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保企业及业务的风险管理
• (2)来自政府部门的风险: • • • •
• (3)来自信用担保机构本身的操作风险:
(4)来自贷款银行的风险:
• • a)银行对贷款对象选择是否准确、贷款操作是否规范引起的风险; b)银保关系的权利与义务不对称引起的风险:银行不承担风险、担保 机构采用连带责任担保方式而不是一般保证方式。 (5)来自不完善的法律制度、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风险: 《担保法》提供了基本法律依据; 信用担保机构属于专业担保的范畴;
第二还款来源(足值与易于处置和变现)
• 6、开篇案例介绍:
包括的主要内容
• 一、信用担保风险管理的一般概念
• 二、信用担保风险管理的一般方法 • 三、信用风险分析与评价(财务风险分析与评价、技
• • 术风险分析与评价、经营与市场风险与评价、企业管 理风险分析与评价、反担保措施选择与分析)
• 四、信用担保风险的内部控制与外部防范
(1)信用担保风险与银行信贷风险、财政风险相互渗透; (2)信用担保风险与外汇风险可以相互转化。
3、担保风险具有特殊性
信用担保风险的发生机制与一般保险业所经营的客观 的、可预期的风险有很大区别,其发生具有很强的主观性 与不确定性。(更多的运用个案分析方法)
• •
4、信用担保风险具有可控性
(1)条件可控:只为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担保;
•
①企业信用风险。②新生产线建设失败、延期投产、新产品不适销 对路、更新产品更新换代风险。③应收账款回笼风险。④短贷长投带来 的现金流断裂风险。⑤以新贷偿还旧贷带来的连锁反应风险。⑥贷款到 期后,企业正常经营性现金流难以支撑还款需要的风险。⑦无法查清的
• 企业或有负债、或有法律纠纷、其他隐患带来的风险。⑧抵押物、反 担保物贬值或无法处置的风险。⑨其他尚不确定的可能发生的导致企 业不能按时还贷的风险。
• a)系统性风险(又称不可分散性风险):是指由政治、经济、社会以及 国家宏观政策变动等外部因素引起的,对担保行业形成整体影响和冲击 的风险。
• 主要包括:经济政治动荡风险;冰雪、地震等自然灾害导致受保企业 生产能力丧失的风险;受经济周期和国家政策影响的行业景气下行风险 列举:
• b)非系统性风险(可分散风险):一种与特定公司或者行业相关的风险 •
6
一、信用担保风险管理的一般概念
• (一)信用担保风险的概念
• 信用担保机构在担保业务运作过程中,由于决策信息的 不充分和相关的各种主客观因素的不确定性,而使担保机 构在实际担保业务的运作过程中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担保机构经营的是风险 两个信用环节的信用风险: 提供的服务是信用
• •
•
1、中小企业信用风险:亦称代偿风险(包括抵押风险、
风险管理
1
担保企业的风险管理
担保业务的风险管理
2
•
• • •
几个问题:
1、银行可以向企业提供贷款,为什么还要担保 机构提供担保?——担保业的市场空间 (1)必须运用比银行更多的风控方法和手段; (2)专业化分工的需要。
•
• 2、如果银行也……. ——担保业的发展趋势
•
• • •
(1)金融改革、银行的竞争度……
(三)信用担保风险的来源与分类 • 1、信用担保风险的来源:
• (1)来自中小企业的风险:
• • a)经营者素质和竞争力风险; b)中小企业自身的信用风险; c)中小企业缺乏技术创新的风险;d) “逆向选择” 与“道德风险” 。 a)政府部门的不适当干预:组建与运作、指定担保…… b)政府对中小企业政策的不稳定和不连贯; a)广义:是否具备在保本微利的前提下提供担保服务的风险; b)狭义:由于操作环节的失误所引起的风险。
二、信用担保风险管理的一般方法
•
指作为受险主体的信用担保公司在特定的风险环境下 所采取的管理风险措施。
(2)国际上:融资性担保为政策性担保 (3)我国:“一体两翼”的目标与现实状况
•
• • •
3、担保业的风控:形容为
刀尖上“跳舞” 火中取栗
(可见难度之大、风险之高)
•
4、风险管理贯穿在担保业务的全过程 之中、贯穿在整个担保机构的运作管理过 程之中。
•
• 5、风险分析集中在:
•
•
第一还款来源(充足与可靠);
2、信用担保风险的分类
(1)按风险的表现形式:
a)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为最主要最直接的风险);
b)经营风险:中小企业的经营风险和担保机构自身的经营风险; c)流动性风险:担保机构发生代偿时因流动资金不足而造成的信用支 付风险。
• d)操作风险:自身管理不善,产生的操作风险;
• e)市场风险;f)道德风险;g)法律风险。 • (2)按风险的可控程度
•
• • •
(2)评审控制:评审环节予以控制; (3)监督控制:通过对担保机构、银行及企业的监督控 制来防范信用担保风险; (4)强制控制:强制收取风险担保金、强制反担保;
5、信用担保风险具有追偿性
•
• • •
6、信用担保风险具有不对称性
担保收益与损失的不对称: (一般是政策性担保机构) 收益为担保额的3%~4%; 损失可能是:担保的费用与担保额之和。
• (3)按风险的性质分类 • a)静态风险(又称纯风险):主要指由于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带来损 失的可能性。(对个体是不确定的,对整体具有相对确定性、可预测 其发生的概率)
• b)动态风险(又称投机风险):主要指由于信用担保决策失误,或债 务人经营管理不善和市场变化等因素引起的风险。(最难把握和控制 的风险,具有强变化和不可预测性的特征,造成损失的可能性最大)
质押风险、第三方信用风险;——构成担保机构的项目风险,也是最 主要的、最直接的风险)
7
• ??
• • • • 为什么要抵押、质押…….? (融资的方式: 投资、 融资(债): 企业自身的信用风险:亦称破产风险或 流动性风险(代偿时没有足够的流动资金来满足代偿造成的信用支
付风险——体现为担保机构的整体风险)
• (二)信用担保风险的基本特征
• 1、信用担保风险的双重性: • • (1)信用担保风险来自于企业和银行: 企业:代偿; 银行:风险的转移而降低标准;
8
•
• • • • • •
(2)双重的“逆向选择”:企业与银行
双重的“道德风险”:企业与银行
2、信用担保风险具有渗透性