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客观部分:(单项选择、多项选择、不定项选择、判断)(一)、选择部分1、(1)()的出现宣告了纪录片形态的诞生,也是浪漫主义纪录电影美学的完美演出。
A.《北方纳努克》B.《摩阿那》C.《漂网渔船》D.《夜邮》(2)弗拉哈迪先后拍摄了()等探险式纪录片。
它为纪录电影提供了一种实践至今的拍摄模式,还开创了用影像来纪录民族独特文化的人类学纪录片类型。
A.《摩阿那》B.《亚兰岛人》C.《路易斯安那州的故事》D.《北方的那努克》(3)()的出现宣告了纪录片形态的诞生,也是浪漫主义纪录电影美学的完美演出。
A《北方纳努克》B《摩阿那》C《漂网渔船》D《夜邮》★考核知识点:罗伯特■弗拉哈迪和探险式纪录片2、(1)里芬斯塔尔的纪录片充满了政治宣教属性,1936年她拍摄了关于当年柏林奥运会的(),其拍摄动机让这部杰出影片成为服务于纳粹政府的法西斯美学的代表作品,也让她成为了一位饱受争议的纪录片导演,A《我们为何而战》B《普通法西斯》C《奥林匹亚》D《意志的胜利》(2)()这部影片记录了1934年9月4日至10日在纽伦堡召开的国家社会党第6届全国代表大会的实况。
导演莱妮·里芬斯塔尔通过出色的美学表达,试图通过电影来激发国民的强烈感受。
P35A.《摩阿拿》B.《拖网渔船》C.《铆工露西》D.《意志的胜利》★考核知识点: 莱尼■里芬斯塔尔《意志的胜利》、《奥林匹亚》3、1965年,苏联导演米哈伊尔·罗姆拍摄的代表作品(),基本上是由过往的影像资料汇编而成,也被称为思想纪录片。
A.《夜与雾》B.《普通法西斯》C.《我们为何而战》D.《意志的胜利》★考核知识点: 米哈伊尔·罗姆《普通法西斯》3、(1)直接电影的理论主张及实践理念包括()。
A.不介入拍摄对象B.高片比C.同步摄录D.无操纵剪辑(2)纪录者对被拍摄者施加影响力的隐性方式包括()。
A.不介入 B.被动跟随 C.减少摄影机对被摄者的影响 D.纪录者成为作者意图的实现者★考核知识点: 直接电影的实践理念4、(1)直接电影代表性导演包括()。
A.梅索斯兄弟B.怀斯曼C.让·鲁什D.麦克•摩尔(2)直接电影导演梅索斯兄弟的代表作品()记录了滚石乐队巡回演出,影片因为意外地拍摄下了在加尼弗尼亚演出时摇滚狂热者之间的致命骚乱而广为人知。
A《推销员》B《初选》C《给我庇护》D《灰色花园》★考核知识点: 直接电影导演基本情况5、口述历史纪录片中,口述者的定位可以分为()。
A.当事人B.见证人C.知情人D.研究者★考核知识点:访谈纪录片的形式6、(1)“我视电影为讲坛”是()的纪录片创作理论主张。
A.罗伯特·弗拉哈迪B.约翰·格里尔逊C.让·维果D、卢米埃尔兄弟(2)英国纪录片运动领军人物约翰·格里尔逊的代表作品是()。
A.《摩阿拿》B.《拖网渔船》C.《铆工露西》D.《我是一个黑人》(3)最早严肃地在电影领域使用“纪录片/documentary”来进行理论性表述的是()。
A.约翰·格里尔逊B.理查德·利科克C.德鲁小组D.让·鲁什★考核知识点:格里尔逊的概念7、(1)从1922年至1925年,维尔托夫及其“电影眼睛”小组一共编辑完成了23期不定期发行的新闻杂志影片()。
A.《电影手册》B.《太阳报》C.《电影真理报》D.《内战史》(2)1934年维尔托夫根据以往积累的新闻素材编纂完成了第二部有声片《关于列宁的三支歌》,其中包含()三个部分。
A赞歌B挽歌C进行曲D热情——斯巴顿交响(3)1934年维尔托夫根据以往积累的新闻素材编纂完成了第二部有声片(),其中包含赞歌、挽歌、进行曲三个部分。
