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木薯考察报告摘要: 黄洁, 刘永花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所, 海南省儋州市571737) 基金项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援助柬埔寨农业项目。
作者简介: 黄洁, 男, 1966 年生, 广东湛江人, 助理研究员, 从事国际 ...黄洁, 刘永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所, 海南省儋州市571737)基金项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援助柬埔寨农业项目。
作者简介: 黄洁, 男, 1966 年生, 广东湛江人, 助理研究员, 从事国际农业合作及木薯等农作物研究与推广。
笔者于2000 年12 月至2003 年6 月, 在柬埔寨执行中国政府援助白粒农学院的农业科教任务, 在中国政府驻柬埔寨大使馆的大力支持下, 几乎走遍全柬各地考察农业生产情况, 对柬埔寨木薯生产、利用、科教等情况有较深入了解。
现针对国内外木薯投资现状, 形成本文, 希望中国投资者到柬埔寨投资发展木薯产业时, 能从中获益。
柬埔寨位于东经102~108°和北纬10~15°之间, 国土面积181, 035km2。
地理特征主要是洞里萨湖、湄公河及其冲积平原, 占国土面积的75% , 而西南部和东北部是山地。
人口密度小, 热带种质资源丰富。
明显分旱季和雨季的热带季风气候, 雨季从4 月中旬到10 月。
年均降雨量1250~ 1750mm , 年均湿度60%~ 80%。
年均温度23°C~32°C, 高温季节3 月至5 月, 凉爽季节11 月至次年1 月。
1 柬埔寨农业概况由于长期战乱, 柬埔寨农田基础设施受到严重毁坏, 能排灌的农田面积不到20%。
2001 年, 全国机耕总面积只有41. 3 万hm 2, 共进口销售8000 t 化肥。
由于缺肥和不合理施肥, 土壤肥力普遍较低。
农民防治病虫害, 经常盲目使用高浓度, 毒性大的农药。
因此, 在未来的农业发展中, 良种、机械、水肥利用和病虫害防治, 是主攻方向。
农业是柬埔寨经济的基础, 小农经济仍是国家农业的主体, 在生产活动和市场销售方面, 面临着许多限制发展因素。
从总体上来说, 战后十年, 在政府努力和各国援助下, 农业有较大进步, 农民生活有显著改善。
2 柬埔寨木薯生产现状柬埔寨90% 以上的耕地用来种植水稻, 3% 种植玉米, 近1% 种植木薯。
2001 年, 柬埔寨木薯收获面积为15000hm2, 鲜薯单产9. 61t/hm2, 总产14. 8 万t,鲜薯总产和单产均很低, 总产量仅占亚洲的0. 3%。
长期以来, 柬埔寨的木薯生产随市场变化波动较大。
如1999 年, 木薯的收获面积、单产、总产分别达1. 4 万hm 2、16. 3t/hm 2、22. 9 万t。
市场需求疲软,价格低迷时, 2001 年木薯的收获面积、鲜薯单产和总产分别为1. 36 万hm 2、10. 5 t/hm2、14. 3 万t。
2. 1 木薯产区分布在柬埔寨, 木薯主要分布在湄公河、洞里萨河沿岸和洞里萨湖附近, 集中在磅针和磅通两省。
2. 2 木薯品种柬埔寨主要栽培两个传统木薯品种, 即甜种和苦种, 鲜薯淀粉率只有24%~28%。
2000 年, 蒙罗提种植园从泰国引进Rayong60 和Kaset sart50 两个品种。
与泰国相邻的马德望省引进一些泰国苦种, 近越南边境的磅针省引进一些越南苦种。
