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安装行业跨地区经营涉税问题分析摘要: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建筑业的税收收入是我国政府的重要财政来源。
本文分析了跨地区经营建安企业现有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建筑安装行业;跨地区;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建筑安装企业跨地区工程作业极为常见。
按照现行的税收征管政策,建筑安装企业跨地区工程作业涉及增值税、附加税(费)、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多个税(费)需要在异地(项目所在地)预缴,而在这些税(费)中,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发生税负增加或重复征税情况,需要引起企业的重视。
1.跨地区经营建筑安装企业现有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分析1.1增值税政策存在问题分析1.1.1预收账款预缴的增值税不能及时申报抵扣预收账款是指建安企业在未开工之前收到的发包方预付的资金。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2016年公告第17号文件和财税2017年58号文件的规定,建安企业收到发包方的预付账款,必须在工程施工所在地(跨省、市和地级行政区的建筑项目)预缴一定比例的增值税或在建安企业机构所在地申报一定比例的增值税。
由于建安企业在收到预收账款时纳税义务并未发生,一般开具不征税的普通发票预缴增值税,也就没有增值税的销项税额,而且此时建安企业还没有进驻工地进行施工,没有发生相关成本,也就没有增值税的进项税额可以抵扣,特别是在建安企业只有一个项目的情况下,在申报增值税的时候,不存在别的施工项目的增值税销项税额抵扣该项目预收账款预缴的增值税。
因此,只有一个项目的建安企业在收到预收账款时预缴的增值税不能及时申报抵扣,需要等到该项目施工过程中收到发包方支付的工程进度款并向发包方开具增值税销项发票,在建安企业机构所在地申报增值税时才能抵扣。
基于以上分析,建安企业在只有一个项目的情况下,收到的预收账款在工程施工所在地或机构所在地预缴的增值税不能及时申报抵扣,这无疑占用了建安企业的流动资金,增加了建安企业的资金成本,不利于建安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例如,某工程项目的发包方与丙建安企业签订建安企业总承包合同,合同约定:发包方先预付丙建安企业2亿元预付账款。
根据税法规定,丙建安企业在收到2亿元预收款时,必须在项目所在地税务机关预缴增值税2/(1+9%)*2%=0.0367(亿元)。
可是由于丙建安企业没有进场施工,没有发生建筑成本,也没有增值税销项税额,在这种情况下提前缴纳税款,占用了丙建安企业流动资金367万元。
根据税法规定,建安企业在工程结算和收到预收款时都要预缴增值税。
在工程结算时,建安企业的纳税义务已经发生,此时预缴税款是为了平衡机构所在地和建筑服务发生地的税款分配;在收到预收款时,建安企业的纳税义务并未发生,此时预缴税款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平衡税款入库的时间。
站在税务机关的角度,以上这两个目的都是合理的,但是站在企业的角度看,前者将税款在机构所在地和建筑服务发生地进行分配,符合税收公平原则,而且并不会对企业需要缴纳的总税款产生影响;可是后者要求在收到预收款时,即纳税义务发生之前就预缴税款,会在一定程度上占用企业的流动资金,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影响。
1.1.2不同施工项目预缴的增值税不能相互抵减根据现有的跨地区经营建安企业增值税政策规定,在“建安企业+项目部”的管理模式下,一个建安企业在不同地区设立项目部,需要在不同地区分别预缴增值税,而且不同施工项目预缴的增值税不能相互抵减。
只有在公司注册地申报增值税时,选择一般计税的项目才可以在不同项目部产生的增值税应纳税额中抵扣已预缴的增值税。
因此,在现有的增值税政策下,对于在多地设立项目部施工的建安企业,不同异地项目部预缴的增值税不能相互抵减,在公司注册地应纳税额为零或不够抵减预缴税款时,就会导致建安企业提前缴纳增值税而不能及时被抵扣,这增加了跨地区经营建安企业的资金成本,占用了跨地区经营建安企业的现金流,不利于跨地区经营建安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例如:丙建安企业注册地在北京市海淀区,该企业2022年5月在上海有一个施工项目,在广州同时开工另一个施工项目,注册地当月销项税额小于进项税额,应纳税额为零,上海项目部于5月1日收到预收账款,应预缴增值税100万元,广州项目部于5月10日收到预收账款,应预缴增值税300万元。
由于上海和广州项目预缴的增值税不能相互抵减,丙公司2022年5月预缴增值税共400万元。
如果能够相互抵减的话,丙公司2022年5月预缴增值税300万元,即上海预缴的100万元抵减广州预缴的300万元,丙公司在广州只需预缴200万元。
可是现有跨地区经营建安企业增值税政策不允许,导致丙公司5月份多提前缴纳100万元增值税。
造成这一问题的深层原因是:各项目部所在地的税务机关面对的是同一个纳税人,但纳税人在各项目所在地面对的是多个税务机关。
站在纳税人的角度,各项目是有联系的,他们希望预缴的税款能实现“效用最大化”,如果公司注册地应纳税额为零,不能抵扣已预缴的增值税,那么应该允许不同施工项目部预缴的增值税相互抵减。
但是站在税务机关的角度,每个项目都需要收到预缴税款,各项目之间是独立的,不同项目部的税收征管权归属于不同的税务机关,因此不同项目所在地的预缴税款不能相互抵减。