A 《前进,苏维埃》B《在世界的六分之一的土地上》C《第十一年》D《关于列宁的三支歌》(4)前苏联电影导演维尔托夫提出“电影眼睛”的理论主张,并通过自己的电影实践来验证和不断开掘自己的理论,代表作品有()。
A《热情——顿巴斯交响》B《带摄影机的人》C《关于列宁三支歌》D《战舰波将金号》★考核知识点:维尔托夫的理论主张8、1989年,英国导演菲尔·艾格兰拍摄的影片()拍摄了丽江小城的生活,对中国形象宣传起到巨大的作用。
A.《云之南》B.《龙之心》 B.《云南映象》 D.《丽江》★考核知识点:《云之南》的创作形式9、康尼·菲尔德的()是一部很受欢迎的影片,它通过五位当事人的证言,对一个美国人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进行了个人化的追述。
A.《摩阿拿》B.《拖网渔船》C.《铆工露西》D.《我是一个黑人》★考核知识点:访谈记录片的创作形式10、(1)法裔犹太导演劳德·莱兹曼的(),对纳粹对犹太人的大屠杀进行真想追踪。
影片没有使用常规的集中营资料,而是设法接近并直接叩问当事者的心灵,在复苏的记忆里使得历史事件得到当下的再生。
A.《路易斯安娜州的故事》B.《猪年》C.《证词:大屠杀》D《夜与雾》(2)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部分纪录片运用了自省式的叙事策略,其中包括(ABCD )。
A.《证词:大屠杀》/克劳德·莱兹曼B.《细细的蓝线》/艾罗·莫瑞斯C.《罗杰和我》/麦克·摩尔 D.《谁杀死了陈果仁?》/崔明慧★考核知识点:自省策略式纪录片的创作形式11、安德烈·巴赞从他的本体论出发,把()的出现看做1940至1950年间电影发展史上所出现的关键性事件之一。
A.新现实主义电影B.新浪潮电影C.蒙太奇学派D.《灰色花园》★考核知识点:巴赞的纪录美学理念12、()批评直接电影的实践者在一定程度上把摄影机降低为了一种机械的纪录工具,在他看来,摄影机应该成为一能动的某种现实的催化剂。
A.梅索斯兄弟B.怀斯曼C.让·鲁什D.麦克•摩尔★考核知识点:真理电影的创作理念以及与直接电影的分歧(二)、判断部分1、(1)通常,自我反射式纪录片混合了观察、访问以及摄影机与人物之间的互动等众多元素。
()(2)为了保持客观,纪录片不能使用极度风格化的手段进行处理。
()★考核知识点:自我反射式纪录片,参见P972、(1)真实再现的手法不会为编导造假提供便利条件,并不影响真实性。
()(2)不同的纪录片创作流派,对纪录片搬演手法的合法性问题上持一致的观点。
()★考核知识点:关于搬演的争论,参见P803、弗拉哈迪的创作观念认为纪录片应当关注那些发生在我们家门口台阶上的戏剧。
()★考核知识点:关于格里尔逊创作观,参见P314、纪录片本身的叙事具有专制性,因此纪实摄影师承担着处理“现场分镜头”的任务。
()★考核知识点:纪录片拍摄现场的操作,参见P113-1155、弗拉哈迪的纪录片《亚兰岛人》中记录了岛上的一户人家,拍摄对象之间是一种真实的家庭关系。
()★考核知识点:弗拉哈迪的创作理念,参见P5-116、(1)纪录电影的真实性与创作者的工作原则,观点、态度以及出发点和他或者她本人的文化及艺术修养以及境界并没有关系。
()(2)纪录片是一种活动影像,并不是广义上的电影。
()(3)纪录片电影是一种意识形态的表达方式,并不存在完全客观的电影。
()(4)一个纪录片工作者,并不存在与现实的伦理关系。
()★考核知识点:纪录片的基本特征,参见P84-857、叙述者(画外解说)无所不在,无所不知,是一种全知叙述视角。
