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分析

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分析

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分析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分析姓名黄恺学号**********班级06工商管理课程企业战略管理教师王琴日期2008年12月16号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分析目录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3 战略管理四要素 4 外部环境分析 5 一般环境分析 5 产业环境分析8 中国国航远景分析10 中国国航使命分析10 内部环境分析11 SWOT 综合分析13 中国国航业务组合分析18 国航战略选择与实施措施19 发展战略选择19 发展战略的实施策略19 发展战略的实施措施20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分析●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国航”,其前身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成立于1988年。

●经过多次调整,2004年9月30日,经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作为中国航空集团控股的航空运输主业公司,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航)在北京正式成立,员工23000人,注册资本为人民币65亿元、实收资本94.33亿元。

●国航具备很强的盈利能力,从2001年开始到2007年已连续实现7年盈利,在中国民航居于领先地位。

业务组合:国航的业务多样,主要经营国际、国内定期和不定期航空客、货、邮和行李运输业务;国际、国内公务飞行业务;飞机执管业务;航空器维修;航空公司间业务代理;与主营业务有关的地面服务和航空快递(信件和信件性质的物品除外);机上免税品。

资源配置竞争优势相对于国内其他的航空公司国航的主要竞争优势有4点均衡的航线网络。

航线是航空公司最宝贵的资源。

国内航线方面,国航在国内流量最大的20条航线中(约占国内总旅客周转量的30%)市场占有率高达30%以上高于其他竞争对手。

国际航线方面,国航国际航线周转量约占所有中国航空公司国际航线总旅客周转量的50%或以上。

高质量的旅客群体。

商务旅客比例较高一直是国航的一大优势。

较高的商务旅客比例固然来自于国航作为载国旗航空公司的独特地位,但更重要的应归因于国航明确的市场定位和良好的客户管理。

较高的运营效率。

公司较高的运营效率首先表现为较高的客座率/载运率。

国航客座率达到74.3%,较东航和南航分别高出4.8和4.1个百分点。

总体载运率也明显优于其他两家公司,其次,国航具有较高的飞机日利用率。

第三,国航较高的运营效率还体现在其人机比较低。

出色的成本控制。

2005年国航单位成本为2.78元,低于东航的3.16元和南航的3.44元。

公司较低的单位成本来自其严格的成本管理。

为了节约燃油成本,公司进行了油料的套期保值。

较低的资产负债率和较高的融资潜力。

目前国航资产负债率仅为67.3%,而东航、南航资产负债率则分别高达88.4%和83.3%。

协同优势航空公司作为一个高投资,寡头垄断的市场,其受国家政策和经济的影响较大。

而对于中国航空业的发展,更是与政治环境和经济背景密不可分。

看清国内外的政治和经济形势,才能为我国航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方向和空间。

(一)一般环境分析1.政治环境我国航空业起步较晚,02年有过一次航空业的重组,成立了6大航空集团。

分别是中国航空集团公司、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中国南方航空集团公司中国民航信息集团公司、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和中国航空器材进出口集团公司。

现有的政策背景是国有3大民航公司对干线的垄断和政策对民营航空业长期发展的不确定性。

05、06、07连续3年,没有1家民营航空公司能够申请到想飞的主航线,这些优质航空路线被3大航空公司牢牢掌握在手中。

即使有消息称,民航总局已经打算对主航线航权进行周期性的调整,但是大机场已经饱和,将3大航空公司的航线分配给民营航空公司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对于国际航线的权力,国家的政策是偏向于中国国航,大部分的国际航线都集中在国航的手中,在这方面东航和南航完全处于劣势。

而现有政策是,只有安全飞行十年才有飞行国际航线的资格,民营航空公司在国际航空业务上几乎业不可能有所发展。

不确定性的政策对于民营航空公司更是雪上加霜,从三年前大力发展民营航空到近几年的限制政策,我们对于民航总局的目的十分不解。

高成本高投资的行业更讲究规模效应,但是民航总局的新规定:2010年前,民营航空公司飞机数量不得超过10架,这样的规定固然出自行业的安全考虑,但也直接扼杀了民营航空的一条途径。

所以说大背景是要快速发展航空业,但是其内部的政策却偏向于寡头垄断。

第一阶段:从军用与民航合一,开始转为逐步分开、对外开放服务,开始有了商业的味道。

第二阶段:民航管理分类发生了重大变化,极大促进了中国民航市场化进程。

第三阶段:春秋时期,从独家垄断到开放,开始容许地方部门筹备地方航空,这个政策给民航业带来了繁荣。

第四阶段:从春秋时期转为战国时期。

国家把民航局和航空公司彻底分开,这属于国家行政行为上的重组,把当时15家小航空公司并入到3家大公司中。

“四大两小”:“四大”指国航、东航、南航、海航,“两小”指上航、深航。

不过,最近一两年出现一些小的航空公司,比如春秋、奥凯、鹰联等。

但四大航空公司就平分了中国航空90%的市场,所以可以说还是四大为主、小航空公司为辅。

2.经济环境世界经济与航空运输发展态势世界经济发展态势:2008年,世界经济贸易增速将有所放缓。

美国次贷危机引起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以及美国经济的减速,并在一定程度上拖累全球经济增长。

