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要素设计
景观种植工程总体风格是以组团式、层次错落的自然式种植, 根据其所在不同区域,具体的配植手法又有不同,总体上可 分为3种类型:
1.别墅区间建筑周围与道路两侧的种植区域。 2.花园洋房区建筑间绿地区域。 3.公共绿地区域绿地。
一、别墅区间建筑周围与道路两侧的种植区域。
此区域种植基本集中在各个住宅前,种植风格强调形态错落,乔木、 灌木、草花、地被按层次分布。 地被花卉以点缀为主,布置在灌木之前或之间,形成第一层次,修剪 球型灌木作高低错落组团为第二层次构成绿色骨架,量较大,花灌木 配植少量但形态错落---球型冠与瘦长型冠搭配,彩叶与绿叶搭配,形 成丰富的视觉效果,阔叶小乔木或大乔木每组里只有1~2株或没有, 常绿乔木1~3株左右。
1.园冠阔叶大乔木 2.高冠阔叶大乔木 3.高塔形常绿乔木 4.低矮塔形常绿乔木 5.园冠型常绿乔木 6.球类常绿灌木 7.修剪色带 8.小乔木 9.竖形灌木 10、团型灌木 11、可密植成片的灌木 12、普通花卉型地被 13、长叶型地被
10 12
3
3
1
10
6
12 6
13
10 12
在建筑边缘、墙角等处的植物处理:层次丰满,越狭窄处植物越密实,抱角处往 往以铅笔柏配合花灌木破除建筑的棱角感。
整体统一
单调缺乏变化的种植令人感觉眼花缭乱的种植
种植设计 中的多样 性既不能 单调也不 能过火
(2)主次关系与秩序的原则 缺少变化没有重点
缺少变化没有重点 种植设计应在需要的地方突出重点
强调种植重点
(3)围合空间的适度原则 开放性(视线完全通透)
开放性-视线完全通透
半开放性空间(视线部分通透) 半开放性-视线部分通透
园林要素设计
3.1 地形(水体造景、夜景照明) 3.2 植物造景 3.3 建筑 3.4 道路 3.5 园林小品(公共设施)
课题概述:本章主要介绍了与景观设计紧密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任何一 件完整的景观设计作品都由本章所述专业基础知识组合构成,恰如一个人 体由头、躯干、四肢等部分共同组成,各有特点而又和谐完整,缺一不可。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熟练地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各自的特点、要点,为今 后的景观设计的内容构成提供有力的专业技术支持,并为景观设计的完整 性、综合性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章节重点:每一项专业基础知识都涉及艺术和技术两个层面,而各项专业 知识在各有特点的同时又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设计作品。因此综合性学习, 注重各项之间的统一协调尤为重要!
2.艺术构思与植物造景的规律 植物造景的艺术内涵丰富,我们在设计实践中必须要坚持科学 与艺术相结合的观点,合理运用植物生长的自然规律和植物造 型的艺术规律,创造出美观宜人的绿化环境。
植物造景
在植物造景设计过程中,应遵循以下七个方面的原则: (1)整体统一的原则
重复种植
a与“a”在形式上统一,b与“b”在质地上统一。使观赏者在 通过一种种植单元到达另一种种植单元时具有视觉上的安全 感,体现统一与整体。
抽象图案式
3.2.3 种植设计的基本规律和方法 1.植物种植设计的基本思维过程 我们在植物种植的具体方案设计中,会面临诸多问题与选择,若 没有系统的分析与把握的能力,往往会出现顾此失彼的问题。
植物种植计划 流程图
CHN园林植物景观系统
网址: /plant
3.坡度
坡地按坡度可分为陡坡和缓坡两类。
4.坡面稳定 (1)坡面的角度和长度决定了稳固坡面的基本形式。 (2)坡面的地质与水文条件决定了稳固坡面的必要形式。
坡面
3.1.3地形和景观视线 景观视线是指人在景观园林中游览所看到的视野区域. 1、凸地形和凹地形
凸地形场地是景观环境中视野宽广的区域
凸地形
1.园冠阔叶大乔木 2.高冠阔叶大乔木 3.高塔形常绿乔木 4.低矮塔形常绿乔木 5.园冠型常绿乔木 6.球类常绿灌木 7.修剪色带 8.小乔木 9.竖形灌木 10、团型灌木 11、可密植成片的灌木 12、普通花卉型地被 13、长叶型地被
1
4
66 12
9 4
6 6
12
11
6 13
疏密搭配的层次配植,局部(左侧)留出草坪,与组团植群形成开阖对比。
1
1.园冠阔叶大乔木
2.高冠阔叶大乔木
3.高塔形常绿乔木
4.低矮塔形常绿乔木
5.园冠型常绿乔木
6.球类常绿灌木7.修剪色带源自8.小乔木9.竖形灌木
10、团型灌木
11、可密植成片的灌木
12、普通花卉型地被 13、长叶型地被
6
12
10
6 12
4
4
9
10
12
6
6 66
不同形态灌木组合的样式---高圆相配,形成差异,较大量的整形绿球与少量点缀 地被花卉穿插组合的例子。
(6)视线序列化原则 在视觉方面需要有一定的序列感
形状变化产生序列 质地变化产生序列
视线序列化
色调变化产生序列
(7)比例关系原则 植物与人和建筑要具备协调的比例关系 不均衡与均衡的对比 均衡的比例关系
