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大《国际贸易》模拟试题汇总篇

电大《国际贸易》模拟试题汇总篇

(GATT)1.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S)2.服务贸易总协定(ITA)3.信息技术协议(TBT)4.技术性贸易壁垒(AAA)5.农业调整法案(SPS)6.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协议(TRIMS)7.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TRIPS)8.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MFA)9.多种纤维协定(A TC)10.纺织品与服装协定A. GA TSB. AAAC. GA TTD. ITAE. SPSF. TRIPSG. TRIMSH. ATCI. MFAJ. TBT1、西方关于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的理论中,被事实证明是错误的是:(对外贸易重要性渐减规律)。

A.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B.对外贸易重要性渐减规律C.对外贸易乘数原理D.都不是2、国际分工的形成和世界市场的建立阶段是(18世纪后半期到19世纪)。

A.15世纪末16世纪初 B.18世纪后半期到19世纪C.19世纪70年代开始 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3、一国拥有的劳动要素充容,就应该专门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对外进行交换。

这种说法来自:(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

A.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B.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理论C.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D.凯恩斯的重新商主义贸易理论4、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评价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时认为:(两种政策都是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但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在不同的国家里,它们的意义和作用并不一样,因而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A.自由贸易政策能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因而优于保护贸易政策B.保护贸易政策能保护本国幼稚工业的成长,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因而优于自由贸易政策C.两种政策都是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因而都是不可取的D.两种政策都是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但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在不同的国家里,它们的意义和作用并不一样,因而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5、国际价值是由(世界平均的该商品的价格)决定的。

A.某国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C.某国该商品的价格 D.世界平均的该商品的价格6、凯恩斯主义的贸易理论是(超保护贸易理论)。

A.自由贸易理论B.超保护贸易理论C.关税同盟理论D.内部化理论7、当T<t时,产品的名义保护率(大于)有效保护率。

A.大于B.等于 C.低于 D.都不是8、某国对某种进口商品征收10%,另加每公吨16美元,从征税的方法看,这种税叫做(混合税)。

A.从量税B.从价税C.混合税D.选择税9、成员国内部商品可以自由流通,但各自保持独立的对外政策,这种一体化形式是:(自由贸易区)。

A.自由贸易区B.共同市场C.关税同盟D.经济同盟10、发展中国家采取种种措施限制外国工业品的进口,而以国内生产的产品来取代原先的进口工业品,从而促进本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名称为(进口替代)。

A.初级产品出口B.进口替代C.出口导向D.出口替代1、关税壁垒比非关税壁垒更具隐蔽性、灵活性。

()错误:改为:“非关税壁垒比关税壁垒更具隐蔽性、灵活性。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的最基本变化是:工业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日益明显地超过初级产品所占的比重。

()正确3、李斯特的保护贸易理论又称保护幼稚工业理论,它主张对幼稚工业应当无条件地进行保护,以发展本国的工业生产能力。

()错误:改为“李斯特的保护贸易理论又称保护幼稚工业理论,它主张对本国的幼稚工业进行保护,以发展本国的工业生产能力。

但这种保护并非是无条件的。

”4、最低进口限价就是由一国政府规定某种商品的最低进口价格,凡进口商品价格高于最低价格时,就征收进口附加税,甚至禁止进口。

()错误:将“高于”改为“低于”5、差价税是按国际市场价格与同期进口价格之间的差额所征收的一种关税。

()错误:改为“差价税是按国内价格和进口价格之间的差额所征收的一种关税。

”6、进口国家并不是对所有进口商品都征收高关税。

(正确)7、跨国公司是对外直接投资形成的物质基础,对外直接投资是跨国公司的载体。

()错误:改为“对外直接投资是跨国公司形成的物质基础,跨国公司是对外直接投资的载体。

”8、需求相似理论认为,人均收入水平是影响一国需求结构的最重要条件。

(正确)9、一国对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规定最高限额,达到限额后便不准进口,这种方式是关税配额。

()错误。

将“关税配额”改为“绝对配额”。

10、根据关贸总协定的有关规定,反倾销税的征收期限一般为3年。

()错误。

将“3年”改为“5年”。

1、简述需求相似理论。

从需求的角度来分析国际贸易的流向。

这种理论特别强调国内需求的作用。

基本观点:(1)产品之所以要进口,是因为进口国有国内需求,产品之所以出口,是由于国外有需求。

在企业家看来,进口国的需求是生产的推动力。

(2)两个国家的需求结构越相似,这两个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就越大。

(3)如果两个国家的需求结构完全一样,一个国家所有可能进出口的商品也将是另一个国家可能进出口的商品。

(4)人均收入水平是影响一国需求结构的最主要因素。

2、简述服务产品的特性和国际服务贸易的方式。

服务产品的特性:a.非实物性;b.生产和消费在时空上的高度一致性;c.不可贮存性。

方式:答:(1)跨境交付方式:是指服务提供者从一国境内向另一国境内的消费者提供服务。

(2)境外消费方式:指服务提供者在一国境内向另一国的服务消费者(自然人或法人)提供服务。

(3)商业存在方式:指一国的服务提供者通过在另一国境内的商业存在(指任何类型的经营企业或专业机构)提供服务。

(4)自然人流动方式:指一国的服务提供者以自然人的身份在另一国境内提供服务。

简述比较成本论,并结合实际说明一国应如何利用本国比较优势发展经济。

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于1817年在他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提出的。