1.1.3地区间增值税税源争夺增加企业纳税成本建安企业承揽建筑项目之后,一般会设置总部直管的项目部到异地施工,项目部不需要办理工商税务登记,属于非固定业户,适用增值税预缴政策,即在项目所在地预缴一部分税款,在机构所在地申报纳税。
但是笔者在调研中发现,有不少地区政府强制要求异地施工的项目部在当地成立分公司,以达到把增值税全部留在当地的目的。
因为分公司需要在当地办理工商税务登记,也就变成了当地的固定业户,根据财税[2016]36号文件附件一第46条规定,固定业户需要在机构所在地独立申报纳税。
这其实是地区间对增值税税源的争夺,企业却要因此增加额外的公司注册成本、财务核算成本和人员管理成本。
如果建安企业每到一个地区施工,就要在当地成立一个分公司,那么增值税预缴政策就会形同虚设,还会极大地增加企业的纳税成本。
1.2企业所得税政策存在的问题分析1.2.1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政策容易导致税收与税源背离在“总公司+分公司”模式下,分公司不能直接根据其在当地的所得计算其应纳的税款,而是将其收入汇总到总公司,根据“三因素”的比例分配税款。
也就是说,其最终缴纳的税款不一定和其贡献的所得呈正相关关系,以至于出现税收与税源背离的现象,表现为税收转移,即税收从税源比例高的地区转移到税源比例低的地区。
1.2.2不同经营组织形式下预缴企业所得税税款差异大现行企业所得税政策规定:总机构直接管理的跨地区设立的项目部(包括与项目部性质相同的工程指挥部、合同段等),按项目实际经营收入的0.2%向项目所在地预缴所得税;而二级或二级以下分支机构直接管理的项目部则不就地预缴企业所得税,其经营收入、职工工资和资产总额应汇总到二级分支机构统一核算,由二级分支机构按照公式法确定的分配比例就地预缴企业所得税。
也就是说,不同经营组织形式下预缴企业所得税税款差异大,同样是项目部,在“总公司+项目部”的经营组织形式下,总公司直接管理的项目部所在地税务机关就可以按项目实际经营收入的0.2%预缴企业所得税,而在“总公司+分公司”经营组织形式下,二级或二级以下分公司直接管理的项目部所在地税务机关就没有税收征管权,不得参与税款分配。
例如,某总部设在山东的建安企业,目前有两个跨省的建筑施工项目,工程当年完结,工程营业收入都是10000万元,A项目在工程所在地成立的是属于总机构直接管理的项目部,则不论该建安企业是否盈利,工程所在地税务机关都可分得20万元税款;B项目在工程所在地成立的是属于区域分公司管理的项目部,当地税务机关拿不到一分钱的税款。
这就使得工程所在地的税务机关干预企业的组织形式有了较强的利益驱动。
1.3个人所得税政策存在问题分析包工头在工程所在地代开发票适用税目错误导致企业多缴税。
建安企业的跨地区劳务分包业务十分普遍,其中有一种经营模式是建筑劳务公司与包工头(班组长)签订劳务专业作业分包合同,包工头(班组长)带领农民工从事某一专业作业劳务,并从建筑劳务公司获得报酬。
在这种情况下,建筑劳务公司的支出以税务机关代开的发票为税前扣除凭证,包工头(班组长)到工程所在地税务局代开发票时,适用的税目应该是“经营所得”,理由如下:根据《建筑安装业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国税发[1996]127号)的规定,从事建筑安装业的个体工商户和未领取营业执照承揽建筑安装业工程作业的建筑安装队和个人,以及建筑安装企业实行个人承包后工商登记改变为个体经济性质的,其从事建筑安装业取得的收入应依照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
基于此规定,班组长和包工头带领农民工从事建筑劳务的某一专业作业活动是国税发[1996]127号中所规定的“未领取营业执照承揽建筑安装业工程作业的建筑安装队”,取得的所得属于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适用“经营所得”税目计征个税。
然而,笔者发现,有一些地区的税务机关会以包工头(班组长)没有办理营业执照为由,认为其取得的所得不属于“经营所得”,而是按照“劳务报酬所得”为其代开发票,并在备注栏自动生成“个人所得税由付款方代扣代缴或预扣预缴”的字样。
这样一来,建筑劳务公司在支付包工头(班组长)的工程劳务款时,需要代扣代缴至少20%的个人所得税。
而如果按照“经营所得”代开发票,包工头(班组长)的个人所得税则应由其自行申报,企业不用为其代扣代缴。
例如,李先生是一位建筑安装队的队长,他和某建筑劳务公司签订劳务分包合同,并带领几位农民工共同完成一项工程,获得收入总共60000元,完工后他到当地税务机关代开发票,如果开票税目为“劳务报酬所得”,则建筑劳务公司需要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60000*40%‐7000=17000(元);如果开票税目为“经营所得”,根据我国各地区的个人所得税核定征收方法,则税务机关会直接按照0.4%到1.5%的核定征收率(或附征率)向李先生核定征收240元到900元的个人所得税。
可见,在代开发票环节如果税目适用错误,将极大地增加企业税负,影响建安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健康发展。
新个人所得税法中的经营所得将以前税法中的生产经营所得和承包经营所得合并,归类为四项内容,其中第四项是“个人从事其他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的所得”;新个人所得税法对“劳务报酬”税目采用了列举法的规定,共有26项有明确名称的劳务,最后还有一项“兜底性”条款,就是“其他劳务”。
对于建筑业从业人员而言,既有可能被认定为“个人从事其他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的所得”适用“经营所得”,也有可能被认定为提供已列明的设计、装潢、安装劳务,还有可能被认定为提供其他劳务适用“劳务报酬所得”,这其中的界限是不明确的,容易使人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