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如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如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爸爸妈妈都希望了解孩子一天在幼儿园的情况。

所以接园的时候会问:“今天吃什么啦?”“今天老师教什么啦?”“今天乖不乖?”然而很多时候,孩子的回答是:“不知道。

”或者很不耐烦地敷衍两句。

幼儿园的孩子还好一点,等孩子小学、初中了以后,很多孩子基本上不跟父母讲自己的情况了。

袋鼠妈妈遇到的很多大孩子的家长每次都是从别人的口中才能够了解到自己孩子的情况。

有的家长心急的时候还会对孩子说:“到底有什么事,你说嘛。

?”家长越急,孩子就越说不出来。

作为父母想了解孩子的情况,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

然而那些问题真能帮助我们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吗?除了问问题还有别的方法吗?
星期一早晨,喜乐一起床就说:“妈妈我不想去幼儿园。

”袋鼠妈妈说:“哦,你不想去幼儿园。

说说看,我很想听。

”喜乐就说XXX和XXX会打她,又说XXX不跟她玩。

袋鼠妈妈听着,然后抱着她说:“XXX和XXX打你了,XXX 不和你玩。

你有什么感受呢?”喜乐说:“我不高兴。

”袋鼠妈妈说:“我明白了。

其实你不是不喜欢幼儿园,而是害怕XXX打你。

你也希望和XXX一起玩,对吗?”喜乐点点头,说“是的。

”奇妙的事情发生了,她从妈妈的怀抱里跳了起来,然后该做什么做什么,准备好以后我送她去了幼儿园。

上周有一天傍晚,袋鼠妈妈接了喜乐出来,她一见到妈妈就说:“我今天闯祸了。

袋鼠妈妈蹲下来问她发生了什么,喜乐说中午把饭菜全部撒地上了,下午吃午点,牛奶也撒裙子上了。

我抱着她问:“你感觉怎么样?”喜乐说:“我觉得很难受,裙子弄脏了,有股味道。

”我们两个人就蹲在路边谈论这件事。

袋鼠妈妈告诉喜乐她回家可以换上干净的衣服。

然后我就抱着她,什么都没说。


乐接着告诉妈妈:“老师又重新给了我一碗饭。

下午牛奶撒了,就没有了。

”喜乐又再说了一句:“妈妈,我闯祸了。

”袋鼠妈妈回应说:“我不认为这是闯祸。

我相信你是不小心的。

妈妈爱你。

”然后我们回家了。

到了家门口的小商店那里,袋鼠妈妈突然停下来,告诉喜乐:“我要奖励你,你可以吃一支冰棒。

”喜乐瞪大了眼睛不解地望着我。

袋鼠妈妈说:“谢谢你告诉我幼儿园里面发生的事情,我感觉很被你信任。

”喜乐高兴地不得了,挑了冰棒愉快地回家了。

孩子每天都会遇到很多我们预想不到的事情。

被打、被老师批评、东西丢失、中午睡不着......这些事情成年人看觉得不是大事,但是对于一颗幼小的心灵来说这些都不是小事。

孩子可能会因为这些事情就积压一些负面情绪,例如恐惧、焦虑,小孩子不知道怎么处理这些情绪,有可能会告诉家长“我不想去幼儿园了”,或者表现出攻击性、退缩...
这个时候,如果爸爸妈妈没有耐心倾听孩子,而是立刻回应的话,就没有给孩子充分表达自己的机会。

例如孩子说“我不想去幼儿园了。

”很多家长的回应就是“幼儿园有很多小朋友,比家里好玩啊。

”“你怎么能不去幼儿园,妈妈要上班的。

”这种简单粗暴的回应会使得孩子心里的负面情绪压得更深,天长日久孩子就不愿意跟父母交流了。

袋鼠妈妈认为孩子愿意打开心和父母说真心话比什么都宝贵。

所以我会在喜乐认为她“闯祸”的情况下奖励她。

不是奖励她闯祸,而是肯定她把事情告诉妈妈的这个行为。

同样的,她表达不想上学,一定有她的原因。

所以,我需要先了解她的内心。

其实孩子们往往比我们想象的要强大,当喜乐有机会把自己的内心表达出来以后,她似乎就卸下了一个重担。

在这个时候,我没有给任何的解决方案,然而她被倾听后内心得到了力量,自己就不再害怕去面对生活了。

要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取决于当孩子说出真实感受、情况时我们的回应。

如果家长的回应是“你怎么可以不上学?”“你不会小心点?”“你怎么这么闹?”“你好好听老师的话行不行?”,那么其实我们是在关闭孩子的心门,一旦心门关闭了,要再开启就很困难了。

然而无论孩子是闯祸、被批评、或者说出一些和老师父母期待的不一样的东西的时候,父母的回应是陪伴、倾听、给孩子机会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话,那么孩子一定是非常愿意和父母分享自己的内心世界的。

当孩子知道无论发生什么,爸爸妈妈的爱都是那么地坚定不会改变的时候,她们的心会获得一种力量,而这种力量巨大到可以帮助她们勇敢地面对生活,发展出自己的生存之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