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对外开放学案
【考纲课标解读】
(1)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2)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
【基础知识梳理】(自主完成)
一、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1978年,中共的确定了“”方针
2.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
(1)五个经济特区的设立
a.时间和地点:____________五个经济特区相继于1980年到1988年先后成立。
b.从地理、人文条件等方面思考,经济特区设在深圳等城市的原因?
c.目的:吸收和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d.特点:“特”在实行特殊的和。
(2)14个沿海开放城市:1984年国家有决定开放________、_________、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3)4个沿海经济开发区:1985年有先后决定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辟为沿海经济开发区。
(4)1992年开发_______、2004年以来开发_______。
3.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世界贸易组织的含义:世贸组织实际上就是各国之间从事经济贸易活动的______________。
2.中国加入世贸的历程:中国是_________创始国之一,由于历史原因,中止了在关贸总协定中的活动。
从1986年开始,中国政府用了15年多的时间,坚持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申请加入世贸组织,经过数轮谈判,终于在_________年12月11日正式成为它的一员。
3.加入世贸组织的利弊
中国加入世贸意味着世界大市场对中国开放,对中国来说_________________并存,中国要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迎接挑战,融入世界经济,推动中国的改革开放,推动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拓展提高】
1.经济特区与特别行政区的区别?
2.对外开放格局特点的含义?
【合作探究】
1.思考加入世贸组织给中国带来了哪些机遇和挑战?
2.当代的对外开放与旧中国向列强开放通商口岸和商埠有哪些本质区别?正确认识我国现在的对外开放(与旧社会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