由于市场、加工和推广等原因, 农民很少种植适用于饲料和工业原料的高产苦种木薯, 也没人推广种植新品种。
农民通常喜欢种植能在当地市场出售赚钱的鲜食甜种木薯。
2. 3 木薯栽培在冲积平原地区, 洪水退后的11 月份, 柬埔寨的农民把木薯种茎插植在松软湿润的土地上, 次年6月洪水来临之前收获, 全生育期只有6~ 8 个月。
在山地, 木薯则在雨季开始时种植, 9~ 12 个月后根据市场需求收获, 收获期不十分固定。
一般采用斜插种植, 种植规格: 种植园为1. 2m ×1. 2m , 农户通常是0. 5~ 1. 0m ×0. 5~ 1. 0m。
全生育期进行人工除草1~ 2 次, 不施肥, 粗放栽培。
在磅针省, 鲜薯主要出售给淀粉厂, 大部分农民采用比较先进的栽培方式, 如机耕整地和种植高产新品种, 使该省的木薯平均单产和总产均居全国首位。
为了提高土壤肥力, 还在种植木薯2~ 3 年后轮作大豆, 或在幼龄橡胶林里间种木薯。
但在别的省份, 木薯主要用于鲜食, 在当地市场出售, 仅为家庭提供一点经济收入, 农民资金短缺, 又缺乏技术指导, 种植粗放, 只进行简单的中耕和除草, 很少施肥,产量较低。
蒙罗提(MRT ) 种植园主要是为自己的木薯淀粉厂提供原料。
基本上是利用刚开垦的荒地种植木薯, 开始时也很少施肥, 连续种植木薯三年后, 单产急剧下降, 才注意合理施肥。
MRT 种植园虽然投资购买了很多农业机械, 由于雨水多, 很难用于犁耙与收获。
木薯在遭水浸渍的地里容易腐烂。
山坡地则因暴雨冲刷侵蚀, 水土流失严重, 甚至发生木薯被整株冲走的现象, 地力下降较快。
为此, 在未来的发展计划中, 该公司不得不筹划建立一个新的木薯种植基地。
木薯病虫害, 柬埔寨已发现的害虫主要有粉虱和粉蚧。
病害有细菌性茎腐病、细菌角斑病、细菌性叶斑病和白色叶斑病。
由于湄公河沿岸的木薯生长期很短, 受病虫害的影响非常轻。
2. 4 木薯主产省的基本情况柬埔寨6 个木薯主产省的基本情况见表1。
2. 5 木薯利用与效益目前, 柬埔寨种木薯主要作为粮食, 多数农民喜欢种植甜种木薯用于鲜食, 或加工成淀粉后再制作成各种各样的食品, 如木薯面包、糕点和珍珠粒等,在当地市场出售获利。
也有农民把木薯加工成干片,在当地市场出售或出口到越南和泰国, 以获得更多收入。
只有少量的鲜薯用作饲料和工业原料, 木薯叶多作青饲料。
通常, 农民平均种植1hm 2 木薯成本为50 美元,在干拉省, 鲜薯收入为每公顷300~ 400 美元; 在磅针省, 主要是出售干薯片, 每公顷可获利500~ 600美元。
对于柬埔寨一些贫困的农民来说, 木薯是他们主要的经济来源之一。
3 柬埔寨木薯产业发展的主要存在问题3. 1 生产、科研、教学、推广和政策等问题柬埔寨木薯生产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市场供求矛盾。
主要是生产成本高, 价格低, 运输和销售困难; 加工厂也由于原材料价格太高, 加工原材料不足, 造成产品成本高, 国内市场窄, 出口渠道不畅通。
缺乏对木薯的研究与推广服务, 缺乏新品种和新技术, 投资和供求信息不灵。
到目前为止, 柬埔寨农林渔业部还未制订木薯研究和推广计划。
木薯科教、培训与推广等活动都较少, 木薯研发项目都由国际合作组织资助实施, 但项目少且简单, 支持柬埔寨农业较多的国际组织与国内机构之间的协调也不够。
承担木薯研究的主要机构是柬埔寨热带农业大学和皇家农业大学(金边市) , 除木薯教学外, 还进行木薯叶鲜饲或青贮做动物饲料等研究。
柬埔寨农业研究发展中心(金边市)在综合农业开发研究项目中, 进行部分木薯栽培、木薯茎叶用于人类食用、动物饲用等研究与推广。