()★考核知识点:纪录片的叙述视角以及解说词的而应用,参见P21-33、P398、栏目纪录片的故事化创作特征成为纪录片发展的桎梏,纪录片的故事性与真实性原则是矛盾的。
()★考核知识点:纪录片的故事化问题,参见P99-106 参照课件9、(1)直接电影是以参与为主的纪录电影。
()(2)真理电影是以人为的环境能使隐蔽的真实浮现出来这个论点为依据的。
()★考核知识点:直接电影与真理电影的创作观念,参见P59二、主观部分:(一)、填空部分无此题型(二)、名词解释1.英国纪录片运动★考核知识点:英国纪录片运动的概念2.真理电影★考核知识点:真理电影的概念3. 《北方的纳努克》★考核知识点:《北方的纳努克》的概念4.弗拉哈迪★考核知识点:弗拉哈迪的概念5.格里尔逊★考核知识点:格里尔逊的概念,参见P21-P336.反射式纪录片7.德鲁小组★考核知识点:德鲁小组的概念,参见P54-P568.手持摄影★考核知识点:手持摄影的概念,参见P1149.《细细的蓝线》★考核知识点:《细细的蓝线》的概念10.吉加·维尔托夫★考核知识点:吉加·维尔托夫的概念11、《夏日纪事》★考核知识点:《夏日纪事》的概念12、《意志的胜利》★考核知识点:《意志的胜利》的概念,参见P44、P4713、叙事性剪辑★考核知识点:叙事性剪辑的概念,参见P13214、《带摄影机的人》★考核知识点:《带摄影机的人》的概念,参见P16-P17(三)、简答1.简述纪录片导演架构影片的方式有哪几种类型★考核知识点:纪录片的架构,参见P96-972.结合具体影片,简要说明纪录片题材选择的不同方式。
★考核知识点:纪录片的架构,参见P100-1053. 一般来讲,纪录片前期采访拍摄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有哪些?★考核知识点:纪录片的架构附2.3.3:(考核知识点解释)1、进一步掌握和未来影片的架构直接有关的叙事信息。
2、考察并最后确定具体的拍摄对象。
3、为将要拍摄的影片寻找一个恰当的切入点。
4、对拍摄现场进行实地勘察,对将要进行拍摄工作进行视觉上的设计。
以上可以结合影片具体分析。
4.在纪录片的剪辑中,对叙事的处理大致有那些结构方式?★考核知识点:纪录片剪辑的结构处理附2.3.4:(考核知识点解释)1、线性结构——整部影片的惟一发展线索就是按照时间顺序和情节逻辑逐步展开的一系列动作场景。
2、逆向结构——按着一种戏剧性的规则,叙事的空间自由地从现在跳回过去,又从过去返回现在。
3、交叉结构——围绕一个事件以两条以上的发展线索齐头并进,交响式汇聚于影片的主题中。
4、平行结构——用交替插入属于各自情节片段的办法,同时从正面展开两条展开两条以上的情节线索,以便于它们在对比的发展中形成一种意义上的关联。
5、辐射结构——叙事围绕一个主题分别朝各自不同的方向发展。
5、简述个人对当前电视栏目纪录片强调观赏性和故事化倾向的理解★考核知识点:纪录片故事化问题附2.3.5:(考核知识点解释)(1)栏目化的优势:电视台雄厚资金的支持,大量专业制作人员的介入,播出渠道的畅通,固定观众群体的形成。
(2)栏目化的劣势:实用主义的功利性强的创作观念,制作周期,缺乏深度和力度(3)故事化原因探讨:市场话语权、收视率、大众娱乐审美取向。
6、简述纪录片中“真实再现/情景重现”手法的运用。
★考核知识点:真实再现/搬演的意义,参见P80、结合课件7、简述以谈话作为主导架构的纪录片有哪几种模式?★考核知识点:谈话与纪录片的架构,参见P968、简述罗伯特·弗拉哈迪纪录片创作理念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