不均衡的比例关系
3.2.4种植设计图 1.种植设计定点放样
图3-
定点放样网格
2.种植平面图 种植平面图
主要特点:
最快捷实用的园林植物查询 更强大的植物高级搜索功能 各类供应商信息 以上各类基础功能均为永久免费
(1)我们首先要考虑当地的基本气候条件 ; (2)要勘查项目所在场地的土壤环境条件 ; (3)要参考所在位置的日照情况选择植物类别; (4)要根据保护环境,净化空气的功能进行植
物选择; (5)要考虑景观环境的绿地使用性质。
地形作为纪念性内容及气氛渲染的手段
地形作为瀑布山涧等园林水 景的基础骨架
1.地形改造
在整体协调的前提下,有选择的保留甚至强化某些有利的地形因素,增加基 础环境的雕塑感、层次感、立体感,以达到景观表情丰富,增加景观趣味性 的目的。
2.地形排蓄水
我们在景观设计中进行地形的整理与改造,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规划 布置场地环境中的水系,可以利用地形的高差变化,或将原本不符合设计要 求的自然水系重新疏导存蓄,以符合整体的景观构思 。
3.2 植物造景
植物造景也有其内在规则,我们要依据植物在物候、形态、颜色等 方面的特点加以利用。在造景的同时要充分利用植物的品种优势, 发挥它们的观赏特性,通过合理布局,组成富有四季变化的园林艺 术景观。 3.2.1 植物的作用 1.净化空气与保护环境 植物是绿色环境的创造者
净化空气与保护环境
2.改善小气候与保持水土 景观小气候的舒适度是人们评价景观环境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 而改善局部微气候环境的重要手段就是合理运用植物因素。
地形的高低起 伏式多平台设 计
(2)丘陵 丘陵的坡度变化一般在10%~25%之间。
丘陵
2、高程设计 高程的变化是景观中最生动和最引人注目的变化。
上升与下降的高程变化
筑山工程艺术
教学实例:
此图为居住区的景 观规划设计的竖向 设计总图 。
北侧住入口广 场序列平面索 引图
北侧住入口广场序列剖面图
植物改善小气 候
3.主景背景与季相景色 我们设计的景观环境并非总是一成不变的样貌,随着时间的推移 和季节的变化,植物呈现出了景观中最为多姿多彩的一面。
丰富的景观植 物环境
4.人文意境与情感寄托 景观设计中的植物不仅是客观物质层面的构成要素,还是人 们寄托情感,表达自身审美品味的重要途径。
人文意境与情 感寄托
3.2.2 种植设计形式 在设计实践中,我们应掌握各种植物之间的艺术配置与自然 配置关系,也应理解植物与其它景观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 1.规则式种植
规则式种植
2.英国风景园中的自然式种植 英国风景园中的自然式种植起源于18世纪,其个性鲜明、特点突 出,形成了以开阔的草地,自然式种植的树丛,蜿蜒的小径为主 要形式的植物造景方式,在现代景观园林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地应 用。
2.高冠阔叶大乔木 3.高塔形常绿乔木
3
4.低矮塔形常绿乔木
5.园冠型常绿乔木
6.球类常绿灌木 7.修剪色带
9
8.小乔木
9
9.竖形灌木
10、团型灌木
11、可密植成片的灌木
4
12、普通花卉型地被
13、长叶型地被
6
11
11
1
4 10
12
9
11
6
11
6
12
从大乔木到草花,标准的多层次配植,充分利用植物株型态之间的差异,形成错 落的变化。
3.1 地形
我们的景观设计依托于大地,我们在景观设计整个过程中,首要考虑的因素 就是土地因素。而在具体设计中,设计师了解场地环境的特点,熟悉土地的 特性,发挥地形地貌的优势,往往会对设计方案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3.1.1地形的功能与作用 1.改善植物种植和建筑物的地形条件。 2. 解决景观环境的排蓄水问题。
以下是几种配植类型图示,图中数码对应上页中植物形态种 类序号:
8. 小乔木 10、团型灌木 4. 低矮塔形常绿乔木 13、长叶型地被 6. 球类常绿灌木 12、普通花卉型地被
8
10
10
10
4
13
13
13
13
6
6
12
6
12
12
从地被到小乔木层的自然式配植,叶形地被与修剪绿球交叉种植。
8
1.园冠阔叶大乔木
自然式种植
3.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自然式种植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自然式种植又被称为再现式种植或拟仿式种植。 其在植物的布置方面追求回归自然的意象,但又并非完全任其自 由生长,而是以理想化、象征化的手法表达对自然的理解 。
中国古典园林式
4.抽象图案式种植 抽象图案式种植来源于以法国、意大利为代表的西方古典园 林体系,其突出人为的因素,运用数理逻辑关系,使观者在 园中随处可以看到几何学、物理学、机械学、建筑工程学等 人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