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安装业涉税问题分析与征管工作建议

建筑安装业涉税问题分析与征管工作建议

建筑安装业涉税问题分析与征管工作建议2009-11-30阅读次数:955[ 字体大小:大中小][编者按:近年来,我市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不断加大,房地产业蓬勃发展,推动了建筑安装业的快速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部分。

但该行业具有项目建设周期长,建筑施工企业多而杂,内部管理规范化程度不高,工程项目分散、流动性大等特点,给税收征管工作增加了难度。

本文就该行业相关涉税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强征管工作的相应建议。

]一、建筑安装业的定义及其纳税义务(一)建筑安装业概述建筑安装,是指使用建筑材料建造建筑物、构筑物并对其进行修缮、装饰以及安装各种设备的劳务活动。

建筑安装业,是指进行建筑安装工程作业的行业,是一个围绕建筑的设计、施工、装修、管理而展开的行业,包括建筑行业业本身及与之相关的装潢、装修等等。

建筑安装业具有生产经营管理业务不稳定、管理环境多变、机构人员变动大等特点,其生产过程具有流动性、长期性、综合协作性等特点。

(二)建筑安装业纳税义务人的确定1.关于纳税人的一般规定。

作为建筑业营业税纳税人的单位是指在我国境内从事建筑安装、修缮装饰、其他工程作业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有企业、股份制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其他企业、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军事单位和社会团体等。

作为建筑业营业税纳税人的个人是指从事建筑安装、修缮装饰、其他工程的个体工商户以及其他有经营行为的中国公民和外国公民。

2.关于纳税人的具体规定。

(1)建筑安装业务实行分包或转包的,分包者和转包者为营业税的纳税人,但税法规定总承包人为该工程应纳税款的扣缴义务人。

(2)工程承包公司承包的建筑安装工程,不论是否参与施工,应该按“建筑业”纳税人征收营业税。

(3)根据《营业税暂行条例》第11条第2款及《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29条第1款之规定,境外机构总承包建筑安装工程。

(4)企业租赁或承包给他人经营的,以承租人或承包人为纳税人。

(三)建筑安装业的纳税行为建筑业一向是营业税征管的难点,其及纳税人及扣缴义务人的确定以及纳税义务和扣缴义务的发生时间一向都是争论的焦点,一段时间以来,国家税务总局已经连续发出多个旨在增强建筑业营业税征收管理的文件,包括国税函[2006]422号、国税发[2006]128号、国税发[2006]173号等文件。

2006年12月22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了财税[2006]177号《关于建筑业营业税若干政策问题的通知》,该文件自2007年1月1日起执行。

该文件是对现行建筑业营业税政策的进一步明确和补充,涉及纳税人及扣缴义务人的确定、纳税义务和扣缴义务的发生时间、纳税地点等问题。

1、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1)纳税人提供建筑业应税劳务,施工单位与发包单位签订书面合同,如合同明确规定付款(包括提供原材料、动力和其他物资,不含预收工程价款)日期的,按合同规定的付款日期为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合同未明确付款(同上)日期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纳税人收讫营业收入款项或者取得索取营业款项凭据的当天。

上述预收工程价款是指工程项目尚未开工时收到的款项。

对预收工程价款,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工程开工后,主管税务机关根据工程形象进度按月确定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2)纳税人提供建筑业应税劳务,施工单位与发包单位未签订书面合同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纳税人收讫营业收入款项或者取得索取营业收入款项凭据的当天。

(3)纳税人自建建筑物,其建筑业应税劳务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纳税人销售自建建筑物并收讫营业收入款项或者取得索取营业收入款项凭据的当天。

(4)纳税人自建建筑物对外赠与,其建筑业应税劳务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该建筑物产权转移的当天。

2、扣缴义务发生时间。

建设方为扣缴义务人的,其扣缴义务发生时间为扣缴义务人支付工程款的当天;总承包人为扣缴义务人的,其扣缴义务发生时间为扣缴义务人代纳税人收讫营业收入款项或者取得索取营业收入款项凭据的当天。

二、建筑安装业主要涉税问题通过对20户建筑安装企业进行的专项检查发现,建筑安装企业主要有以下几项涉税问题:(一)未按规定确认工程价款,隐匿收入或延迟申报纳税某些企业签定的建筑安装合同已经明确规定了付款日期,而在结转收入时却未按合同规定的付款日期确认收入;有的企业虽然合同未明确规定付款日期,或未与发包方签订书面合同,但在收讫营业收入款项或者取得索取营业收入款项凭据后未未按照规定确认收入;有的企业提前收到预收的工程价款,但在工程开工后未按工程形象进度按月确认收入。

(二)未将发包方提供的材料价款计入计税依据某些企业以包工不包料方式承包工程,只将人工费、管理费等劳务收入作为营业税计税依据,而未将发包方提供的材料价款计入计税依据,未申报纳税。

(三)未按规定结转在工程价款以外取得的各项收入某些企业在工程施工期间额外收取一些机械作业费、材料转让费、固定资产出租等各项费用,但却未按规定结转这些在工程价款以外收取的其他业务收入。

(四)虚列材料成本,虚增工程成本某些企业在结转成本时,消耗主要原材料消耗与消耗定额存在差距,虚列材料成本。

有些企业在购进原材料时未通过“原材料”账户进行分配和核算,而直接在“工程施工”账户一次性列支,导致多结转材料成本。

有的企业将不属于材料成本的费用、支出或损失挤入材料成本,虚增材料成本。

某些企业刻意缩短周转材料的摊销期,扩大当期摊销额虚增成本费用。

(五)外出经营管理不规范,异地施工税收管理缺位建筑安装企业大都异地承包施工,新征管法规定了外出施工业户的报验、登记和按期申报制度,但建安企业施工时真正能办理的却寥寥无几,等工程决算后再开票缴税的情况似乎约定俗成,异地经营户的登记、报验、申报制度缺乏体制保证。

