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社会学第十二章 社会控制

现代社会学第十二章 社会控制


1
第一节 社会控制的基本形式 一、社会控制的理论认识
社会控制是人类社会早已有之的社会现象,但作为 一个理论范畴的提出,是在社会学产生的初期。自社会 学产生以来,社会学者围绕着这一社会学的基本范畴, 在理论认识上不断发展成熟,形成了关于社会控制的系 统认识。
2
二、社会控制的解析
“控制”的现象随社会的诞生而产生,原始部落也 需要某种部落控制,在今天崇尚全球化、自由化的时代, 社会控制非但没有削弱,相反,社会更加需要和强调社 会控制,其制度化、规范化程度已得到大大加强。
8
三、社会控制的基本形式
社会控制的表现形式是复杂的、多样化的,但目的 是一致的,形式总是为目的而存在的,就是要维护社会 秩序,促进社会进步。在社会学研究中,根据不同标准, 可以把社会控制分为几对基本形式。
9
(一)形式化的社会控制与非形式化的社会控制 形式化的社会控制,又称正式的社会控制,是以社 会控制的制度化特征而言,指比较正规的、按照条文规 定实施的社会控制。形式化的社会控制具有常规化、制 度化、文字化、条例化的显著特征,例如法律法规、纪 律规章、奖惩条例等。形式化的社会控制内容具体清晰, 有章可循,有据可查,可操作性强,控制效果明显,因 此,是现代社会更强调、更普遍、更重要的社会控制形 式。
11
(三)外在的社会控制与内在的社会控制 外在的社会控制,是指社会组织运用外部力量以约 束社会成员的行为,使之遵从社会规范。人的社会规范 意识不是天生的,人对社会规范的遵从也不是一种本能, 人的本性是崇尚自由、无拘无束的。一切社会规范都是 对人们社会行为的外在要求。
12
(四)强制的社会控制与非强制的社会控制 强制的社会控制,又称硬控制,是依靠社会组织的 强制性手段实施,对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者加以直接处 罚,法律、纪律就是强制性的。强制的社会控制依靠的 是社会组织的绝对力量,具有高度强制性的力度,在它 面前,个人没有逃避或讨价还价的可能,所以对社会成 员具有极大的威慑力和制约力。
3
(一)集中性 社会组织对社会成员的制约行为以及过程,具有明 显的集中性,即社会控制的目的和结果,都集中地代表 着社会组织的集中利益和意志,都要服从于社会组织的 总体利益和最高意志。在阶级社会,阶级性是社会控制 集中性的典型形式,表现为阶级控制。
4
(二)超个人性 社会规范一经制定,社会控制一经实施,其标准和 程序应是普遍的、统一的,是在形式上凌架于每一个社 会成员之上的一种制度和力量,概莫例外。社会控制绝 不允许有特权群体和特权个人,否则就会乱了套。这就 是社会控制的超个人性,即社会控制总是以社会组织的 名义,而凌驾于个人。正是因为社会控制具有超个人性, 才能够真正起到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正如在法律面前 应该人人平等,王子犯法要与庶民同罪,而不是刑不上 大夫。
10
(二)积极的社会控制与消极的社会控制 积极的社会控制,是指通过物质和精神的激励,促 使个人主动、积极地遵守社会规范,例如,授予荣誉称 号,颁发奖金。积极的社会控制运用的是“激励”机制, 通过有意识、有目的的正面引导或诱导过程,希望人们 能够自觉、主动地按照社会规范的要求去做。如果社会 成员的行为符合社会所主张和倡导的社会规范,就有可 能得到物质的奖励或精神的鼓励。正确运用积极的社会 控制,一是合理确定奖励的度,二是要使奖励制度化、 长期化,三是奖励内容要因人而异。
7
(五)网络性 社会控制是一个信息的传播与沟通的过程。从实质 上说,社会控制就是社会组织将社会规范的有关信息 (如法律、纪律的内容),通过各种信息传播媒介,传 播给控制对象,然后社会组织再根据信息的反馈内容, 对社会控制进行调整。整个过程具有明显的多向性和交 叉性。控制主体要将有关控制信息多方向地传播出去, 又要收集信息反馈,同时,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信息又 是在同一社会层次或不同社会层次之间交叉流动,呈现 出交叉性的特点。所以,社会控制构成了一张上下、左 右纵横的信息传播网络。
13
第二节 社会控制体系 一、社会控制的方式
社会控制对社会秩序的维护,是运用多种控制方式 和控制手段的过程。这些控制方式和控制手段作用于各 个社会层面和社会领域,同时又相互联系、相互补充, 构成一个整合的社会控制系统。在社会控制体系中,常 见的控制方式有:
14
(一)政权 政权,是统治阶级利用国家机器实行阶级统治的权 力,是国家一切权力的基础,也是社会控制的基本方式。 社会控制具有阶级统治的功能,巩固和保卫国家政权是 实行社会控制的基本目的,因此,政权在社会控制体系 中居于首要地位。国家政权通过向国民宣传教育被认可 的思想道德观念,通过制定和颁布各项法律法规,通过 建立和强化各类社会控制机构,通过授予各级地方政权 社会控制权限,以实现对整个社会的控制。在现代法治 社会,政权的社会控制作用主要是以法律的形式确立并 实施的。
6
(四)互动性 人不是生来就能做到“守规矩”,人也不可能懂得 所有的“规矩”。大多数社会成员对社会行为规范的遵 守,是因为受社会互动的影响。人们是否懂得并遵守社 会行为规范,做到何种程度,多数情况下是在一个相互 影响、相互比照的过程中完成的,即取决于社会互动的 结果。整个社会的行为状况怎样,对每一个社会成员的 行为都有重要的影响,每一个人的行为都会影响他人的 行为,同时也会受到他人行为的影响。社会控制的互动 性,既有直接的互动,也有间接的互动。在实践环节, 互动性是社会三)依赖性 社会控制是社会的创造物,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社会 实体才能发挥作用,不能脱离社会、组织、人而存在。 社会规范的制定,社会控制的实施,社会控制的调整, 都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实体。社会控制所依赖的社会实体, 包括社会组织、社会成员、大众传播媒介、一般信息媒 介等。社会实体是社会控制的组织者和承担者,离开了 社会实体,社会控制既不可能产生,也不可能存在,更 不可能维护社会秩序。
第十二章 社会控制
社会秩序是社会运行与发展的重要条件,良好的社 会秩序有赖于有效的社会控制。社会失范、社会失序是 现代社会的多发现象,时常影响到社会的稳定运行,甚 至严重制约社会的正常发展。因此,现代社会学十分重 视社会控制研究,强调通过社会控制以保障社会秩序, 试图为现代社会解决失控危机、走向有序状态寻求一条 有效途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