是在亚当.斯密的学说基础上发展的。

基本观点:A. 主张分工,认为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李嘉图的该理论是在斯密的绝对成本论基础之上的。

他和斯密一样,也赞成分工。

B.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另一国都处于绝对劣势,两国仍会发生贸易,而且对双方都有利。

具体来说,这些利益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按比较成本原理进行生产的国际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产品产量。

2、随着产量的增加,通过国际贸易,各自国内的消费水平也提高了。

3、节约双方的社会劳动。

C.核心是比较优势原则。

任何一国都可根据比较优势原则生产自己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进行贸易,对双方都有利。

()1.世界贸易组织()2.关税与贸易总协定()3.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4.石油输出国组织()5.亚太经济合作组织()6.欧盟()7.国民生产总值()8.国内生产总值()9.《服务贸易总协定》()10.《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BCAEDHGFJIA. OECDB. WTOC. GATTD. APECE. OPECF. GDPG. GNPH. EUI.TRIPSJ.GA TS1、某年世界出口贸易额为1.5万亿美元,世界进口贸易额为1.6万亿美元,该年的国际贸易额应为(1.5)万亿美元。

A.3.1 B.1.5 C.1.6 D.0.12、对外贸易依存度反映的是:(一国国民经济对进出口贸易的依赖程度)。

A.一国国民经济对进出口贸易的依赖程度B.一国国民经济对出口贸易的依赖程度C.一国国民经济对进口贸易的依赖程度D.一国对外贸易对国民经济的依赖的程度3、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社会生产力)。

A.自然条件B.国际生产关系C.社会生产力 D.各国的文化、政府政策等4、美国实施“特别301条款”是一种(管理贸易)。

A.贸易自由化B.新贸易保护主义C.管理贸易D.都不是5、一国的公司到国外开办银行、商店,设立会计师、律师事务所等,是国际服务贸易中的( )。

A.跨境提供方式 B.国外消费方式C.商业存在方式 D.自然人存在方式6、主张“两利取重,两害择轻”的学说是()。

A.国际分工学说B.比较成本学说C.要素禀赋学说D.相似需求学说7、美国对男式开司M羊绒衫(每磅价格在18美元以上者)的进口,每磅征收37.5美元加征15.5%的关税,这种税是()。

A.从价税B.混合税C.从量税D.选择税8、在关贸总协定的多边贸易谈判中,第一次涉及非关税壁垒问题的是()。

A.“狄龙回合”B.“肯尼迪回合”C.“东京回合”D.“乌拉圭回合”9、按某国关税税则规定,下列商品的进口税率为:a、瓷器:每打1美元,另加10%;b、啤酒:每公斤40美分;c、蜂蜜:20%;d、毛织品:每平方M1美元或20%,征其高者。

从纳税的方法上分,上列4种关税的名称依次为()税。

A.混合、选择、从量、从价B.混合、从量、从价、选择C.从量、从价、混合、选择D.选择、从量、从价、混合10、相互需求原理主要体现于以下哪本著作中?()A.《国富论》B.《政治经济学原理》C.《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D.《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1、关税配额是对在一定时期内,在规定配额以内的进口商品征收较高的关税。

(错)2、商品倾销是垄断企业以国际市场价格在国外抛售商品,打击竞争者以占领市场。

(错)3、由于各国气候条件不同,自然资源丰缺不一,因而各国都尽量生产适合于本国自然条件的产品,然后进行交换,这是国际分工形成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对)4、在商品价值不变的情况下,世界市场商品的价格会随着货币价值的升降呈正比例的变化。

(错)5、在国境内设有自由港或自由贸易区等自由经济区的国家,关境大于国境。

()错误。

将“大于”改为“小于”6、复杂的技术标准不属于直接的非关税壁垒。

(对)7、国民待遇也包括外国公民的私人经济权力()错误。

“不包括”8、境外消费方式指服务提供者在一国境内向另一国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

(对)9、需求相似理论认为,人均收入水平是影响一国需求结构的最主要因素,人均收入水平相同的国家之间,其贸易范围可能是最大的。

(对)10、“贸易转向”是在关税同盟内实行自由贸易后,国内成本高的产品为成员国成本低的产品所替代,原来由本国生产的产品现在从成员国进口导致的。

()错误,将“贸易转向”改为“贸易创立”1、简述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该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蒙德.弗农提出的。

它的基本观点是:第一,产品和人一样,也有一个生命周期。

第二,对产品来说,需要经历新产品、成熟产品、标准产品三个阶段。

第三,在产品周期的不同阶段,各种投入在成本中的相对重要性也应发生变化。

该理论是把动态比较成本理论和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等结合起来的一种理论。

运用了动态分析法,从技术创新、技术传播的角度分析国际分工的基础和贸易格局的演变。

是对比较成本论和要素禀赋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进步性。

2、《反倾销协议》对于倾销的确定是如何规定的?根据《协议》规定,必须同时符合以下三点才能构成倾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