税务机关可以通过工商信息交换得到本地固定经营业户的有关登记信息,但对异地经营情况只能靠纳税人自觉办理报验登记、申报,税务部门异地的实地核查又难以操作,外地工程项目漏征漏管情形时有发生。

对纳税人外来施工,如果经营活动在没有税收监控的情况下结束了,纳税人欠税、偷税很可能就再也无法追回了。

(六)日常税源监控缺位,日常评估稽核不到位部分工程项目,特别是地处各乡镇的工程项目,规划立项手续不全,无法到规划、建设等部门取得信息,建设工程项目税源监控缺位;另外,由于建筑施工单位,一般都以建设项目单独建帐核算,部分帐册随同有关财务人员驻扎在施工工地,一些外地工程项目纳税评估实地稽核难以开展,即使进行评估稽核,质量也不高;施工企业自身没有工程队,到外地施工,雇佣临工的劳务费用,不到税务机关开具劳务发票,大都列一张临工工资单,白条入帐,列支随意性较大。

三、加强建筑安装业税收征管的建议(一)加强税收宣传,促进全民纳税意识税务机关要通过各种渠道,如通过电视台、报刊等新闻媒体,广泛开展建安税收、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的宣传,使广大纳税人了解有关税收法规和政策规定,提高纳税人自觉纳税意识和维权意识,促使业主主动索取发票,纳税人主动申报纳税。

同时进一步完善协税护税网络,加强与工商、土管、规划、建设等部门的配合,形成社会综合治税的良好局面。

(二)加强税源控管,完善工程项目管理税务机关要加强对工程项目的介入,从工程项目中标、开工之日起立即介入,责令纳税人提供相关合同备忘存档,按月提供在建工程项目工程进度,预收款收取情况;明确专人对工程项目跟踪管理,加强实地稽核力度,掌握工程项目建设进度,督促纳税人如实申报;加强对外地工程临工的劳务费用支出的监控,督促施工企业开具劳务发票,规范劳务费用列支;对完工项目,及时督促办理竣工结算,办理营业税、所得税结算。

(三)完善自行申报,健全纳税申报制度建立、健全项目核算申报制度,对从事工程施工的纳税人必须按《营业税暂行条例》的要求分项目报告工程进度、预收款收取情况,按月核算营业收入、成本、费用,结算利润,办理纳税申报,提高建设工程项目税源控管的主动性。

不能分项目建帐核算的由税务机关按工程形象进度或预收款情况进行核定征收,工程竣工结算开具发票时多退少补,确保税款的及时、均衡入库,堵塞漏洞。

(四)加强报验登记,规范外出经营管理对纳税人外出经营的,开具外出经营税收管理证明单(以下简称外经证),并登记管理台帐,外经证期限视工程规模大小、期限,一般掌握在二至三个月以内,到期及时督促纳税人办理缴销和未完工工程的续开手续,缴销时便于及时掌握外地工程项目的建设进度、预收款及纳税情况;对外来经营纳税人,及时督促纳税人办理报验登记,掌握外来经营施工情况,并加强实地核实,督促纳税人开票、纳税。

(五)完善发票管理,强化以票控税力度税务机关要规范纳税人货币资金核算,严格区分“预收款”和“结算款”,落实凭票收款、凭票付款的规定,施工单位取得的款项凡属“结算款”的必须按规定凭建筑发票取款入账,并及时确认收入,否则一律按发票管理办法进行处理。

其次,要加强纳税评估力度,对纳税人“在建工程”、“工程物资”等科目的增减变化要密切注意,及时发现发票管理的有关情况;再次,税务机关定期开展辖区内企、事业单位发票日常检查,加强对发票违法的处罚力度,以查促管,以票管税。

(六)规范成本核算,强化企业所得税征收税务机关要加强对建筑施工企业财会人员财务核算、纳税申报方面的培训辅导,完善企业建帐建制,规范收入、成本、费用的核算,正确申报缴纳所得税;加强对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的鉴定工作,严格审核,从严把关,对财务核算不规范的企业,取消查帐征收资格,实行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对实行查帐征收的建筑施工企业,按照建筑行业盈利水平,所得税实行按季定率预征,年终结算的方式,强化企业所得税征收。

(七)加强评估分析,实施行业税收预警加强对建筑行业税收宏观分析和对企业微观经营情况和缴纳税收及影响税源的减免税、税前扣除、政策变动因素等指标的评估分析,结合外部相关征管信息,如与税收有关的从国土、电力、房管、劳动、国税等部门的相关信息,选择行业中部分具有典型性的企业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剖析,结合整个行业情况,确定该行业的税收负担率,实行行业税收预警,对在行业负担率以下的企业列入预警对象,实施实地稽核或税务稽查。

(八)加大稽查力度,打击偷漏税违法行为税务机关要组织建筑业专项检查,加大对做假帐、用假发票、搞假申报行为的查处力度,加大对漏征漏管项目的清理,堵塞征管漏洞,发挥以查促管作用;对重大案件进行通报,准确反馈案件查处情况和稽查信息,及时曝光典型涉税案件,加大以涉税案例宣传税法的深度和广度。

通过对偷税行为处罚、曝光,惩前毖后,进一步加强税法的刚性和严肃性,提高税收执法的公信度和培育纳税人依法纳税的遵从度,营造良好的治税环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