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语文月考试卷

七年级语文月考试卷

七年级语文月考试卷卷首语:当你走进考场,你就是这里的主人,一切都在你的掌握之中,请相信自己,经过了一个月的学习,今天就来自我检测一下吧!一、基础积累:(20分)1、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请从下面的两句话中任选你喜欢的一句,将其抄写在下面的田字内,相信你一定能写得准确、规范、美观。

(2分)人声dǐng 沸shàn 笑炽痛哺育3动词填空:(2分)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些秕谷,棒上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住了。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 小说《窗》的结尾别有用心,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B. 陈水扁公然宣布中止“国统会”运作和“国统纲领”适用,无疑是玩火自焚。

C. 同学之间一定要和谐相处,相敬如宾。

D. 高淳繁华的商业大街上,观光购物的人济济一堂,笑容满面。

5.下面语段的空白处依次填入一组句子,准确的一项是(2分)()映日荷花,接天莲叶,亭亭莲蓬,柔嫩玉藕,无不牵惹诗情,引人遐思。

让我们学做荷花的事业吧,_________;让我们学做莲叶的事业吧,_________;让我们学做莲子的事业吧,__________;让我们学做藕的事业吧,__________。

①把寂寞留给自己②把芬芳献给他人③以苦心孕育未来④以宽阔拥抱生活A.②①④③B.①④③②C.③②④①D.②④③①6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在学习中,我们要即时发现并解决存有的问题。

B.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升写作水平的基础。

C.课堂上,老师对我们提出了“独立思考”的要求。

D.语文的综合性实践活动,使我们开拓了视野,提升了水平。

7名著导读:(2分)《童年》是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讲述的是三岁到十岁这个时期的童年生活。

8、古诗文默写(6分)①谁家玉笛暗飞声,。

②,思君不见下渝州。

③独坐幽篁里,。

④云南地震牵动着世界民众的心!灾害发生后,全国各地派遣的救援人员十万火急地奔赴灾区。

用《木兰诗》中“,。

”一句来形容最为恰当。

⑤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

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10分)9.王小明同学家住在一楼,二楼李阿姨家的衣服未脱水,水滴在了王小明家晾晒的棉被上。

请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的口语交际。

(每一句不超过25个字)(2分)王小明对李阿姨说:李阿姨对王小明说:10、在学习中,我们曾实行过“黄河,母亲河”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请完成下列各题:(8分)(1)黄河这条奔腾不息的河流,用它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哺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你能写出几句热情洋溢的赞美辞来赞美它吗?(2分)(2)黄河断流始自1972年山东利津,后来日趋严重,1972-1998年的27年间,下游有21次断流,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年年断流,且首次断流的时间提前,断流时间和距离持续延长,断流使沿黄河地区水资源出现供需失衡,工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与用水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断流的原因是黄河流域用水量增加,生态环境的恶化及水资源缺乏统一的管理,针对这种情况,请你写出两点建议,来缓解黄河断流。

(2分)(3)某班拟展开拯救黄河的活动,请你设计活动形式:(2分)例:①举办“歌唱黄河”的文艺演出②(4)在我们常用的俗语中,有很多和黄河相关,请任意写出一条并说说它的意义。

(2分)俗语:含义:三阅读(40分):(一)古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10分)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丐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混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入,得为众人而已耶?11.解释下列字词。

(2分)①利其然()②伤仲永()③指物作诗立就()④日扳仲永环谒于邑()12.句子翻译:(2分)①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②余闻之也久。

13、选出下列“之”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2分)A.于舅家见之B.传一乡秀才观之C.不能称前时之闻D.忽啼求之14.仲永的父亲“不使学”的原因是,其具体做法是。

(2分)15.从最后一段的议论看,作者通过方仲永5岁到20岁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意在说明什么道理?(2分)答:(二)课内现代文阅读:(16分)“快回家去!快回家去!拿着刚发下来的小学毕业文凭——红丝带子系着的白纸筒,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为什么呀?进了家门来,静悄悄的,四个妹妹和两个弟弟都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他们在玩沙土,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个枝子,散散落落地很不像样,是因为爸爸今年没有收拾它们——修剪、捆扎和施肥。

石榴树大盆底下也有几粒没有长成的小石榴,我很生气,问妹妹们:“是谁把爸爸的石榴摘下来的?我要告诉爸爸去!”妹妹们惊奇地睁大了眼,她们摇摇头说:“是它们自己掉下来的。

