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本卷满分120,考试时间10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5分)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8分)窠.()巢黄晕.()静谧.()咄咄..()逼人Yùn( )酿 zhù( )蓄 xī( )沥发jì()2、为下列句子选择恰当的一项,使句意准确、完整:()2分雨给我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春天的雨①;夏天的雨②;秋天的雨③;冬天的雨④。
A、①清新而又娇媚②热烈而又粗犷③自然而又平静④端庄而又沉静B、①热烈而又粗犷②端庄而又沉静③自然而又平静④清新而又娇媚C、①清新而又娇媚②热烈而又粗犷③端庄而又沉静④自然而又平静D、①热烈而又粗犷②自然而又平静③清新而又娇媚④端庄而又沉静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B.赵亮真是别有用心....,办的手抄报从内容到形式都很精彩。
C.一谈起学习经验,班长就夸夸其谈....,真让同学们钦佩不已。
D.领奖台上,奥运冠军孙杨挥动双臂,神采飞扬....,充满着民族自豪感。
4、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10分)1)水何澹澹,。
2)我寄愁心与明月,。
3)潮平两岸阔,。
,江春入旧年。
4),小桥流水人家。
5),吹面不寒杨柳风。
6)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
”兄女曰:“。
”7)《天净沙秋思》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
5、名著阅读:(3分)《朝花夕拾》原名《_________》,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
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揭露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
在《朝花夕拾》这几篇文章中,你最喜欢哪一篇。
二、文言文阅读(12分)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
”兄女曰:“……。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6、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①雪骤.②差可拟.③相委而去.④入门不顾.7、把下列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文(4分)①白雪纷纷何所似?②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8、“寒雪日、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9、《陈太丘与友期》这篇短文给了我们在待人处世方面什么启示?(2分)三、现代文阅读(28分)(一)对比阅读《春》和《济南的冬天》,完成15——18题。
(13分)【甲】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乙】①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②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③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④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⑥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10、请给甲、乙两个文段各拟一个小标题(4分)【甲】【乙】11、甲、乙两个文段都按照怎样的顺序来描写景物?请分别具体列出它们的写景顺序?(3分)12、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说说它们表好在哪里?(4分)1)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2)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13、划分层次正确的是()(2分)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⑧④⑤/⑥(二)阅读文段,回答问题(15分)躺在母亲身边母亲病了,躺在床上,我就坐在母亲的床边玩电脑。
母亲大多数的时候是悄无声息地躺在床上的,但是有时候也会试探着想跟我说话。
说她又觉得哪个地方不太舒服了,说她又做了一个可怕的梦了,说她年轻时有多么健康,一个人能干多少活了。
这时我总是很不耐烦。
有一次,母亲突然探过身来凑近电脑说:“你一直在电脑上干什么?不累吗?”“聊天。
”我不耐烦地说。
“聊天?跟谁聊啊?”母亲又问。
“一个外地的,不认识。
”“不认识?”母亲好像很是不解,“那说什么呀?”“反正也无聊,随便说什么都行。
”我说。
“哦。
”母亲若有所思地看了一会儿,又像很累似的长叹一口气,重新躺回到床上。
我又聊了一会儿,无意中转头看看母亲,她正睁着眼看着天花板出神。
我心里突然一动。
我名义上是在这里陪伴母亲,可除了能为她做点饭倒杯水外,还做了什么?母亲是生我的时候落下了病根,多年来一直 A (倍受、备受)疾病的折磨,近年又添上了许多老年病。
也许因为母亲常年生病,她自己不在乎了,我们也习以为常了,有时周末回家,也很少想着要主动帮她干点什么,总是她一个人里里外外地干这干那。
母亲这次犯病,就是累病的。
她病了,不但得不到我们的同情,反而谁见了她都会抱怨,都觉得她把自己累病了,害得我们也跟着受累。
每当我们抱怨的时候,母亲总是一声不吭,仿佛她真的做错了什么一样。
我关掉电脑,给母亲倒上一杯水。
还没等我说什么,母亲却说:“看电脑累眼睛吧?快躺下闭着眼歇一歇。
”我答应着,拉了一床被子就躺在母亲身边。
我说:“妈,你给我说说你以前的事,我看看能不能写篇文章。
”母亲 B (惊喜、欢喜)得一时不知该说什么。
我静静地躺着,耐心地等着她说。
突然觉得,原来躺在母亲身边,就是这样的感觉——暖暖的。
我却已经遗忘多年了。
14、根据文意,选择括号中恰当的词语填到A、B两处(2分)A: B:15、请结合语境,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的妙处。
(3分)突然觉得,原来躺在母亲身边,就是这样的感觉暖暖..的。
16、文中画线的句子,说说其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3分)17、结尾“我却已经遗忘多年了”这句话该如何理解?(3分)18、从小我们听着“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的故事入睡;伴着《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声、《游子吟》的吟诵声长大。
母亲,一个人世间最亲切的名字。
她们用甘甜的乳汁滋养着子女成长,她们将生命热血全部奉献给她的孩子。
如果,“中国母亲”这个伟大的群体能获得央视“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特别奖,请你为她们写一段颁奖词。
(4分)四、写作(55分)19、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一张彩色的照片,一个远游的纪念品,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份难得的牵挂,一滴真诚的泪水……这点点滴滴的人间真情,都能荡起心海的涟漪。
这种体会如荷花映水,高贵而美丽;如桂花绽放,优雅而馨香。
请以“点滴真情”为话题作文。
七年级(上)语文月考试卷答案1、略2、C3、D4、略5、《旧事重提》、《五猖会》、从:《范爱农》、《二十四孝图》、《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狗、猫、鼠》、《琐记》、《无常》、《父亲的病》任选一篇。
6、急;相比;离开;回头看7、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到了正午时分你没来,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8、营造了和谐、温馨、融洽、欢快、热闹的家庭氛围。
9、讲诚信、懂礼貌,知错就改10、甲:春花图乙:薄雪覆盖下的小山11、都用了空间顺序。
(1分)甲文:树上——花下——遍地(1分)乙文:山上——山尖——山坡——山腰(1分)12、(1)蜜蜂忙碌的热闹景象,侧面写出春天百花盛开的景象,表现作者内心无尽的喜悦。
(2分)(2)用了拟人的手法,形象地描绘出了山尖连接着蓝天的秀美景象,表现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
(2分)13、 C.14、A.备受 B.惊喜15、“暖暖的”形象地写出了“我”躺在母亲身边的惬意之感。
通过触觉之感含蓄隽永地表达出“我”多年后重新体验到亲情时的幸福感受。
16、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母亲生病时因身体不适需要人来照顾,以及多日卧床而倍感孤寂无聊,渴望与“我”说会儿话、解解闷的心理。
17、在忙碌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常常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忘记了对身边亲人的关爱。
文章的结尾发出对人间真情的呼唤,升华了文章的主旨,读后发人深思。
(紧扣文章主题,意对即可。
)18、语言高度概括,简洁凝练,2分;文笔优美,饱含深情,1分;中心明确,1分。
19、作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