同时,次级贷款危机蔓延也会进一步影响全球资本市场和货币体系稳定,导致一些国家的保护主义势力抬头,影响国际贸易和投资健康发展。

得益于新兴市场经济强劲的增长势头,世界经济基本面总体将保持稳健,预计2008年全球经济增长3.3%(资料来源于世界银行发布的《2008全球经济展望》。

),较2007年降低0.3个百分点。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产业调整和转移不断推进、国际分工格局持续变化的背景下,2008年世界贸易将继续扩张,全球商品和服务贸易总量将增长6.7%(注:资料来源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

)。

全球旅游业将继续保持增长(注:资料来源于世界旅游组织。

),国际旅游人数将达到9.28亿人次,比2007年增长3.4%。

世界航空运输发展态势:未来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会减慢航空运输需求的增长,新市场的开放和新的路线、服务的提供,会对航空运输需求增长产生促进作用。

预计国际客运增长将有所放慢,国内客运增长略有加快。

2008年,全球国际旅客运输量增长约为5.1%,国际航空货运量增长率约为4.8%,全球国内客运人数增长约为5.3%。

航空运输增长较快的市场主要在中东、亚太和非洲地区,欧洲整体增长水平接近世界平均水平,北美市场比较成熟,增长速度相对较小。

国内形势分析国内经济:2008年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做出的战略部署。

国家将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宏观调控政策,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重要作用,更好地调节社会总需求和改善国际收支平衡状况。

总体上,2008年中国经济将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在4.8%左右。

进出口:外贸高增长、高顺差的“双高”局面在2008年将继续下去。

2008年全球及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经济减速,预计2008年受人民币升值和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等因素的影响,进口速度有所上升,出口增长速度将有所减缓,但是外贸顺差将继续有所上升。

据商务部预测,2008年我国对外贸易将增长l5%左右,比2007年的增长速度略有放缓,进出口总额有望超过2.4万亿美元。

旅游: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城乡居民收入的稳定增加,人民群众的旅游消费需求将大幅度增长。

随着国民休假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带薪休假制度的逐步落实,将形成巨大的旅游消费市场。

我国政通人和,社会安定,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为旅游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国内、国际环境。

2008年旅游市场将保持较快增长,特别是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将快速发展。

预计2008年中国国内旅游人数17.7亿人次,增长l0%;出境旅游人数增长l0%,将达到4500万人次(注: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网站资料。

)。

至2007年底,经国务院批准的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达1 34个,其中实施91个。

3.技术环境影响民航发展的技术环境因素是新技术的结果,他们创造产品和市场机遇。

如:飞机。

使顾客更加满意的更大更快的运输机。

目前,世界两大飞机制造商美国波音公司和欧洲空中客车公司,都把中国这个快速增长的重要市场作为“争夺”的目标。

国内1000多架飞机中大部分为波音公司的飞机,而空客A380的引进也将为民航发展起到推动的作用;机场发展及其他设施。

例如,更加有效的乘机登记台、行李设施、休息室、到登机门的穿梭运输车/从侯机楼登记等等;信息系统或定坐系统。

如,塞布尔、阿波罗、加利莱奥。

信息技术的使用使旅客能够更方便的购买到机票和相关的服务,对航空旅客数量的提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产业环境分析1.产业生命周期分析(民航业生命周期分析图)销量时间90年之前90年代至今阶段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市场发展缓慢迅速亏损下降市场结构凌乱竞争对手多竞争激烈,对手成为寡头取决于衰退的性质,或寡头或垄断产品系列种类繁多,无标准化种类减少,标准化程度增加产品种类大幅度减少产品差异度小对盈利能力的影响启动成本高,高价格,返本无保障增长带来利润,大部分利润用于再投资巨额利润,再投资减少,形成现金来源价格竞争和低增长可能造成损失现金使用或来源大量使用现金趋于保本重要现金来源现金来源注:黄色为民航业各项指标所处水平,蓝色区域为现在民航业整体发展所处水平.生命周期分析结论:●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推动下,中国民航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规模、质量和效益跃上一个新台阶,成长迅速。

●目前拥有独立航班运营代码的航空集团或公司共24个,其中国营控股公司16个,上市公司6个,中(港)外合资公司5个,民营公司7个。

2005年,我国(不含港澳)有7家航空公司进入全球旅客周转量前100位,其中南航、国航进入全球前20位。

●06年之前,中国航空业总的状况是亏本,07年开始扭亏为盈。

●总体上,航空公司成本高昂,这其中40%来自于航油。

在08年航油波动的影响下,国航和南航3季度都预亏,说明在成本的控制上,中国的航空公司依然有很多路要走。

●航空业是个周期性的行业,其受经济波动的影响十分明显。

因为在航空公司客运的旅客中,50%左右的人为商务人事,35%为旅游,15%其他。

可见08年的经济危机对航空公司需求量的影响委实不小。

中国航空业监管十分严,政策导向于少数航空集团,对民营航空公司的支持力度有限。

3大航空公司占有整个航空业的份额高达80%。

加上海航,市场份额达到了90%。

2.产业结构分析●国航远景和定位是“具有国际知名度的航空公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