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三大类岩石的野外肉眼鉴定方法(Ⅲ)
3.变质岩类
是由原来的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在地壳中受到高温、高压及化学气体、液体成分的加入的影响,在固体状态下发生矿物成分及结构、构造变化后形成的新的岩石。
⑴物质来源:三大类母岩。
⑵常见矿物:
A. 原来岩石的矿物如石英、长石、云母、角闪石、辉石、方解石、白
云石等;
B. 变质矿物,如石榴子石、滑石、绿泥石、蛇纹石等。
(变质岩特有的
变质矿物)
⑶形成时的环境:高温、高压或在外来气体、液体的加入。
⑷形成的岩石:
片理状岩类
A.片麻岩:具典型的片麻状构造,变晶或变余结构,因发生重结晶,
一般晶粒粗大,肉眼可以辨识。
片麻岩可以由岩浆岩变质而成,也可由沉积岩变质形成。
主要矿物为石英和长石,其次有云母、角闪石、辉石等。
此外有时尚含有少许石榴子石等变质矿物。
B.片岩:具片状构造,变晶结构。
矿物成分主要是一些片状矿物,
如云母、绿泥石、滑石等,此外尚含有少许石榴子石等变质矿物。
B.千枚岩:多由粘土岩变质而成。
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绢云母、绿泥
石等。
结晶程度比片岩差,晶粒极细,肉眼不能直接辨别,外表常呈黄绿、褐红、灰黑等色。
由于含有较多的绢云母,片理面常有微弱的丝绢光泽。
块状岩类
A.大理岩:由石灰岩或白云岩经重结晶变质而成,等粒变晶结构,
块状构造。
主要矿物成分为方解石,遇稀盐酸强烈起泡。
可与其他浅色岩石相区别。
大理岩常呈白色、浅红色、淡绿色、深灰色以及其他各种颜色,常因含有其他带色杂质而呈现出美丽的花纹。
大理岩强度中
等。
C.石英岩:结构和构造与大理岩相似。
一般由较纯的石英砂岩变质而成,
常呈白色,因含杂质,可出现灰白色、灰色、黄褐色或浅紫红色。
强度很高⑸变质岩的结构、构造:
结构:和岩浆岩类似,几乎全部是结晶结构。
但变质岩的结晶结构主要是经过重结晶作用形成的,所以在描述变质岩的结构时,一般应加"
变晶" 、" 变余"二字以示区别。
如粗粒变晶结构,斑状变晶结构等。
变余结构:变余砾状和角砾状结构、变余砂状结构、变余花岗结构等。
变晶结构:花岗变晶结构、鳞片变晶结构等。
构造:主要的是片理构造和块状构造。
(片理构造是变质岩所特有的)。
比较典型的片理构造有下面几种:
板状构造:片理厚,片理面平直,重结晶作用不
明显,颗粒细密,光泽微弱,沿片理面裂
开则呈厚度一致的板状,如板岩。
千枚状构造:片理薄,片理面较平直,颗粒细密,
沿片理面有绢云母出现,容易裂开呈千枚
状,呈丝绢光泽,如千枚岩。
片状构造:重结晶作用明显,片状、板状或柱状
矿物沿片理面富集,平行排列,片理很薄,
沿片理面很容易剥开呈不规则的薄片,光
泽很强,如云母片岩等。
片麻状构造:颗粒粗大,片理很不规则,粒状矿物
呈条带状分布,少量片状、柱状矿物相间
断续平行排列,沿片理面不易裂开,如片
麻岩。
⑹产出状态:
变质岩的产状视变质作用类型不同表现不同,如动力变质岩延断裂带分布(带状或线状);接触变质岩延岩体边缘分布呈带状;区域变质岩成面状或带状。
⑺变质岩分类
指导老师-----龙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