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高中校本培训方案

最新高中校本培训方案

高级中学校本培训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和教育部等五部委联合印发的《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文件精神,2020年XX省XX 高级中学校本培训将结合本校特色,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提高教师师德素养和业务水平提高为核心,紧紧围绕“新课程和新高考”开展校本培训,致力于搭建推动每一个教师的全面而具个性发展的平台,全面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二、培训目标
1.通过师德培训,使教师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爱岗敬业,乐于奉献,铸就良好的师德师风,提高依法治教能力。

2.以学科质量手册的研制和实施为抓手组织开展学科研究活动,推进教师对新课程和新高考的学习和研究,改变课堂教学的模式和方法,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能力。

3.深入持久的开展“以学定教”课堂教学改革,强化以学科备课组、教研组为单位的教科研活动。

4.以一系列规划课题研究成果的发布为契机,进一步扎实推进有关“新课程”的研究进程,提升课题组成员研究能力。

5.以“智慧校园建设”为抓手,加强教师对大数据采集、科大讯飞智学网系统等应用能力的提升。

三、培训内容
1.师德课程(10学时)
组织学习XX市《师德规范材料汇编》,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组织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要将师德师风教育和教师德育工作实绩结合,强化考核、评价、激励、处罚机制,巩固师德师风教育成果,使老师们守好政治底线、法律底线、道德底线,自觉承担责任、遵纪守法、兼修德才、传道授业。

采用集中校本培训、教师分散自训相结合。

开展“开学第一课”师德师风教育活动、专题讲座、师德师风交流活动等,使老师深刻领会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外延、特征及其要求等,掌握教师职业生成的基本情况,包括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教师专业化、教师的地位权利和义务等。

2.理论课程(10学时)
(1)专题学习:围绕“新课程和新高考”选编相关学习材料引导教师开展学习活动,提高全校教师对新一轮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方向、重点的认识,并以积极的姿态应对新课改对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等方面的改变。

(2)专家讲座:围绕“新课程和新高考”邀请专家到校开展讲座活动。

通过专家的指导,帮助教师加深对“新课程和新高考”的理解,解决好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关系,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和把握课堂教学的技能。

(3)县级送培:围绕学校正在积极推进的课堂教学改革实验,邀请XX市的名教师来校开展送培活动,增强教师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

(4)论坛讨论:每学期开展一次银杏论坛活动,就学校课堂教学改革中取得的成果和面临的问题开展论坛讨论活动。

(5)读书活动:组织全体教师开展寒假和暑假读书活动。

每位教师在精读一到两本书籍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日常教学的实践的基础上撰写六篇读书心得(或反思),每篇心得不少于600字,发到校园网主页“校本培训”版块的“读书活动”专栏中,供全校教师交流讨论。

读书心得必须原创,教科室将和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一起对上传的读书心得进行
验证是否抄袭。

教科室将在学科组推选的基础上评选出校优秀读书心得和优秀读书个人。

3.实践体验课程(50学时)
(1)听课观摩:在延期开学期间,借助XX教师教育管理系统,利用XX省教师培训中心和XX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联合征集的省级教师发展示范基地校课程资源,对本校教师开展线上听课观摩和评课交流活动,每周不少于1次,帮助教师提高线上教学实效。

开学后,每周组内教师开设公开课时,全体组内教师都要参与听课观摩,每年度听课和评课不少于12节。

(2)公开课教学:每个教研组每周安排一位教师开始校内公开课(包括课题研讨课、汇报课、实验课等),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开设一次公开课。

(3)教学研修:每周一次备课组集体研讨活动。

备课组活动的基本流程:确立课题、组内讨论、确定主备人(形成初案)、集体研讨(形成共案)、个性化设计(形成个案)、课后交流、反思─二次教案。

每两周一次学科组教研活动,由教研组长组织理论学习、课例研究、教学模式研究等活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