”我捡起小青石榴。

缺了一根手指头的厨子老高从外面进来了,他说:“大小姐,别说什么告诉你爸爸了,你妈妈刚从医院来了电话,叫你赶快去,你爸爸已经……”他为什么不说下去了?我忽然觉得着急起来,大声喊着说:“你说什么?老高。

”“大小姐,到了医院,好好儿劝劝你妈,这里就数你大了!就数你大了!”瘦鸡妹妹还在抢燕燕的小玩意儿,弟弟把沙土灌进玻璃瓶里。

是的,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

我对老高说:“老高,我知道是什么事了,我就去医院。

”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

我把小学毕业文凭,放到书桌的抽屉里,再出来,老高已经替我雇好了到医院的车子。

走过院子,看到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16、找出文段中暗示爸爸即将去世的句子。

(4分)17、选文末尾说,“我已不再是小孩子了”,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2分)18、虽然“爸爸的花儿落了”,但却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3分)19“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在结构和内容各有什么作用?(4分)20、成长中的你,对于长大怀有的是向往之情还是惧怕之心呢?并说说理由。

(3分)(三)课外现代文阅读(14分)牵挂①一天清晨,从梦中醒来惊出了一身冷汗。

梦境历历,如在眼前——天空飘着细雨,我回老家去,父亲说头痛得厉害。

我吓坏了,忙用摩托车带他去医院,并且一路上默默祈祷……但愿这仅仅一个梦,父亲肯定不会有事!②之所以会做这个梦,是因为父亲当时刚下岗在家,A_________。

那几日,小弟要结婚,家中正在装修房子。

父亲平日就爱喝两口,加上心中不舒畅和麻烦事,B_________也是在所难免。

而父亲的高血压,又每每让我放心不下。

③醒来后,仍然C_________。

把梦中的事告诉妻子,妻笑我心也太小了,会有什么事?话虽这么说,还是D_________。

早饭后,马上往家中打了个电话,正是父亲接的,听到父亲的声音,我的一颗悬着的心才算放了下来。

支吾了几句,放下电话,心里格外轻松。

④事后想是否如妻所说,自己的心未免太小太细了呢?整日牵挂这,牵挂那的,是否太女人气了呢?转念一想,不觉哑然失笑,又不是不食人间烟火,心小又有何妨?在这个世界上,有人让你牵挂,或者知道有人在牵挂着自己,不同样是一种幸福吗?⑤我想起去年春节前的一件事。

那天,天格外冷。

因为放了寒假,睡了个懒觉,快到9点了,听到有人敲门,打开门一看,是父亲。

父亲搓着手,劈头就问,怎么没人接电话。

我说电话在客厅里,卧室门又关得严实,睡得死没听到。

父亲缓缓地说,电话半天没人接,担心你们怕是煤气中毒,就赶过来看看,没事就好。

说完就走了。

望着父亲的背影,我的眼睛一片朦胧。

⑥这就是牵挂。

它是干渴中的一汪清泉,冬日里的一轮暖阳,滋润、温暖着我们的心灵。

它是世间美好的情感,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关爱。

是不是能够这样说,人世间因为有了这份牵挂才美丽,生命也因了这份牵挂而精彩呢。

(原载2003年2月13日《齐鲁晚报》)21. 请选择准确的词语,把序号填入文中A、B、C、D处。

(4分)备选词语:①忐忑不安②心情郁闷③心有余悸④借酒浇愁A_________ B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22.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主要的两件事。

(4分)第一件__________________第二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 作者选择的两件事情非常琐屑,请分析它们有什么作用。

(提示:试从情感、主题、写法上分析)(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 第⑤段中划线的“劈头就问”和“缓缓地说”分别表现了父亲怎样的心理?(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 模仿第⑥段中划线的句子,再写一句话。

(2分)这就是牵挂。

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写作表达(共50分)26.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文题一:请以“我不是柔弱的花朵”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文题二:生活中有父母的关怀,日子是温暖的;放假了,没有作业的约束,日子是自由的;与朋友闹矛盾了,日子是烦心的;亲人都出去工作了,日子是孤单的……请以“那段____的日子”为题写作,先补充题目再作文。

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不得套写、抄袭。

2文章要有真情实感,主题要准确鲜明。

3文题二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4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字数在600字左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