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三角形复习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复习相似三角形的概念。
2. 复习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3. 复习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4. 复习相似三角形的应用,用相似知识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过程与方法:在梳理全等三角形与相似三角形知识的过程中,感受类比思想,划归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总结图形相似的有关特征并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应用数学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分析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
难点:正确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数学问题。
【课型】
复习课
【教学过程】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复习相似三角形的有关内容,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在相似三角形方面学习了哪些内容。
考点1比例线段及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1、比例线段
对于四条线段a 、b 、c 、d ,如果其中两条线段的比等于另两条线段的比,如d c b a =(或写作a:b),我们就说这四条线段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
2、比例的基本性质:若d
c b a =,则ab=bc. 3、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
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它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考点2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1、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1)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
(2)相似三角形的对应高、中线、和角平分线的比等于相似比,相似三角形的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2、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1)位置判定法: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其延长线相交,所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2)边角关系判定法:
①斜边的比等于一线直角边的比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②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③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④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考点3相似三角形性质的实际应用
在实际生活中,处处都存在相似三角形,当我们与其接触时,就能利用相似的相关知识去识别和解决相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
①同一时刻物高与影长的问题;
②利用相似测量无法直接测量的物体
③利用相似进行图形设计等
运用相似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要能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把它转化为纯数学知识的问题,要注意培养数学建模的思想。
考点4
1、位似图形的定义:如果两个多边形不仅相似,而且对应顶点的连线交于一点,对应边互相平行,那么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位似图形,这个点叫作位似中心。
(1)位似图形一定是相似图形,但相似图形不一定是位似图形;
(2)两个位似图形的位似中心只有一个
(3)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周长比、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但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2、位似变换:在平面直角坐标中,如果位似变换是以原点为位似中习,相似比为k ,那么位似图形对应点的坐标的比等于k 或-k 。
(浙江舟山)如图,直线l 1∥l 2∥l 3,直线A C 分别交l 1,l 2,l 3于点A ,B ,C ;直线D F 分别交l 1,l 2,l 3于点D ,E ,F .A C 与D F 相交于点G ,且A G =2,G B =1,B C =5,则的值为( )
A 、21
B 、2
C 、52
D 、5
3 练习:
1、(2015东营)或43=x y ,则x
y x +的值为( ) 4
745741、、、、D C B A 2、(2015眉山)如图,AD ∥BE ∥CF ,直线l1、l2与这三条平行线分别交于点A 、B 、C 和点D 、E 、F .已知AB=1,BC=3,DE=2,则EF 的长为( )
A、4
B、5
C、6
D、8
2、(2015兰州)如
果)0
(≠
+
+
=
=
=
f
d
b
k
f
e
d
c
b
a
,且a+c+e=3(b+d+f),那么
k=________
例2 (2015泰安)如图,在△ABC中,AB=AC,点P、D分别是BC、AC边上的点,且∠APD=∠B.
(1)求证:ACCD=CPBP;
(2)若AB=10,BC=12,当PD∥AB时,求BP的长
练习:
1、如图所示,△ABC中DE∥BC,若AD:DB=1:2,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3
1
3
1
2
1
2
1
=
∆
∆
=
∆
∆
=
=
的面积
的面积
的周长
的周长
ABC
ADE
D、
ABC
ADE
C、
BC
DE
B、
DB
AE
A、
2、如图,点P在△ABC的边AC上,要判断△ABP∽△ACB,添加一个条件,不正确的是()
A、∠ABP=∠C
B、∠APB=∠ABC
C、
AC
AB
AB
AP
=D、
CB
AC
BP
AB
=
3,垂足为F,交AD的延长线于点E,交DC于点N.
(1)求证:△ABM∽△EFA;
(2)若AB=12,BM=5,求DE的长.
例3
(2014牡丹江)在同一时刻两根木竿在太阳光下的影子如图所示,其中木竿
AB=2m,它的影子BC=,木竿PQ的影子有一部分落在了墙上,PM=,MN=,则木竿PQ的长度为______m.
1、(2015吉林)如图,利用标杆BE测量建筑物的高度,标杆BE高,测得AB=2m,BC=14cm,则楼高CD为______m.
2、[2015·贵州黔南州]如图是小明设计用手电来测量都匀南沙州古城墙高度的示意图,点P处放一水平的平面镜,光线从点A出发经过平面镜反射后刚好射到古城墙CD的顶端C处,已知AB⊥BD,CD⊥BD,且测得AB=米,BP=米,PD=12米,那么该古城墙的高度是______米(平面镜的厚度忽略不计).
例4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4,2),B(﹣6,﹣4),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相似
比为,把△ABO缩小,则点A的对应点A′的坐标是
A.(﹣2,1)
B.(﹣8,4)
C.(﹣8,4)或(8,﹣4)
D.(﹣2,1)或(2,﹣1)
练习
1、[2015·四川宜宾]如图,△OAB与△OCD是以点O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相似比为l:2,∠OCD=90°,CO=CD.若B(1,0),则点C的坐标为()
A、(1,2) B. (1,1) C. (2,2)D、(2,1)
2、(2015朝阳)已知两点A(5,6)、B(7,2),先将线段AB向左平移一个单位,再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在第一象限内将其缩小为原来的得到线段CD,则点A的对应点C的坐标为()
A、(2,3)
B、(3,1)
C、(2,1)
D、(3,3)(2017、成都)
如图,四边形ABCD和A′B′C′D′是以点O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若OA:OA′=2:3,则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A′B′C′D′的面积比为()
2:
A.4:9
B. 2:5
C. 2:3
D. 3
四、课堂小结
1、要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判定三角形相似的几条思路:
(1)条件中若有平行,可采用判定定理1;
(2)条件中若有一对角相等,可再找一对角相等或找夹边对应成比例;
(3)条件中若有两边对应成比例,可找夹角相等;
(4)条件中若有等腰关系,可找顶角相等或底角相等,也可找腰和底对应成比例。
3、在综合题中,注意相似知识的灵活运用,并熟练掌握线段代换、等比代换、等量代换技巧的应用,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4、运用相似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要能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把它转化为纯数学知识的问题,要注意培养当数学建模的思想。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一)复习提问
1.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
2.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3.相似三角形的定义
4.相似三角形的基本性质
5.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二)讲解例题
例1---例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