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不同时期军队称呼

中国不同时期军队称呼

中国不同时期军队称呼
中国工农红军
中国工农红军是中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
党领导的人民军队。

简称“红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
身。

1928年5月25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决定,
全国各地工农革命军正式定名为红军。

1930年后,又逐
渐改称中国工农红军。

在国共内战时期,中国工农红军
不断发展壮大,先后组成了第一方面军(曾经称中央红
军)、第四方面军、第二方面军和西北红军等红军部队,建立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和湘鄂西、鄂豫皖、琼崖、闽浙赣、湘鄂赣、湘赣、左右江、川陕、陕甘、湘鄂川黔等革命根据地,连续粉碎了国民党军多次“围剿”和“清剿”。

全国红军发展到最多时达到约30万人。

由于王明“左”倾错误的战略指导,中央红军未能打破国民党军的第五次“围剿”,被迫于1934年10月撤离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长征。

在长征中,红军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战胜了无数艰难险阻,于1935年9月、10月和1936年10月先后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和甘肃南部地区会师。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根据中共中央同国民党政府达成的协议,主力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在江西、福建、浙江、广东、湖南、湖北、河南、安徽8省13个地区坚持斗争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

八路军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为八路军,中国
人民解放军的前身之一。

1937年8月22日,国
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式宣布由原西北主力红军,
即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改编而成“国
民革命第八路军”,朱德、彭德怀任正、副总指
挥。

1937年9月11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按
全国陆海空军战斗序列(把各“路军”改编为
“集团军”),并下达命令:将八路军改称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八路军总部改称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部。

朱德改任总司令,彭德怀改任副总司令。

9月14日,朱德、彭德怀发布八路军改为第十八集团军的通令。

但此后仍习惯称
为“八路军”。

新四军
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坚持华中抗战
的人民军队。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与国
民党谈判达成协议,于10月将在湘、赣、闽、粤、浙、鄂、豫、皖8省的中国工农红军游击队和红军第二十八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

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张云逸、周子昆分任正、副参谋长,袁国平、邓子恢分任政治部正、副主任,同时成立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第四军分会,项英为书记,陈毅为副书记。

辖4个支队,共1.03万余人。

改编后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深入华中敌后,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

人民解放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解放军担当保卫国防,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任务,同时开展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使之发展成由陆、海、空三军和导弹部队组成的诸军、兵种合成的军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