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生产》测试题---养猪学
一、填空题
1、因经济用途不同,猪可分为( )、( )、( )三种类型。
我国的东北民猪和哈白猪属于( )型品种猪,而外引的长白猪与杜洛克则为( )型品种猪。
2、母猪发情周期平均为( )天,发情持续期为( )天;适时配种时间应为发情后的( )小时,但因猪的品种类型及年龄不同而应有所差异。
一般的配种原则是,老( )、小( )、不老不小( )。
3、 科学养猪要求对不同年龄、性别及生理阶段的猪,要根据其生理特
点及营养需要采用不同的日粮及饲养方式。
按照这一要求,生产上对初次配种的妊娠母猪通常应采用( )的饲养方式;对产后体况较为瘦弱的泌乳期母猪则宜采用( )的饲养方式。
4、 在肉猪生产中,如果有良好的饲料与环境条件,生产追求的主要目
标是尽可能获得高的日增重,而不过分强调瘦肉率,这种情况下最佳的肥育方式应为( )。
5、 在养猪生产中,种公猪的用途是( )。
为保证配种质量,在
合理饲养基础上,应特别强调( )。
其配种次数,初次参加配种的青年公猪应为每天( )次,一周最多不能超过( )次;
成年公猪每天配种最多不能超过( )次,每周最好给( )天的休息时间,不参加配种。
二、选择题
1.下列中国地方猪种哪些是属于华中型( )
A.荣昌猪 B.太湖猪 C.通城猪 D.民猪
2.下列中国地方猪种哪些是属于华北型( )
A.民猪 B.金华猪 C.通城猪 D.荣昌猪
3.种猪选择时所依据的生长发育性状有( )
A.初生重 B.泌乳力 C.生长速度 D.胸围
4.“公的好,母的好,后代错不了”指的是( )选配方法
A.异质选配 B.同质选配 C.亲缘选配 D.近交
5.猪屠宰测定时采用三点测膘,三个测定位点分别为肩部最厚处、胸腰椎结合处和( )。
A.腰荐椎结合处 B.最后荐椎处 C.最后胸椎处 D.荐部最厚处
6.仔猪出生后补充开食料的时间( )
A.10~12日龄 B.7~10日龄 C.3~5日龄 D.15~20日龄7.下列有关初乳的营养作用不正确的是( )
A.蛋白质含量是常乳的三倍 B.含有免疫球蛋白
C.含有镁盐具有轻泻作用 D.含有很高的糖
8.胴体重是指肉猪经电麻、放血、烫毛、开膛去除内脏、头、蹄和尾后的左右两片胴体重量之和,但在去除内脏时要注意保留( )A.板油和肝脏 B.肾脏和肝脏 C.板油和肾脏 D.心脏和肾脏
9.猪肉嫩度是用( )进行测定的
A.倒数第2~3肋骨处的背最长肌 B.倒数第3~4肋骨处的背最长肌C.最后胸椎处的背最长肌 D.腰大肌
10.当分娩率为98%,情期受胎率为90%,哺乳期为28d,母猪断奶至发情间隔时间为7d时的母猪年产窝数为
( A )窝/年。
A.2.37 B.2.40 C.2.42 D.2.45 11.哺乳母猪的泌乳量在产后(A)天达到高峰,然后逐渐下降
A.20~30 B.10~20 C.30~40 D.50~60
12.寄养成功的条件是( )
A.母猪分娩时间最多不能相差10 天
B.寄养母猪的泌乳量高
C.将被寄养仔猪直接放入寄养母猪窝中即可
D.选择体重较大的被寄养仔猪放入到后分娩的“奶妈”窝中
13.。
猪舍类型按猪栏排列形式可分为( )
A.双列式 B.双坡式 C.单坡式 D.钟楼式
1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肉脂品质评定项目的是( )。
A.肉色 B.肌肉PH值 C.系水力 D.瘦肉率
1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母猪的繁殖周期的是( )。
A.发情期 B.空怀期 C.妊娠期 D.哺乳期
16.在养猪生产中,猪舍的噪声不应超过( )。
A.55分贝 B.65分贝 C.75分贝 D.85分贝
三、判断题
1.母猪的妊娠期平均是164天。
( )
2.猪体的骨骼、肌肉、脂肪等组织的生长发育是有其自身规律的。
从骨骼、肌肉、脂肪的发育过程来看,骨骼最先发育最先停止。
( )3.断奶幼猪是指生后4~5周龄断奶到11周龄阶段的仔猪。
( )4.猪的发情周期平均为21天。
( )
5.种公猪在饲养管理中最适宜的温度是22~24℃。
( )
6. 在分娩舍为了满足母猪和仔猪不同的温度需要,常采用集中供暖维持分娩舍舍温约12℃。
( )
7.猪呼吸困难就是肺炎。
( )
8.寄生虫病对养猪业没有危害。
( )
9.猪发生眼睑水肿就是水肿病。
( )
10.链球菌感染会引起 败血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