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学》试题
一、判断题(共25题,每题2分)
1、猪一出生就有固定乳头吃乳的习惯。
(错)
2、母猪通过嗅觉辨认自己的仔猪。
(对)
3、猪具有爱好清洁的习惯。
(对)
4、母猪分娩过程中一般不吃食,分娩完毕后,要马上喂给大量混合精料,特别是饼类,以补充能量消耗。
(错)
5、母猪产前3-5天,对膘情好的母猪应适当减料,以防产后乳汁过浓而患乳房炎或使初生仔猪因消化不良而拉稀。
(对)
6、猪水泡病的易感动物只是猪。
(对)
7、猪料生喂可预防饲料中毒。
(错)
8、仔猪自身抗体系统在10日龄后会产生。
(对)
9、猪瘟的剖检症状,脾脏肿大,边缘有梗死灶。
(对)
10、母猪靠视觉识别仔猪。
(错)
11、饲喂种公猪的饲料要尽量减少日粮的体积,防止形成草腹。
(对)
12、猪喜欢吃甜食。
(对)
13、杜洛克猪是我国地方优良品种。
(错)
14、种猪饲养膘情越肥越好。
(错)
15、二元杂交肉猪生长速度大于三元杂交肉猪。
(错)
16、单一饲料营养价值高于全价配合饲料。
(错)
17、氨基酸可分为必须氨基酸和非必须氨基酸两大类。
(对)
18、猪饲料中可大量添加棉(菜)籽饼饲料。
(错)
19、母猪的初配年龄最好在第一个发情周期。
(错)
20、吸好初乳是养好仔猪的重要措施之一。
(对)
21、猪是单胎动物。
(错)
22、猪黄曲霉毒素中毒临床症状表现有呼吸困难、结膜潮红、发绀。
(错)
23、猪传染性胃肠炎对哺乳仔猪死亡率很高,随着年龄增加死亡率渐低。
(对)
24、仔猪急性猪瘟有的会出现神经症状。
(对)
25、猪口蹄疫是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的烈性传染病。
(对)
二、单选题(共25题,每题2分)
1、母猪产了16头小猪,这称之为猪的( C )
A、潜在繁殖力
B、有效繁殖力
C、实际繁殖力
D、预计繁殖力
2、猪在群体中的位次关系的形成是靠( D )
A、性别
B、年龄
C、毛色
D、争斗力
3、猪对温度的要求会表现出双重性是因为( D )
A、品种的不同
B、生理功能的不同
C、人们管理水平不同
D、自身结构不同
4、脂肪型品种的瘦肉率一般占胴体的( A )
A、45%以下
B、56%以上
C、50%以上
D、30%以下
5、对初生仔猪具有造血和防止营养性贫血必需的元素是( A )。
A、铁
B、铜
C、晒
D、钙
6、猪的不同饲喂方式效果最好的是( A )
A、粒料
B、湿拌料
C、干粉料
D、稀粥料
7、哺乳仔猪对温度的要求是( A )
A、25-30 o C
B、20-23 o C
C、15-18 o C
D、30-35 o C
8、猪囊尾蚴病主要感染( A )。
A、猪、人
B、牛
C、羊
D、鸡
9、猪生殖和呼吸综合症是由( B )引进的。
A、细菌
B、病毒
C、放线茵
D、真菌
10、母猪妊娠期平均为( C )。
A、90天
B、105天
C、114天
D、120天
11、母猪产后突然发生的严重代谢紊乱的疾病,以知觉丧失和四肢瘫痪为特征,此病称为(A)。
A、产后瘫痪
B、产后风
C、麻痹性肌红蛋白尿症
D、产前截瘫
12、猪发生亚硝酸盐中毒的原因是吃了调制不当的( D )。
A、玉米
B、黄豆
C、麸皮
D、小白菜
13、猪支原体肺炎常发生于( C )。
A、夏季
B、秋季
C、一年四季
D、春冬季节
14、猪传染性胃肠炎的病原体是( C )。
A、球菌
B、杆菌
C、病毒
D、真菌
15、猪细小病毒病的特征性症状是( C )。
A、发烧
B、胃肠炎
C、母猪流产、死胎
D、公猪睾丸炎
16、猪丹毒病临床上分( B )类型。
A、二种
B、三种
C、四种
D、五种
17、仔猪黄痢最常发生的年龄是( A )。
A、3日龄
B、7日龄以上
C、各种年龄
D、1月龄
18、茵毒杀用作猪传染性水疱病病毒等消毒时,稀释比例以( B )为宜。
A、1:300
B、1:200
C、1:100
D、1:50
19、猪肺疫是由( C )引起的。
A、猪肺疫杆菌
B、猪肺疫病毒
C、猪巴氏杆菌
D、沙门氏杆菌
20、杜洛克猪原产于( C )。
A、比利时
B、英国
C、美国
D、中国
21、太湖猪是世界上( A )的猪。
A、繁殖力最高、产仔数最多
B、生长速度最快
C、瘦肉率最高
D、体型最大
22、母猪的发情周期平均为( A )。
A、20-21天
B、30-31天
C、15-16天
D、45-46天
23、预防猪传染病发生的最有效途径是( B )。
A、服抗生素
B、免疫
C、隔离
D、消毒
24、一般情况下母猪的泌乳高峰期在( A )。
A、3-4周龄
B、6-8周龄
C、1-2周龄
D、8周龄以上
25、下列品种猪中属于瘦肉型猪的是( D )。
A、金华猪
B、太湖猪
C、梅山猪
D、大约克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