
A.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B.开辟了反法西斯的欧洲第二战场
C.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D.标志着欧洲战争结束
13.2005年是相对论提出一百周年纪念,全球各地举行了各式各样的纪念活动,对此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 )
A.爱迪生B.爱因斯坦 C.牛顿D.富兰克林
14.苏维埃政权建立后实行了一系列巩固新政权的措施,其中包括( )
①将银行、大工业、铁路等收归国有②没收地主、皇室、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③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一战④实行新经济政策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 D.②③
15.下列国家中,最早建立法西斯专政的国家是( )
A.德国B.日本C.英国D.意大利
二、判断题(每点1分,本大题共5分)
16
以下表述是从上表信息中得出的,请在括号内划“√”;违背了上表信息所表达的意思的,请在括号内划“×”;是上表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划“○”。
(1)交战双方是同盟国集团和协约国集团。
()
(2)战争持续时间很短。
()
(3)战争涉及的范围广、人口多。
()
(4)战争伤亡人数大,经济损失巨大。
()
(5)战争促进了人民的觉醒。
()
三、填图题(共5分)
17、将下列内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
A、诺曼底登陆地点
B、苏军攻克柏林
C、斯大林格勒保卫
战 D、二战中德国首先攻打的国家E、打破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地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形势图
四、材料分析题(共12分)
1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只准保留陆军10万人;……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加以瓜分。
材料二德国人民的现实问题是保证自己拥有为他们的繁荣所必须的原料来源。
……到1940年和1941年,德国将一劳永逸地,对自己的宿敌――法国进行清算。
……当法国被击败后,德国能轻而易举地确立对英国的统治,并且得以支配英国在全世界的财富的领地。
--摘自1938年希特勒在德国军界、经济界和纳粹党的重要人士会议上的讲话请回答:
(1)材料一出自什么条约?(1分)
(2)材料一和材料二之间有何联系?(2分)
(3)材料二中希特勒的目标是否实现?请说明理由。
(3分)
19、阅读下列材料:
“斯大林说,从轻工业开始的工业化道路是一条漫长的发展途径,是资本主义的做法……苏联可以从发展重工业开始自己的工业化……只要发展了重工业就是实现了工业化。
”
-----徐天新主编《世界通史》请回答:
⑴根据材料说明,斯大林认为实现工业化的重要途径是什么?(1分)
⑵1928年—1932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4分)
⑶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存在什么问题?(1分)
五、简答题(20题7分,21题6分,共13分)
20、1929年—1933年爆发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美国、德国和日本为了解决经济危机采取了哪些措施?结果如何?
21、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对中国问题是如何规定和处置的?中国人民为此进行了哪些斗争?结果怎样?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
16略17略
18.(1)凡尔赛和约。
(2)材料一对德国的严厉惩处,引起了德国民众的不满,成为希特勒散布复仇主义情绪、发动对外侵略的借口。
(3)没有。
1940年德国也只打败了法国,遭到了英国丘吉尔政府和人民的英勇抵抗,所谓确立对英国的统治这一目标化为泡影。
1945年,德国在世界反法西战争中以战败告终,遭到了应有的惩处。
19.(1)发展重工业。
(2)A.第一个“五年计划”只用了4年零3个月的时间便提前完成。
B.到1932年,苏联已由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工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达70%, C.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方面的差距大大缩小。
(3)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了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
20.措施: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德国和日本是建立法西斯专政。
结果:美国走出危机,经济复苏,德国和日本各自成为欧洲战争策源地和亚洲战争策源地。
21.A巴黎和会:《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权益转交给日本。
消息传回国内,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B华盛顿会议:《九国公约》,它宜称尊重中国的独立和领土、主权的完整,各国遵守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实质上使中国从日本独占的局面重新回到帝国主义共同瓜分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