白粒农学院(金边近郊) 和磅针农学院(磅针省) 只进行木薯教学。
2004 年起, 由日本Nippon 基金支助, 国际热带农业中心承担, 开始在柬埔寨实施“农民参与式”的木薯研究与推广。
此前,Nippon 基金和国际热带农业中心曾在中国海南、广西和云南等地, 国际性合作进行了10 年的类似木薯研发活动, 取得很好的效果, 我国投资者可与国际热带农业中心继续合作开发柬埔寨的木薯产业。
3. 2 木薯加工厂的主要问题从柬埔寨投资局和工业部了解到, 1994~ 2001年, 经柬埔寨政府陆续批准, 曾建立了一批木薯种植园和加工厂, 由于原料供应不足, 生产成本过高等多种原因很多公司都已撤走, 目前仅有3 家较大的加工厂维持生产, 但普遍开工不足, 成本高, 产出低, 很难获益。
在磅针省, 仍有许多小工厂生产木薯淀粉和加工淀粉食品(表2)。
蒙罗提(MRT ) 淀粉厂。
木薯收购价格低廉, 运输困难, 当地农民不愿种植。
该厂的90%~ 95% 加工原料来自自己的种植园, 原料严重不足, 工厂在有些月份开工仅2~ 3d。
2000、2001 年每年仅产木薯淀粉500t。
由于缺乏良好的管理与新技术支持, 产品成本高, 生产效率低, 效益差。
MRT 种植园的总产和单产都较低, 难以满足加工需要, 不得不在远离工厂的另外一个地方筹建新的木薯生产基地, 大大增加了运输成本。
T. T. Y 淀粉厂。
目前, 原料来源都是向农民收购鲜薯。
2001 年的实际产量为2000 t 淀粉。
公司计划自己的种植园解决50% 的加工原料, 其余50% 仍来自农民。
由于该厂靠近越南边境, 越南商人常越境收购, 所以鲜薯价格与越方竞争激烈。
赖氏木薯酒厂。
主要从磅针省收购木薯干片用于加工。
工厂距离磅针省约200km , 运输成本占总生产成本的30%。
2001 年由于原料不足, 开工率仅为16%。
该厂主要在当地市场出售与米酒混合的木薯酒, 但受到来自越南甘蔗酒的降价竞争。
原料不足和市场竞争激烈是该厂的主要问题。
4 柬埔寨木薯发展前景木薯起源于热带美洲, 粗生易栽、生长快、产量潜力大、适应性强、用途广, 它对土壤条件和栽培技术要求不高, 适合柬埔寨农民开发种植。
柬埔寨的地理气候条件优越, 有广阔荒地可资利用。
据考察, 仅在待开垦的东北部, 有50 万hm2 的红土地适宜种植热作, 已试种橡胶、咖啡和腰果等热带作物, 长期热作的幼苗期, 可间种木薯等短期先锋作物, 以短养长, 缩短投资回报期, 开发利用潜力大。
近期, 为了持续发展农业经济, 减少贫穷, 柬埔寨农林渔业部正制定相关的农业政策和法律法规,加强农业研究和推广, 寻求更多农业投资和外援。
鼓励种植工业原料作物及投资加工厂, 增强出口能力,强调加强生产、加工和销售各环节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
据了解, 近几年外国在柬埔寨的农业援助及民间农业投资的效果都不是很理想。
柬埔寨独特的社会现状和生产条件, 特别需要灵活的管理和技术创新、稳步扩张的持久计划。
柬埔寨的劣势是全国农业基础、生产经营和科教推广等均很落后, 生产加工和出口销售等方面均受到诸多限制, 国内消费市场小。
优势是地广人稀, 荒地多, 土地平缓, 易于建设农场和实行机械化作业。
目前, 柬埔寨的政治经济形势好转, 投资环境逐年改善, 给我国投资者提供了一个发展木薯产业化, 建设木薯淀粉基地的良好机会。
从长远看, 可以先开发木薯产业, 再图发展其他热作业。
目前, 广西明阳已启动柬埔寨淀粉建设项目, 投资1. 5 亿元建设年产10 万t 的木薯淀粉和变性淀粉生产基地, 产品输入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